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探讨GustiloⅢ型胫骨开放骨折创面覆盖的最佳时机和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GustiloⅢ型胫骨开放骨折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创面覆盖的时机、方法及愈合情况、并发症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1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5个月(12 ~ 34个月).平均33.5岁(15 ~ 52岁).伤后就诊时间平均为3.5 h(1~12 h).骨折部位:近端1/3 6例,中段15例,远端1/3 10例.Gustilo分型:ⅢA型8例,ⅢB型13例,ⅢC型10例.AO分类:A1型3例,B2型6例,B3型5例,C1型6例,C2型7例,C3型4例.创面—期闭合11例,VSD治疗后再次清创延期闭合20例.局部旋转皮瓣6例,腓肠肌皮瓣7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2例,游离皮瓣4例,游离植皮12例.外固定架固定5例,钢板螺钉内固定21例,不扩髓髓内针内固定5例.一期植骨4例,骨不连、骨缺损植骨2例.并发症方面:局部浅层感染2例(一期闭合组、延期闭合组各1例),经VSD治疗后感染控制,创面及骨折愈合,慢性骨髓炎1例(延期闭合组),经冲洗引流并清除局部死骨后窦道闭合,二期行局部植骨,骨折愈合.[结论]对于GustiloⅢ型胫骨开放骨折,一期闭合创面不会增加创面的感染率,还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手术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压力,但适用于有相当临床经验及有显微外科技术基础的单位开展.延期闭合创面可以减少游离皮瓣等技术的应用,降低了手术难度,相对也减少了皮瓣切取所带来的副损伤.术后早期积极的康复功能锻炼能够帮助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超大面积前背阔肌皮瓣联合腹直肌皮瓣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大面积的前背阔肌皮瓣联合腹直肌皮瓣移植术的应用价值和手术技巧.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07年1月实施手术的3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0~40个月,平均24.7个月.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3例患者均有皮肤缺损伴骨裸露.创面创伤性皮肤缺损1例,肿瘤切除导致皮肤缺损2例,皮瓣面积分别是:60cm×32 cm,55 cm×30 cm和50 cm×25 cm,皮瓣应用形式:带双血管蒂游离移植1例,一端带蒂一端游离移植1例,两端均带蒂移植1例.结果 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边缘小部分坏死1例,经换药后愈合.创面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为功能恢复创造了条件.1例创伤患者骨折愈合,完全负重行走,恢复原有工作.结论 前背阔肌皮瓣联合腹直肌皮瓣移植术能够一次性修复体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而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指骶髂关节及中轴关节病变的慢性炎性疾病,主要症状是下腰痛和脊柱僵硬.腰痛是飞行人员中常见的症状.高+Gz作用于人体的脊柱特别是颈椎和腰椎,易引起飞行员脊柱的损伤和脊柱源性疼痛[1],但要注意与AS引起的炎症性疼痛相鉴别.现将我院10余年收治的10例飞行人员病例作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发生和发展经历了脂肪斑块的形成、堆积→斑块的破裂→冠状动脉内凝血→血流量减少→心肌缺血到心肌坏死的逐渐演变过程,临床医生在ACS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心肌标志物早期鉴别,对临床管理和治疗干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硫唑嘌呤(Aza)是肾移植术后临床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长期应用易造成骨髓抑制,现将我科一例Aza造成严重粒细胞缺乏症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一个由F5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Ⅴ(FⅤ)缺陷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 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7名成员)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ⅠB)、凝血酶时间(TT)、血浆FⅤ活性(FⅤ:C)、FⅤ抗原(FⅤ:Ag)及其他相关凝血指标以明确诊断。通过自动校正凝血酶曲线法检测凝血酶生成量;用DNA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F5基因的全部外显子、侧翼、5’和3’非翻译区及家系成员相应的突变位点区域;并用相应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突变对蛋白功能的影响。结果先证者PT和APTT较正常对照明显延长,分别为17.9s/13.2s和46.9s/36s;FⅤ:C和FⅤ:Ag显著下降,分别为24%和28%;其父亲(Ⅰ1)、母亲(Ⅰ2)、妹妹(Ⅱ3)和儿子(Ⅲ1)FⅤ:C和FⅤ:Ag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基因分析显示,先证者第13号外显子存在c.2390_2390delC杂合缺失突变(p.Pro798Leufs*13)以及第25号外显子存在c.6665A>G杂合错义突变(p.Asp2222Gly);其父亲和妹妹为c....  相似文献   
