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亚临床期高分辨率CT(HRCT)特征及短期演变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5日至31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及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确诊的17例亚临床期COVID-19患者的HRCT影像资料,男4例,女13例,年龄25.0~51.0(39.8±7.5)岁,均为与确诊COVID-19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所有患者首次CT检查后3~6 d再次行CT复查,其中6例患者复查前接受抗炎抗病毒及对症治疗,11例患者未进行任何治疗。分析亚临床期和短期随访的CT影像学征象,总结其短期随访CT图像演变规律。结果 17例COVID-19患者亚临床期及短期随访CT病变主要位于双肺下叶,亚临床期左肺下叶9例,右肺下叶10例;短期随访左肺下叶9例,右肺下叶11例;病变累及肺段由亚临床期的46个增加至90个肺段。亚临床期病变以多发为主(13例),短期复查多发病例减少(7例),局灶性(6例)及弥漫分布(4例)增多。病变主要分布于胸膜下(13例)和沿支气管血管束走行(10例),短期随访1例病变分布由胸膜下进展为胸膜下及沿支气管血管束走行。病变主要有3种形态:磨玻璃密度结节影、斑片状/片状/团片状磨玻璃影和铺路石征。亚临床期及短期复查均可见磨玻璃影,随访复查显示磨玻璃结节减少4例,铺路石征增加4例。6例患者治疗后短期复查,3例由多发磨玻璃结节变为单发磨玻璃结节,3例多发磨玻璃影部分范围变小。11例未治疗患者病变范围增大。结论 亚临床期COVID-19患者肺部CT具有一定特征,多为胸膜下或沿支气管血管束走行的小磨玻璃密度结节或磨玻璃影,短期随访病变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介入法血栓栓塞犬大脑中动脉(MCA)建立脑梗死模型的可行性、稳定性及急性期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上的演变过程,并探讨该模型的发生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方法成年健康毕格犬6只,插管至左侧颈内动脉后采用1条直径约1.7 mm、长5 mm的白色血栓栓塞,栓塞成功后30 min~6 h内每30 min使用DWI序列连续扫描观察梗死病灶急性期的演变过程。栓塞后24 h、7天复查血管造影、MR扫描及神经功能评分,记录梗死灶的出现时间、位置及大小,分别比较6 h DWI病灶、24 h和7天的T2加权像上病灶的体积,并比较24 h与7天的神经功能评分。7天后处死动物取脑组织行病理检查。 结果所有犬皆为左侧MCA的近端栓塞,DWI在栓塞后(1.24±0.51)h可以在基底节、脑白质区显示单一或数个异常信号病灶,6 h DWI病灶的直径为(6.90±2.08)mm。共有9个病灶在三个时间点都可以显示,病灶的大小均<10 mm;栓塞后6 h DWI,24 h T2WI以及7 d T2WI病灶体积分别为(168.39±138.11)mm3、(186.88±161.54)mm3和(165.89±135.30)mm3,三者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1)。7 d时动物均存活,24 h和7 d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4.50±1.38和2.33±0.82(P=0.0009)。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基底节梗死最常见,其次为脑白质区。 结论介入单栓子栓塞法可以成功建立犬MCA近端栓塞的类腔隙性脑梗死模型,DWI能够在早期检测到小的脑缺血病灶。犬拥有丰富的颅内外血管吻合,近端大血管栓塞可形成类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因此栓塞可能是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