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患者,男,51岁,59 kg,身高约175 cm,ASAⅡ级,因右侧血气胸,拟行胸腔镜下探查术.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病史,无麻醉手术史,否认哮喘及药物过敏史.气道评估:患者头面部无畸形,头颈活动度良好,张口度约二横指半,牙列整齐,患者左右下第1、2磨牙松动,其余牙齿不活动,无义齿,气管居中,Mallampati分级为Ⅱ级.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光索引导气管插管与直接喉镜插管对全麻病人咽喉部不适、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比较,来探讨与评价光索引导气管插管的安全性。方法:3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光索组与直接喉镜组,每组150例,观察记录插管时间、血液动力学改变及术后24h随诊有无咽喉部不适发生(咽喉部疼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结果:光索引导气管插管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与直接喉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4h咽喉部不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直接喉镜插管,未见其他与插管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光索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安全实用,容易掌握,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作为麻醉科、急诊科常规气管插管技术及困难气道、插管困难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左旋布比卡因重比重腰麻在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内剖宫产率的增高,孕妇和术者对麻醉要求的提高.剖官产的麻醉选择已由连续硬膜外麻醉逐渐改为腰麻。因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有麻醉诱导时间长,阻滞不完善发生率高,麻醉药用量大,有误入血管或全脊麻的危险等缺点,故我院在2006年为1096例剖宫产者选用0.75%左旋布比卡因重比重腰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芬太尼-咪唑安定及芬太尼-异丙酚在胃镜检查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300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芬太尼-咪唑安定组(Ⅰ组)、芬太尼-异丙酚组(Ⅱ组)和常规胃镜组(Ⅲ组),观察和记录3组患者的反应(恶心呕吐、呛咳、躁动、咽痛、头晕、嗜睡、乏力、恐惧等)以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合度(SpO2)的变化和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与Ⅲ组比较,Ⅰ、Ⅱ组不良反应少,胃镜操作时间短,患者舒适无痛苦;Ⅰ、Ⅱ组检查中MAP、HR及SpO2变化基本在正常范围内,而Ⅲ组检查中MAP及HR显著升高,且92%患者感觉不适。结论:在胃镜诊疗中应用芬太尼-咪唑安定或芬太尼-丙泊酚均可有效地消除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方便医生的操作和诊断,且并发症少,更加有效、舒适和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腹腔手术病人围术期红细胞应激性高血糖的变化及不同麻醉方法对其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腔手术病人,按麻醉方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异氟烷吸入为主的全身麻醉;Ⅱ组采用异氟烷吸入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分别于麻醉前30min、手术90min、术后60min及术后第1、2天共5个时点测定血糖、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活性及血浆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与麻醉前值比较,两组病人血糖浓度自术中90min开始,至术后第1天升高显著(P<0.01),Ⅰ组病人术后第1天血糖浓度显著高于Ⅱ组(P<0.05);与麻醉前值比较,Ⅰ组术后第1天AR活性显著升高(P<0.01),而Ⅱ组各时点AR活性的变化趋势与I组相似,但与麻醉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术后第1天的变化幅度低于Ⅰ组(P<0.05)。Ⅰ组病人术后第1天GSH、MDA浓度与麻醉前值比较有差异(P<0.05);与麻醉前值比较,两组病人血浆NO浓度均有所降低;Ⅰ组病人血浆NO浓度术后第1天显著下降(P<0.01),其中Ⅰ组病人术后第2天仍显著低于麻醉前值,Ⅱ组病人各时点NO浓度与麻醉前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手术中、手术后存在明显的应激性高血糖反应;采用异氟烷复合硬膜外麻醉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手术创伤对红细胞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评价硫酸镁对布托啡诺患者自控静脉术后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方法 50例ASA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0.15 g/L布托啡诺)和硫酸镁复合布托啡诺组(BM组:0.15 g/L布托啡诺和25 g/L硫酸镁混合液)。手术结束时接镇痛泵,参数设置:负荷量1 ml,背景输注2 ml/h,指定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并记录PCIA后1、4、8、16、24 h患者疼痛评分、镇静程度和镇痛药消耗量,记录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观察术后2天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相比,BM组24 h的镇痛药量减少(P〈0.05),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降低(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2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增强布托啡诺患者自控静脉术后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术中持续输注小剂量利多卡因对甲状腺手术病人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甲状腺手术病人60例,随机均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均施行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全麻,其中L组麻醉诱导前缓慢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mg/kg,后继以2mg/(kg· h)泵注至手术结束,C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记录麻醉停止给药至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拔管前、后5min的镇静和躁动评分(SAS),拔管后30min的疼痛评分(VAS),麻醉恢复室所用镇痛药曲马多用量。结果:两组病人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相似(P〉0.05),L组SAS、VAS低于C组,L组与C组比较麻醉复苏期间曲马多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术中静脉持续输注利多卡因对甲状腺手术病人能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躁动,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铁蛋白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G)活性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仅分离坐骨神经,不结扎,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50%二甲基亚砜(DMSO)10μl;余3组采用结扎坐骨神经的方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神经病理性痛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50%DMSO10μl;乳铁蛋白组鞘内注射乳铁蛋白100μg+50%DMS010μl;PKG抑制剂KT5823组鞘内注射乳铁蛋白100μg+KT582310μl.给药后180 min内每隔30 min以热刺激法测定大鼠缩爪潜伏期,随后处死大鼠取脊髓背角,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PKG活性,并行定量分析.结果 与神经病理性痛组和KT5823组相比,乳铁蛋白组缩爪潜伏期延长,乳铁蛋白组脊髓背角PKG活性升高(P<0.05);神经病理性痛组与KT5823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铁蛋白可通过抑制脊髓背角PKG活性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