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疗法能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同时缩短根治幽门 螺杆菌用药时间,降低抗菌药使用过程中的相关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4月30日在温州 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并经证实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60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150例。A组: 予阿莫西林胶囊1.0 g/次,2次/d,克拉霉素缓释片500 mg/次,2次/d,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 mg/次,2次/d,胶 体果胶铋胶囊200 mg/次,2次/d,疗程10 d;B组:用药同A组,疗程14 d;C组:在A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复方嗜 酸乳杆菌片1.0 g/次,3次/d,疗程10 d;D组:用药同C组,疗程14 d。治疗结束4~8周后行13C-尿素呼气试验, 结果阴性者判断为幽门螺杆菌根治成功。比较4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按照意向性分 析,A 组与B 组、A 组与C 组、A 组与D 组、C 组与D 组间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7);B组与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07);按照符合方案集分析,A组与B组、A组与C组、A 组与D组、C组与D组间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7)。B组与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0.007)。A组腹胀、恶心、腹泻发生率高于C组(P <0.007);B组腹胀、恶心、腹泻、便秘发生率高 于C组(P <0.007);B组腹胀、纳差、腹泻发生率高于D组(P <0.007);4组间皮疹、头痛、味觉异常发生率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益生菌辅助铋剂四联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对 于抗生素耐药率较低的地区有可能缩短用药时间;并且益生菌辅助治疗同时能降低抗菌药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胃肠 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口服紧急避孕药后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确诊的62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异位妊娠前是否服用紧急避孕药分为两组,观察组190例均服用过紧急避孕药,对照组438例未服用紧急避孕药。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阳性体征所占比例53.7%(102/190)、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值(1 186.41±1 263.49)m IU/m L、附件包块最大径(1.9±0.9)cm、盆腔积液深度(1.2±1.0)cm,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72.7%(318/438)、(3 549.55±10 145.87)m IU/m L、(2.9±1.2)cm、(2.3±1.5)cm]。观察组中输卵管妊娠非破裂型所占比例75.3%(143/190)和保守治疗及手术中输卵管的保有率82.0%(50/61)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3.2%(277/438)、47.4%(120/254)](P<0.05)。结论口服紧急避孕药后输卵管妊娠者非破裂型居多,输卵管的保有率、采用保守治疗、患者再孕的概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我站不到时尚的高度;在各领风骚三五月的色彩流变中,赤色似乎从来也没有站到时尚的前沿地带。失去了目标,任何评论也就失去了意义。从它本身而言,也许是力不从心,但我更愿意相信是人们的审美趣味尚没有发掘出它内在的底蕴。  相似文献   
4.
最近看了一部香港电视连续剧, 片名大概叫《忘情阔少爷》,剧情颇引人入胜,就断断续续看了,不经意的在片尾职员表里看到陈志阳的名字。一部戏,幕后总是易被忽视的,就想:这是我们熟识的那个人称“世哥”的化妆大师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桑杏麻黄汤治疗性试验在小儿慢性咳嗽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以慢性咳嗽为主的168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桑杏麻黄汤治疗性试验,改善率20%为阳性。结果:168例麻杏石甘汤治疗性试验阳性共59例,符合西医咳嗽变异型哮喘诊断标准的51例;西医确诊的51例桑杏麻黄汤治疗性实验全部阳性。结论:桑杏麻黄汤治疗性试验有助于咳嗽变异型哮喘(CVA)诊断,在小儿慢性咳嗽鉴别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病理过程,是一组严重的出血综合症,导致广泛出血,血管内溶血、组织坏死等变化,以及由此引起各种脏器功能障碍。高危产科如胎盘早剥、死胎稽留、过期妊娠、多胎妊娠、先兆子痫、子痫、羊水栓塞、年龄≥35岁等都可以导致DIC的发生。在剖宫产术中,手术应激使高危产科发生DIC的机率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携带弥漫大B型非霍奇金淋巴瘤(DLBL)相关抗原特异性的TCR Vα和TCR Vβ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TCR Vα-pIRES2.EGFP和TCR Vβ-plRES2-EGFP,将其共同转染Raji和Jurkat细胞.方法 前期研究从1例DLBL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发现克隆性增殖T细胞受体(TCR)Vα6和Vβ13亚家族T细胞,在此基础上利用RT-PCR扩增TCR Va6和TCR Vβ13基因全长序列后,分别将其定向克隆入带有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酶切和核酸序列测定分析方法鉴定重组质粒TCR Vα6-pIRKS2-EGFP和TCR Vβ13-pIRES2-EGFP的正确性;利用核转染技术(nueleofector)将其分别或共同转染Raji细胞和Jurkat细胞,24 h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EGFP的瞬时表达情况,48h后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TCR Vα6和TCR Vβ13基因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EGF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获得来自DLBL患者的TCR Vα6和TCR Vβ13基因全长序列,酶切分析和核酸序列测定证实TCR Vα6-pIRES2-EGFP和TCR Vβ13-pIRES2-EGFP重组质粒构建正确;转染24 h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EGFP的表达,40%以上细胞发出绿色荧光,单独转染和共转染组荧光产生情况相似;实时定量PCR在单独转染和共转染组均町检测到TCR Vα6和TCR Vβ13基因的表达,共转染组2基因的表达水平稍低于单独转染组;Western blot检测在单独转染和共转染组均显示EGFP蛋白的表达,2组的蛋白杂交带强度相似.结论 成功构建了DLBL特异性的TCR Vα6-pIRES2-EGFP和TCR Vβ13-pIRES2-EGFP真核表达质粒,两者可同时转染到细胞中,并实现了体外共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沿Langer皮纹线推拿治疗面部动力性皱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沿面部Langer皮纹线实施推拿,而对照组沿皱纹线实施推拿,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动力性皱纹量化评分比较以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动力性皱纹量化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沿Langer皮纹线推拿治疗面部动力性皱纹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动脉注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ADSA )与尸体解剖学参数,为临床轴型皮瓣或预构组织皮瓣正确选择供血血管提供依据。方法(1)解剖组:选取12具尸体24侧下肢标本,精细解剖显露旋股外侧动脉及其降支血管。(2)IADSA组:筛选20例健康成人40侧下肢行IADSA并获取图像。对照观测两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相关解剖数据。结果(1)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起始点及外侧支起始点直径:解剖组外径分别为(3.79±0.67)、(2.46±0.36)mm ;IADSA组分别为(2.65±0.63)、(1.75±0.18)mm ,解剖组外径与IADS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解剖组内径与IADS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行至外侧支起始点的长度无差异。(2)两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起始点的横径与前后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内腔呈圆形。(3)男、女性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起始点外径及下行至外侧支起始点的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较女性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长,直径粗。结论术前行旋股外侧动脉降支IADSA检查对临床正确选择轴型皮瓣或预构组织皮瓣供血血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男性型脱发患者对毛发移植手术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性型脱发(male pattern alopecia,MPA)又称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e alopecia,AGA),一般开始于20~30岁,常对患者外貌和心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患者多渴望有好的治疗方法。对于这种类型的脱发,毛发移植治疗效果最佳,术后患者也最为满意[1-3]。但还没有研究表明这类患者对毛发移植手术是否有足够的认知和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