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本文对ICU患者病原菌采用自动微生物检定仪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55株菌中,革兰氏阴性菌120株(占47.1%),革兰氏阳性菌75株(占29.4%),真菌60株(占23.5%);革兰氏阴性菌中非发酵菌比例较高(占G-66.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43.0%),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17.0%);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共22株,占18.0%,其中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比率大于70.0%;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有2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6株,占89.7%;真菌60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及氟利康唑均敏感。这说明ICU患者感染多耐药严重,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20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药物的大量应用和介入性医疗操作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成为了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在革兰氏阴性非发酵菌中,其临床的检出率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而居第三位,作为条件致病菌,它常引起抵抗力低下患者呼吸道感染、心内膜炎、尿路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败血症等,  相似文献   
3.
有研究表明,在HBV感染的患者中,约有10%以上的患者重叠HCV感染.重叠感染者的病情不论从肝脏组织学损伤还是临床表现上都较单纯感染者为重,且易发展为进行性肝功能衰竭,但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实验通过检测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TNF-α及IFN-γ水平,探讨这两种细胞因子与HBV和HCV重叠感染的关系,为临床免疫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以及通常需要接受放疗、化疗、免疫抑制药、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多存在免疫功能缺陷,极易并发严重感染[1-2]。同时,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现象也日趋严重[3]。近期,我们分析了2009—2011年我院血液科住院患者病原菌感染及耐药状况,以期为更有针对性地防治血液病患者感染提供参考。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是一种新型的传染性极强的疾病。由于该病缺乏病原学诊断指标,病人入院时不能很快确诊,病区内既有确诊病人,又有疑似病人,故做好病房的消毒隔离工作,是预防交叉感染和保护医护人员的关键。现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的并发症.方法 对648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部超声检查.365例患者使用脑保护装置,283例未使用保护装置283例.结果 648例患者技术成功率为100%,患者症状消失或好转率为78.7%.心率<50次/min者占26.4%;术中栓子脱落5例,其中3例治疗后恢复,2例遗留一侧肢体运动障碍,术后颅内出血死亡3例,术后30 d内总脑卒中或死亡6例,占1.2%.随访率为77 8%.再狭窄17例,占3.3%.结论 颈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治疗是安全的,但术前对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正确评价,术中规范化操作及术后规范化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激光间质内热疗是一种微侵袭手术方法,借助立体定向技术将激光头准确定位于肿瘤组织中,利用激光的热效应起到杀伤肿瘤组织的作用,而对周围正常组织则损伤较轻微。这一疗法提高了脑肿瘤的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尤其为部位深在或位于重要功能区附近的肿瘤、肿瘤术后复发及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传统的非接触式应用激光因切割速度慢、热损耗大,不适于肿瘤的间质内热疗。接触式激光可使热量均匀分布,热疗的范围易于控制,减少了传统间质内热疗的时间。激光间质内热疗治疗肿瘤时,恰当地控制肿瘤组织内的温度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院内念珠菌感染状况,研究念珠菌的临床分布及对抗念珠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目标时间内住院病人送检标本进行真菌检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检出念珠菌的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的调查分析。结果 1818例念珠菌属中,白色念珠菌最常见,占63.09%;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占14.46%;光滑念珠菌,占12.32%;近平滑念珠菌,占3.79%。药敏试验结果耐药性由低到高依次为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结论医院念珠菌感染与原发病及老龄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预防住院患者念珠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探讨射频消融(RFA)前后大鼠肝脏局部组织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用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RFA后1周组和2周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RFA组分别在RFA后1周及2周处死,对照组不作RFA即处死,取RFA灶周边0.5cm范围肝组织(对照组取正常肝组织),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肝组织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L-10水平。结果表明:对照组大鼠肝组织IL-10水平为94.9±2.1μg/L;RFA组RFA后1周组为93.3±2.2μg/L,2周后为72.9±10.5μg/L。RFA后2周组与对照组比较IL-10水平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RFA后1周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RFA后大鼠RFA灶肝组织IL-10水平降低,推断可能削弱IL-10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