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7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评价笑气清醒镇静镇痛结肠镜检查的舒适度,并探讨影响舒适度的因素。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154例行结肠镜检查患者纳入研究,采用MGCS分级标准评价患者的舒适度,运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函数预测模型。结果154例均顺利完成结肠镜检查,患者达到笑气化状态的平均时间为195.15 s,其中舒适(MGCS分级1~3级)者115例(74.7%),不舒适(MGCS分级4~5级)者39例(25.3%)。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P=0.000,OR=1.074,95%CI:1.036~1.114)、检查前焦虑(P=0.018,OR=3.338,95%CI:1.227~9.079)是影响笑气清醒镇静镇痛结肠镜检查舒适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年龄(X1)、检查前焦虑(X2)为自变量建立的函数预测模型为P=eY/(1+eY),Y=-3.812+0.071X1+1.205X2(无焦虑赋值1,有焦虑赋值2), 所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46(95%CI:0.661~0.830),模型判断的有效性为中等,当约登指数最大时(P=0.838),判断准确性最高,敏感度为50.4%,特异度为89.7%。结论结肠镜检查采用笑气清醒镇静镇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对于高龄(≥60岁)以及检查前焦虑的患者,临床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让医学生短时间内熟悉伽玛刀知识,旨在寻找利于伽玛刀治疗学的教学方法。方法全面系统与突出重点,图像动画与临床病例相结合。结果能让医学生对伽玛刀有较全面了解,完成伽玛刀治疗学的教学任务。结论这种侧重结合的伽玛刀教学方法值得在临床教学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节风对小型猪腮腺经15 Gyγ射线照射后所致活性氧簇(ROS)的清除作用。方法 45只雄性小型猪随机分成空白组、单照组、药照组3个大组,每组分成a、b、c三个平行组。药照组在照射前1周开始持续给药至取出腮腺标本,空白组和单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在麻醉条件下单照组和药照组均给予15 Gyγ射线照射双侧腮腺,空白组给予0 Gyγ射线照射。a、b、c三个平行组分别于照射后10、40、90 d取双侧腮腺,称重后分装,以猪活性氧簇(ROS)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检测其ROS的含量。结果药照组ROS的含量在各个时点均低于单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照a组和药照b组、药照c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药照b组和药照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放射后10 d时肿节风对ROS的清除作用较强,药照组和与空白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放射后40和90 d肿节风对ROS均有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药照组与空白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节风对小型猪腮腺放射损伤所致ROS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尤其对放射后10 d腮腺ROS的清除作用明显;清除放射所产生的ROS可能是肿节风防护腮腺放射损伤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茶多酚拮抗放射性颌下腺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茶多酚(TP)对放射性颌下腺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照射组(R)、茶多酚+照射组(TPR),照射前14 d至标本提取当天分别予以生理盐水和茶多酚灌胃,采用60Co γ射线15 Gy 一次性照射大鼠头颈部。照射结束后3、6和30 d,每组各取10只大鼠颌下腺,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腺体细胞和导管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腺体Bcl-2﹑Bax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组织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茶多酚可以使照射后3﹑6和30 d 的颌下腺腺泡细胞及导管细胞凋亡指数降低,与照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6.383, P <0.01);Bcl-2和Bax的表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镜下TPR组损伤较轻,细胞核凋亡改变不典型。结论 茶多酚可以对放射性颌下腺损伤起到一定防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拮抗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等头颈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放射性唾液腺损伤是其常见的并发症[1]。至今放射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机制仍未完全明确,且缺乏有效的、简便易行的防治手段。近年来,有关茶多酚(teapolyphenols,TP)的抗辐射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吴芳  王仁生  张勇  方业颖  胡凯 《广西医学》2016,(8):1075-1077