7.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external fixator for complex tissue defect in the forearm. Methods From May, 2005 through December, 2008, the external fixtors were used in 17 patients to treat the complex tissue defect in the forearm caused by trauma. There were 11 male and 6 female, with a mean age of 25.6. All patients were accompanied with the exposure of tendon, muscle or screw. The skin defect ranged from 7 cm × 4 cm to 19 cm × 9 cm. ALl patients underwent pediele flap repair. The flap ranged from 10 cm × 6 cm to 20 cm × 15 cm. The proximal pedicle of the flap was sutured into a tubular. The position of the pediele was fixed by the external fixator. The pin was at the ulnar and the iliac (n = 5), and the radius and the iliac (n = 12). The immobilization lasted 3 to 8 weeks, 5. I weeks in average.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to 20 months, 11.3 in average. All pedicle flaps survived with no pressure ulcer, or no erosion in the axilla. No compartment syndrome or osteomyelitis occurred. Four to six week after surgery, the pedicle was cut. Infection occurred at the cutting end in 1 patient. The wound healed after addressing The wound in the other 16 patients healed successfully. The fracture of the ulnar and the radius healed 8. 5 or 15 weeks after surgery, 13.5 weeks in average. Eleven patients underwent second stage reshape and function restoration. The function of the hands and forearms recovered satisfactorily. Eleven patients returned to their work. Six patients can live with basic function for living. Conclusions The external flxator used for complex tissue defect in the forearm can keep the position of the pedicle, replacing plaster fixation. It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flap and vessel spasm, and get good outcomes.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肌瓣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载体构建血管化骨组织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及其生物学特征,制作兔桡骨下段15mm骨缺损,将去神经化的指深屈肌瓣转位至缺损区,作为BMP载体来修复骨缺损,通过大体、X线、组织学、原位末端标记(TUNEL)等方法观察骨缺损的修复过程及生物学变化。结果发现,骨骼肌逐渐发生萎缩,2周时肌瓣内可触及串珠状团位,有大量软骨细胞生成,沿肌间隙分布;6调 时骨桥与宿主骨紧密结合,软骨溶解区有大量纺织骨形成,出现骨髓腔并与宿主骨髓腔再通,肌纤维被增殖的间充质细胞、软骨细胞及结缔组织所分割;8周时肌纤维几乎完全消失,新生骨组织于条索状桥接两断端,组织学显示骨骼肌萎缩的同时,部分细胞核出现崩解,并有凋亡小体出现;TUNEL染色呈阳性。说明肌瓣可作为BMP的良好载体用于构建血管化的骨组织来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的治疗方式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2011年6月,随机选取45例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23~65岁。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15例,石膏托外固定12例,未做特殊处理18例。疗效评定采用Gar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8~70个月,平均27.5月。Garland—Wedey腕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优7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为86.7%);石膏托外固定组优2例,良3例,中7例(优良率为41.7%);未做特殊处理组优4例,良3例,中11例(优良率为38.9%)。结论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应尽量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10.
夏季我院发热门诊3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 2 0 0 3年 7月我院发热门诊患者特点以及有无 SARS复发或新发病例。 方法 对每位患者询问 SARS流行病学史 ,常规查体、测量体温、化验血、尿、便常规及胸部 Х 线片检查。 结果 未发现 SARS患者 ,也未出现其它传染病暴发。本市患者人数最多 ,I类患者人数最少。 2 0~ 2 8岁为高发年龄段。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胃肠炎为最常见病因 ;在部队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 ,男性显著多于女性 (P<0 .0 5 )。 结论  2 0 0 3年 7月我院发热门诊无 SARS发现。发热患者以本市年轻人多见 ,最常见病因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胃肠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