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比较MRI纹理分析和LI-RADS分类在鉴别肝硬化小肝癌(sHCCs)与不典型增生结节(DNs)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4月在本院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65例肝硬化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前MRI资料。共78个肝硬化结节(≤3cm),56个为sHCCs,22个为DNs。由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共同分析肝硬化结节的MRI征象,并根据LI-RADS(LR)v2018标准对结节进行分级。采用MaZda软件在横轴面T2WI上于病灶最大层面沿病灶边缘手工勾画ROI,提取病灶的纹理特征,联合Fisher系数、交互信息及分类错误概率+平均相关系数三种纹理选择方法筛选出30个最佳特征子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关键纹理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采用ROC曲线评估LR-5类、LR-4+LR-5类和影像组学标签鉴别2种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LR-5类、LR-4+LR-5类和影像组学标签诊断良、恶性肝硬化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0(95% CI:0.645~0.885)、0.851(95% CI:0.739~0.962)和0.970(95% CI:0.947~0.993)。与LR-4+LR-5类相比,影像组学标签能显著提高诊断特异度(77.3% vs. 95.5%,P=0.031)和符合率(88.5% vs. 96.2%,P=0.023),两者之间诊断敏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9% vs. 96.4%,P=0.397)。结论:MRI纹理分析在鉴别肝硬化小肝癌与增生结节方面较LI-RADS分类具有更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动态增强MRI(DCE-MRI)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和激素受体状态的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不敏感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128例行乳腺癌NAC治疗的女性病人,平均年龄(49.2±10.0)岁。128例病人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90例(疗效敏感者47例,疗效不敏感者43例)和测试集38例(疗效敏感者15例,疗效不敏感者23例)。基于DCE-MRI影像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计算模型的Radscore。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训练集和测试集中临床病理指标[年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67(Ki-67)],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病理指标和Radscore纳入多因素逻辑回归,建立联合模型和列线图。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应用决策曲线评估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 在训练集中,ER和PR在疗效敏感与不敏感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未得到测试集的验证(均P>0.05)。在训练集中,联合模型预测NAC不敏感的AUC值和准确度分别高于影像组学模型约3.8%和3.1%。在测试集中,联合模型预测NAC不敏感的AUC值高于影像组学模型,其较后者提高了约2.3%,但两者的准确度相同。在基于ER、PR和Radscore构建的联合模型列线图中,Radscore得分最高,其次是ER和PR。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联合模型的临床获益高于影像组学模型。 结论 基于DCE-MRI的Radscore和ER、PR构建的联合模型列线图能够较好地预测NAC疗效不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r tomography,MSCT)在急诊胸痛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急诊收治的162例胸痛患者进行MSCT平扫、增强扫描和血管造影成像,并对数据进行容积再现、曲面重组、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等方法观察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结果:急诊收治的162例胸痛患者中,所有患者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左右主干及主要分支、胸主动脉以及肺动脉段以上分支。发现冠状动脉狭窄者129例(79.6%),主动脉夹层18例(11.1%),肺动脉栓塞15例(9.3%)。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一次性完成对常见胸痛病因的鉴别诊断,迅速提供清晰、高质图像,是急诊胸痛患者的理想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发生机制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方法32例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形成的患者作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10例进行了多平面重组(MPR)成像,9例患者治疗后作CT随访。结果螺旋CT轴位和MPR图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癌栓,直接的CT征象为门静脉增粗及充盈缺损,门脉血管软组织肿块影和门静脉癌栓内及周围可见网状供血动脉。间接征象主要有侧支循环形成及周围肝脏动力学的改变。螺旋CT扫描可以评价门静脉癌栓治疗后的变化情况。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轴位图像结合MPR可以完整地提供门静脉癌栓的影像资料,对肝细胞癌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乳腺癌抑癌基因p53、角蛋白56(CK56)表达状态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145例表现为p53、CK56不同表达状态的女性乳腺癌病人资料。病人年龄25~95岁,平均(51.2±11.6)岁。依据p53、CK56结果将病人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其中p53阳性者77例,阴性者60例;CK56阳性者31例,阴性者58例。所有病人术前均行乳腺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检查。采用t检验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病人DCE-MRI定量参数[容积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半定量参数[对比剂流入浓度强化率(W-in)、对比剂流出浓度衰减率(W-out)、对比剂浓度达峰时间(TTP)]及ADC值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上述变量与p53、CK56表达状态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并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和相应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 p53阳性组的kep、W-in值高于阴性组,而W-out值低于阴性组(均P<0.05);CK56阳性组的ADC值低于阴性组(P<0.05)。p53表达状态与kep、W-in、W-out均呈弱相关(均P<0.05),CK56表达状态与ADC值呈弱相关(P<0.05)。比较kep、W-in、W-out及三参数联合的诊断效果,W-out值诊断p53阳性的敏感度最高(0.850),kep值和三参数联合诊断p53阳性的特异度最高(0.900),三参数联合诊断p53阳性的AUC最高(0.640),kep的AUC最低(0.609),三参数联合较单参数kep的诊断效能提高了3.1%;ADC值鉴别CK56阳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0.862、0.548和0.657。 结论 定量DCE-MRI参数kep、W-in、W-out能够鉴别p53表达状态,ADC值能够鉴别CK56表达状态,但诊断效能均偏低。  相似文献   
7.
陈湘光  林裕霖  于昭 《当代医学》2011,17(20):93-94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在甲状腺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30例甲状腺病变通过16层螺旋CT机对其所实行的灌注成像,和对灌注成像所形成的参数的分析与判断,提高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检出率.结果 24例出现不均匀明显强化现象,其中5例存较均匀强化,12例为合并钙化.结论 多层螺旋CT灌注是对于组织功能进行评价的主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原发性肝癌病灶检出的临床比较。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53例原发性肝癌且采取过螺旋CT与MRI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症、检出和确定病灶相关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RI诊断率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临床诊断结果,采用MRI检查优于采取螺旋CT进行原发性肝癌病灶诊断,对于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肺动脉栓塞是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最常见的致死原因。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1月为2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放,同时经导管血栓内溶栓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图的影像组学模型以及基于临床特征模型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效能。 方法 回顾性收集91例行乳腺癌NAC并有疗效病理评估结果的女性病人,平均年龄(48.45±9.49)岁。将91例病人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组(63例)和验证组(28例)。2组均进行NAC疗效病理评估,训练组中PCR者16例、病理部分缓解(PPR)者47例,验证组中PCR者7例、PPR者21例。所有病人均在NAC前行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对病人年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状态进行分析,然后基于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特征建立临床模型。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构建DCE模型和ADC模型,计算相应模型影像组学评分(DCE-Radscore和ADC-Radscore)。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训练组和验证组中PCR者和PPR者间的临床特征和影像组学评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并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采用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 训练组中,PCR者的ER、PR阴性率、DCE-Radscore均高于PPR者(均P<0.05),并在验证组中得到验证(P<0.05)。训练组中PCR者的ADC-Radscore高于PPR者(P<0.05),但未得到验证组验证(P>0.05)。训练组中,临床模型预测PCR的AUC值(0.823)及敏感度(0.875)最高,其次是ADC模型,DCE模型最低(AUC为0.750,敏感度为0.688)。验证组中,临床模型预测PCR的AUC值最高(0.793)而敏感度(0.571)最低,ADC模型AUC(0.639)最低但敏感度(1.000)最高。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应用临床模型具有最大的净获益,其次是ADC模型,DCE模型最低。 结论 ADC模型、DCE模型和临床模型均能预测PCR,其中临床模型预测效能和净获益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