目的 探讨p53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iASPP)表达水平与鼻咽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ASPP在62例鼻咽癌患者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者的iASPP表达情况.结果 62例患者中iASPP阳性表达者44例(71.0%),阴性表达者18例(29.0%).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分型、T分期和临床分期患者的iASPP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不同N分期患者的iASPP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分期与iASPP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368,P=0.003).结论 鼻咽癌患者的N分期与iASPP阳性表达有关,iASPP的表达水平有可能成为鼻咽癌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个基于MRI并与IMRT相适应的鼻咽癌新T分期系统。方法 回顾分析2008—2010年我院基于MRI并接受IMRT的608例初治无转移鼻咽癌患者资料,按鼻咽癌第7版UICC/AJCC分期系统进行分期。Kaplan-Meier法计算相关生存率及Logrank检验,Cox法多因素分析。现行UICC/AJCC分期系统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建立新鼻咽癌T分期系统,并对新T分期系统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5年随访率为94.5%,5年OS、DFS、LRFS、DMFS分别为81.5%、80.1%、86.0%、81.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鼻咽、咽旁间隙、颅底解剖结构均为影响患者OS率因素(P=0.000—0.045)。根据风险差异性及生存曲线分布提出新T分期标准:T1期:侵袭鼻咽、咽旁间隙、口咽、鼻腔、颅底、翼内肌;T2期:侵袭翼外肌、鼻窦、眼眶、颅内、颞下窝、颅神经。推荐新T分期系统LRFS曲线及OS曲线均能很好地拉开。结论 推荐新T分期系统能较客观地预测鼻咽癌患者预后,可作为鼻咽癌临床新分期探索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随着调强适形放疗(IMRT)的广泛应用以及综合治疗理念的深入,鼻咽癌的治疗疗效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具体临床实践方面国内仍缺乏相关指南。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的数十位专家共同讨论,最终形成了《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主要内容包括鼻咽癌的流行病学、诊断、临床分期、治疗原则、放疗并发症的处理等。重点制定了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流程规范,涵盖了鼻咽癌的影像、放疗定位、靶区勾画、剂量限定、计划评估等多方面的内容。以期实现我国不同级别医院放射治疗医护人员对鼻咽癌诊治的同质化,从而提高我国鼻咽癌总体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CT与MRI在鼻咽癌不同分期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与MRI检查在鼻咽癌’92福州分期及6thUICC/AJCC分期中应用的意义。方法:2007年6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初治鼻咽癌患者107例,在治疗前同时行鼻咽部及颈部的MRI与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将两者结果结合临床资料分别进行’92分期及6thUICC/AJCC分期,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MRI在诊断咽后淋巴结转移、颅底骨质破坏、颈动脉鞘区占据情况、头长肌、咽后间隙、眶尖、海绵窦受侵的显像率明显优于CT(P<0.05),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对于’92福州分期,MRI使43例T分期发生改变(35例升级,8例降级),临床分期33例发生改变(28例升级,5例降级);对于6thUICC/AJCC分期,MRI使35例T分期发生改变(32例升级,3例降级),临床分期34例发生改变(32例升级,2例降级)。结论:MRI在鼻咽癌的分期诊断中优于CT,可更为准确的显示鼻咽癌的侵犯范围及对治疗靶区的范围确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鼻咽癌2008分期临床应用的角度探讨其合理性,指出不足,完善分期.方法:收集我科收治的经病理确诊、无远处转移的初诊鼻咽癌患者100例,按各个分期标准中提及的所有解剖结构进行阅片,按2008分期、2002年UICC及'92分期的标准分别进行分期.结果:斜坡受侵比例最高为85%(85/100),翼内肌为37%(37/100),鼻腔为16%(16/100),口咽为3%(3/100).淋巴结最大径>3 cm11例,仅依据淋巴结>3 cm而诊断为N2的只有1例.3种分期中T3及N0、N2数量有一定差别,但临床总分期基本一致.结论:鼻腔、口咽等解剖结构的定义过于局限,蝶骨大翼的定义及跨区淋巴结的归属需明确,颅神经受侵的MR诊断部位和标准需要完善,翼内肌的合理性有待研究,可制定出锁骨上区的影像学边界,淋巴结大小作为N参数可保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