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中线,并伴有水平面椎体旋转和矢状面上生理性前凸或后凸角度减少或增加的一种复杂三维畸形~([1])。由于青少年骨骼正处于快速生长期,脊柱侧凸的发生率是极高的,脊柱侧凸的发生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2])。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脊柱侧凸的不断加重,会对肺功能、心脏功能造成不可预计的损伤。目前,很多个省市和地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椎间孔内神经根受压的原因,选择合理的减压方式。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8月,我院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78例,其中56例为椎间孔内神经根受压所致的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术前VAS评分为8.99±1.01分(7~10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为41.15±7.12分(37~49分)。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判断椎间孔内神经根受压的原因分为3组:单纯椎间盘压迫,14例(A组);单纯骨性压迫,22例(B组);混合压迫(椎间盘+骨性压迫),20例(C组)。A组切除椎间盘至钩椎关节,适当扩大椎间孔,取出突出髓核;B、C组切除椎间盘至钩椎关节后,将钩突基底部内侧磨平,充分显露钩突后部、上位椎体后下角及钩椎关节间隙,刮除上位椎体后下角及部分增生的钩突。减压后均行椎间植骨内固定。使用Surgimap软件测量患者术前颈椎双斜位X线片上病变节段的双侧椎间孔面积,将健侧与患侧的椎间孔面积进行对比。比较3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NDI,同时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3组患者术前健侧椎间孔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的患侧椎间孔面积均较A组明显狭窄(P0.05);B组和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的患侧椎间孔面积均较各自的对侧椎间孔面积明显狭窄(P0.05);而A组患侧椎间孔面积较对侧无明显狭窄(P0.05)。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B、C组与A组相比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较长(P0.05);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组患者均无神经症状加重、感染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7.2±8.9个月(12~52个月),3组术前VAS评分和ND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根据影像学资料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椎间孔内神经根受压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减压手术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4.
颈椎曲度与后路单开门减压术疗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颈椎曲度与后路单开门减压术的疗效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后路单开门减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9例患者的治疗结果,对19例患者进行12个月以上随访,按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 颈椎曲度减小及反曲患者的神经症状改善率小于颈椎曲度正常者.结论 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后患者颈椎曲度的变化与神经功能的改善明显相关,脊髓型颈椎病痛例术后维持良好的颈椎曲度是防止神经症状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措施。中西医组术前采用西医食管气管推移训练及中医情志护理配合,术后采用中医膳食调理及西医呼吸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生理指标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总体疗效。结果:中西医组在内脏鞘牵引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及心率变化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在吞咽困难发生率上未表现明显差异(P0.05);声音嘶哑、痰液黏稠及咽喉疼痛发生率上,中西医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9%。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术前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结合情志护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操作对生理指标的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膳食调理及西医康复训练,利于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间孔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9月~2014年5月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实施诊治的84例椎间孔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实施椎间孔减压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疼痛评分及ODI评分。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为(90.3±25.4)min,住院时间为(9.3±3.4)d,术中出血量为(200.3±20.4)mL,切口疼痛评分为(7.41±1.47)分,术前ODI评分为(31.68±9.26)分,术后ODI评分为(19.44±2.61)分;研究组手术时间为(60.3±15.4)min,住院时间为(4.3±1.4) d,术中出血量为(12.6±5.6) mL,切口疼痛评分为(2.08±1.03)分,术前ODI评分为(29.34±11.56)分,术后ODI评分为(11.05±3.59)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疼痛评分和术后ODI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椎间孔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对于脊柱稳定结构所产生的破坏小,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24例治疗结果,19例病人获得10个月以上随访,按kavlsson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优15例,良4例,差0例.无感染和钢板螺钉松动折断,取出钢板后无再骨折和脱位.结论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操作相对简单,固定可靠,不损伤肩锁关节面,可以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锁骨钩钢板是目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单纯腰椎间孔狭窄症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因单纯腰椎间孔狭窄症而施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的21例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测量术前侧位X线片上病变节段椎体关节线的位置,评估该节段椎间隙狭窄程度.分别测量术前CT(二维重建矢状面)及MRI(T2W1矢状面)上病变节段双侧椎间孔面积,将所有单侧症状患者的健侧与患侧的椎间孔面积进行对比,并比较CT及MRI上所测的椎间孑面积.对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其中VAS评分分为腰痛VAS评分和腿痛VAS评分.结果 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6.8个月(7~42个月).在21例患者的26个病变节段中,12个节段椎间隙为严重狭窄,14个节段椎间隙呈轻度狭窄.在术前MRI上进行的椎间孔面积测量显示,6例患者为2级狭窄,15例患者为3级狭窄,但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别.将所有单侧症状患者的健侧与患侧的椎间孔面积进行对比的结果显示,CT上患侧的椎间孔面积较健侧狭窄约16%,MRI上患侧的椎间孔面积较健侧狭窄约2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453,P<0.05).将CT和MRI测得的椎间孔面积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T测量的椎间孔面积均大于相应节段MRI测量的椎间孔面积.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结论 影像学检查结合椎间孔封闭术对于确定腰椎间孔狭窄症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软性压迫(如椎间孔横韧带及增生肥厚的关节囊等)可能是退变性腰椎间孔狭窄症的重要促进因素,后路椎间孔减压加椎间融合术可以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锁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9月—2002年3月收治且资料完整的21例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车祸伤8例,摔伤13例;新鲜骨折20例,陈旧骨折1例。21例均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21例均得到随访,时间9—28个月,平均16个月。结论手术治疗钢板内固定可恢复锁骨外形,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24例治疗结果,19例病人获得10个月以上随访,按kavlsson标准评价疗效。结果优15例,良4例,差0例。无感染和钢板螺钉松动折断,取出钢板后无再骨折和脱位。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操作相对简单,固定可靠,不损伤肩锁关节面,可以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锁骨钩钢板是目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