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背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集中于对皮肤坏死、肌腱的修复作用,对半月板的影响研究甚少。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否促进血管向损伤半月板的白区生长及半月板白区愈合。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选择左后肢或右后肢作为实验组,另一条后肢作为对照组,均建立半月板后角损伤模型,实验组关节内注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术后1,3,6,12周切除半月板,制作切片进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术后1周,实验组较对照组血管增生,成纤维细胞丰富,并且有透明软骨细胞出现。术后3周,实验组的软骨层明显较对照组厚。术后12周,实验组软骨层出现成骨基质和成骨细胞。结果提示术后早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了血管的发生,从而促进损伤区的修复;但晚期随血管的长入,促进了软骨内化骨,损伤了已修复的软骨层。  相似文献   
2.
关节镜下膝后交叉韧带翻修重建手术的技术要求复杂,难点在于初次手术失败原因的分析、翻修韧带的选择、骨隧道的处理、内固定器械的选择等.该文就关节镜下膝后交叉韧带翻修重建手术相关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背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集中于对皮肤坏死、肌腱的修复作用,对半月板的影响研究甚少.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否促进血管向损伤半月板的白区生长及半月板白区愈合.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选择左后肢或右后肢作为实验组,另一条后肢作为对照组,均建立半月板后角损伤模型,实验组关节内注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术后1,3,6,12周切除半月板,制作切片进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术后1周,实验组较对照组血管增生,成纤维细胞丰富,并且有透明软骨细胞出现.术后3周,实验组的软骨层明显较对照组厚.术后12周,实验组软骨层出现成骨基质和成骨细胞.结果提示术后早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了血管的发生,从而促进损伤区的修复;但晚期随血管的长入,促进了软骨内化骨,损伤了已修复的软骨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定制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股骨粗隆间EvansⅣ型骨折采用定制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随访12~30个月,无假体松动及关节疼痛,髋关节功能满意。结论定制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组织工程学的研究进展,探讨组织工程学方法在矫形外科中的应用。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4—12相关组织工程学的文献,检索词“Orthopedic surgery,tissue engineering”,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矫形外科领域组织工程学方面的文献,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骨的替代与修复。②肌腱韧带的修复。③关节软骨修复。④半月板的替代修复。排除标准:综述文献、重复研究、Meta分析类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6篇相关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23篇,11篇文献对矫形外科领域组织工程学方法及材料进行评价。 资料综合:组织工程学是应用成人间质细胞或胚胎干细胞,配合生物或人工基质、支架,引导细胞向特定的方向转化或再生。新近发现并被分离出的一些生长因子对这个过程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当前,组织工程学技术在矫形外科中得以广泛应用,主要用以促进骨和软骨的修复和替代。例如,利用关节镜技术进行的关节软骨修复术,即收集患者自身软骨,进行体外培养。然后再次植入软骨缺损处,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证实,治疗效果满意。 结论:组织工程学方法在矫形外科中的应用是肯定可行的,但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作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脉络舒通颗粒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tTK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及初步机制.方法216例接受单侧 TKA 的患者入院时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脉络舒通颗粒、低分子肝素及利伐沙班至术后2周.选择临床症状、凝血及鸡尾酒监测指标、超声探查、肺栓塞(PE)发生率、副作用为对比依据,比较脉络舒通、低分子肝素及利伐沙班预防 TKA 术后 DVT 的疗效.结果3组药物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脉络舒通组小腿肿痛及皮肤瘀斑发生率最低,纤维蛋白原升幅脉络舒通组与低分子肝素相当,利伐沙班组升幅最小.