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节风对小型猪腮腺经15 Gyγ射线照射后所致活性氧簇(ROS)的清除作用。方法 45只雄性小型猪随机分成空白组、单照组、药照组3个大组,每组分成a、b、c三个平行组。药照组在照射前1周开始持续给药至取出腮腺标本,空白组和单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在麻醉条件下单照组和药照组均给予15 Gyγ射线照射双侧腮腺,空白组给予0 Gyγ射线照射。a、b、c三个平行组分别于照射后10、40、90 d取双侧腮腺,称重后分装,以猪活性氧簇(ROS)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检测其ROS的含量。结果药照组ROS的含量在各个时点均低于单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照a组和药照b组、药照c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药照b组和药照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放射后10 d时肿节风对ROS的清除作用较强,药照组和与空白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放射后40和90 d肿节风对ROS均有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药照组与空白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节风对小型猪腮腺放射损伤所致ROS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尤其对放射后10 d腮腺ROS的清除作用明显;清除放射所产生的ROS可能是肿节风防护腮腺放射损伤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紫金砂的化学成分。方法药材采用80%乙醇提取,溶剂萃取,三氯甲烷提取部位浸膏应用硅胶柱,RP-C18反相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石当归素(1)、3'-O-乙酰基亥茅酚(2)、珊瑚菜素(3)、栓翅芹烯醇(4)、伞形花内酯(5)、佛手酚(6)、奥斯竹素(7)、divaricatol(8)、二氢山芹醇(9)。结论化合物5~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型猪腮腺放射损伤后肿节风颗粒对其外周血和腮腺ROS含量的影响.方法 15只雄性小型猪随机分成空白组、单照组、药照组.药照组在照射前一周开始给药至腮腺标本的取出,空白组和单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在麻醉条件下单照组和药照组均给予15Gy γ射线照射双侧腮腺,空白组给予0 Gy照射.在照射前1天和照射后第10天前腔静脉抽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照射后第10天取双侧腮腺,称取重量后分装,以猪活性氧(ROS)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检测其ROS的含量.结果 肿节风能促进白细胞的恢复、减缓红细胞的下降、提高血小板的含量;空白组、单照组、药照组ROS的浓度分别为12.50,88.16,13.57 U/ml,药照组和空白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肿节风对小型猪腮腺放射损伤后外周血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对ROS的清除作用比较明显,对小型猪急性腮腺放射损伤有一定程度的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放疗后腮腺损伤过程中凋亡相关分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P53在腮腺的时空表达,探讨肿节风在放射引起的腮腺损伤中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猪龄2~3个月的60头小型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20只小型猪)、单纯照射组(20只小型猪)和肿节风加照射组(20只小型猪)3组,空白对照组(空白组)给予0Gy照射,单纯照射组(单照组)及肿节风加照射组(药照组)在全麻状态下给予总量为30 Gy60CO γ射线双侧腮腺照射,30 Gy/(5f·5w)建立放射损伤模型.且药照组于照射前1周开始给予肿节风颗粒,直至腮腺组织取出,空白组与单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组根据不同处死时间再分为a、b、c、d四个亚组,分别于照射结束后1、10、40、90天处死后取腮腺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腮腺细胞中Bcl-2、Bax、P53和Caspase-3 mRNA表达情况.结果 在同一时点(同一平行组),bcl-2 mRNA表达量为空白组>药照组>单照组;bax、P53、Caspase-3 mRNA表达量均为单照组>药照组>空白组;bcl-2 mRNA表达量在照射结束后10天最低、90天最高;bax蛋白在10天最高、90天最低;药照组中,bcl-2 mRNA表达量逐渐递增;Bax mRNA表达量逐渐递减(P<0.05).单照组中P53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量均呈逐渐增高趋势,药照组中,P53及Caspase-3 mRNA的表达量也呈现逐步升高趋势,但各时间段表达量均低于单照组(P<0.05).结论 肿节风抑制腮腺细胞放疗后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Bax、P53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同时上调bcl-2 mRNA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福建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提高抗病毒治疗工作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统一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福建省治疗数据信息,使用SPSS 15.0进行相关分析。通过筛选,本次研究共纳入1 061例患者,死于AIDS相关疾病66例(6.22%)。结果 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基线时患者有持续或间断发热影响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结论结合抗病毒治疗生存时间影响因素分析,在疾病早期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时尽早开始治疗对患者生存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接受抗艾滋病治疗HIV感染者/AIDS病人体内的病毒载量变化,为进一步规范治疗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IV-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V感染者/AIDS病人外周血HIV-1病毒载量,比较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及不同治疗时间病毒载量差别。结果治疗组(230例)和未治疗组(42例)病毒载量〈500IU/mL的比例分别为85.2%和14.3%,〉5 000IU/mL的分别为6.5%和47.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病毒载量大幅下降,治疗36个月后,在病毒学反应上获得满意疗效,但治疗48个月后,部分病人的病毒载量回升,甚至超过了治疗前。结论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病人可能出现病毒抑制不完全/甚至丧失,临床上在加强服药依从性教育的同时,应该密切关注HIV的耐药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福建省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1感染的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福州、泉州和厦门市哨点监测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HIV-1抗体筛查和确证,计算感染率;用BED HIV-1捕获酶联法对HIV抗体阳性样本进行检测,估算HIV-1血清阳转时间在168d内的新发感染率。结果 2010、2011和2012年福州、泉州和厦门市MSM人群HIV-1感染率分别为7.1%(39/553)、8.7%(94/1 078)和9.3%(95/1026);在HIV抗体阳性者中,新发感染率分别为5.8%、2.2%和10.9%。结论 2010—2012年福建省3地市MSM人群HIV的感染率与新发感染率均达到较高水平,且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我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和需求,为我省艾滋病防治方案和经费预算的制定提出相应建议.方法 2012年1月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库中下载我省所有免费抗艾滋病病毒治疗的相关信息,采用SPSS for window 15.0和Excel 2007对我省抗病毒治疗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我省累计为1 782名HIV/AIDS病人提供免费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目前正在接受治疗1 575人.通过SPSS for Window 15.0统计软件进行曲线拟合,未来两年内将新增加治疗人数895人和1 260人,在治疗人数将分别达到2 332和3 341人.目前治疗方案为一线方案占97%以上;2013年抗病毒治疗药品的需求计划按最近一次国家招标采购的中标价,进口药品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按1∶6.3计算,约需886万元.结论 在未来几年,我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所需的经费将显著增加,在落实国家扩大治疗的政策之时,应积极寻求中央转移支付以外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福建省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探讨影响因素。方法将治疗满1年的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基线时进行比较,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接受治疗1年以上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升高明显。年龄≥30岁、静脉吸毒、曾经停药、基线反复的细菌性肺炎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在我省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的患者,其CD4^+T淋巴细胞免疫重建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鼻咽癌患者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断面短径≥0.5 cm但<1 cm、包膜完整、无中央坏死)放疗剂量为60 Gy时淋巴结的消退情况、有无局部复发,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46例含有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的鼻咽癌患者,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予以60 Gy的放疗剂量,以MRI检查为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放疗剂量达60 Gy时颈部淋巴结转移灶CR 42例,有效率达91.3%,放疗前后淋巴结消退有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所有患者60 Gy照射区域均出现Ⅰ级放射性皮炎.5年总生存率80.4% (37/46),5年无瘤生存率76.1% (35/46),5年颈部淋巴结局部控制率95.7% (44/46),5年远处转移率13.0% (6/46);5年无颈部纤维化患者.结论 60 Gy的放疗剂量是鼻咽癌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转移很好的控制剂量,且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