基于下肢超声及鸡尾酒监测的筛查,脉络疏通与低分子肝素钙组 DVT 发生率均为4.17%(3/72),略高于利伐沙班组2.78%(2/72).各药物干预组及总体 PE 发生率均为1.39%(1/72,3/216),无致命性 PE 发生.结论对于 TKA 术后 DVT 的预防,脉络舒通给药方便,副作用小,疗效安全可靠,能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与物理预防联合应用可以替代传统的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椎动脉损伤在闭合性颈椎创伤中的发病率及其与颈椎损伤机制、类型、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观察椎动脉损伤后的临床症状、体征 ,探讨早期正确诊断的方法。 方法 于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2月间 ,利用颈部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技术 ,连续观察 4 6例闭合性颈椎创伤患者 ,结合颈椎X线、MRI、CT检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综合分析。 结果 4 6例闭合性颈椎创伤中 ,12例 (2 6 % )伴椎动脉损伤。其中 7例为双侧损伤 (4例一侧未显影、一侧狭窄 ,3例双侧狭窄 ) ,5例为单侧损伤 (均为一侧狭窄 ) ;10例椎动脉损伤患者无任何症状 ,2例出现眩晕、恶心呕吐、面部麻木、偏盲等症状。椎动脉损伤与屈曲型损伤及颈椎严重不稳定相关 (P <0 .0 5 ) ,与小关节绞锁、横突孔骨折及脊髓完全性损伤明显相关 (P <0 .0 1)。 结论 椎动脉损伤是闭合性颈椎创伤的较常见并发症 ,其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颈椎创伤中的颈椎严重不稳定、屈曲型损伤、伴有脊髓完全性损伤、小关节绞锁和 (或 )横突孔骨折应高度怀疑椎动脉损伤。临床医师应对此类损伤有较高的警惕性 ,常规进行颈部动脉MRA检查是最有效的早期正确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选择Ficat分期为Ⅱ、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30例,依据X线片及CT片将坏死灶分/为前区、后区、全区、中区。30例患者均选择死骨刮除及带血运骨瓣植入术治疗.其中后区8例及中区3例选择死骨刮除植骨并股方肌肌肉血管蒂大粗隆骨瓣植入术治疗。结果平均获随访3.5a,依据王岩氏疗效标准:优25例,良5例。证实CT能明确诊断、显示坏死灶部位及量化分析病变范围.为临床分区提供可靠依据;指导准确选择手术入路及方法。分区手术是Ficat Ⅱ、Ⅲ期患者客观、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集中于对皮肤坏死、肌腱的修复作用,对半月板的影响研究甚少。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否促进血管向损伤半月板的白区生长及半月板白区愈合。 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选择左后肢或右后肢作为实验组,另一条后肢作为对照组,均建立半月板后角损伤模型,实验组关节内注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术后1,3,6,12周切除半月板,制作切片进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 结果与结论:术后1周,实验组较对照组血管增生,成纤维细胞丰富,并且有透明软骨细胞出现。术后3周,实验组的软骨层明显较对照组厚。术后12周,实验组软骨层出现成骨基质和成骨细胞。结果提示术后早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了血管的发生,从而促进损伤区的修复;但晚期随血管的长入,促进了软骨内化骨,损伤了已修复的软骨层。  相似文献   
10.
背景:A型肉毒毒素通过阻断白细胞介素1的激活而发挥其预防关节纤维性粘连的作用.目的:验证兔膝关节术后腔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预防关节纤维性粘连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7/10在山东潍坊医学院及潍坊市人民医院完成.材料:A型肉毒毒素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4月龄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0只,体质量2.8~3.2 k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方法:所有实验动物行右后肢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横断术诱导关节纤维性粘连形成.术后1周实验组与对照组膝关节腔内分别穿刺注射A型肉毒毒素0.6mL(50U)、生理盐水0.6mL,注射1次,周,共3次.主要观察指标:术后6周对所有实验动物右后肢膝关节行生物力学测定、大体观察、粘连程度半定量评分以及组织学观察.结果:生物力学测定结果表明,实验组屈曲挛缩角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粘连发生率及半定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P<0.01)光镜下组织学观察,实验组仅有薄而松散的胶原纤维存在,成纤维细胞稀少,对照组有大量厚而致密的胶原纤维堆积,伴大量成纤维细胞.实验组成纤维细胞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A型肉毒毒素组膝关节纤维性粘连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A型肉毒毒素可以有效预防术后膝关节纤维性粘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