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外侧半月板体部层裂或纵向撕裂在关节镜下使用AR缝合枪全内垂直褥式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科收治膝关节单纯外侧半月板体部撕裂(层裂或纵向撕裂)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23例;年龄16-41岁,平均(26.50±2.50)岁。36例患者中盘状半月板损伤7例。术中将撕裂外侧半月板修切白区内缘,保留红白区交界,体部层裂或纵裂新鲜化处理后行AR缝合枪全内垂直褥式缝合。术后根据Barrett标准门诊随访判断半月板的体部缝合临床愈合情况,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IKDC 2000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的差异来评估手术缝合疗效。术后12个月行膝关节MRI检查观察缝合部位恢复情况。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0±2.3)个月。术后未出现感染、神经血管损伤、二次手术等并发症。根据Barrett标准评价,本组患者均获得半月板临床愈合。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为(1.10±0.12)分、(1.00±0.21)分、(0.90±0.32)分低于术前的(5.20±1.80)分,IKDC2000评分为(82.34±3.15)分、(85.34±5.17)分、(87.34±4.18)分高于术前的(40.51±5.54)分,Lysholm评分为(87.38±6.18)分、(88.52±4.19)分、(90.34±4.22)分高于术前的(42.11±6.8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复查MRI结果,34例(94.44%)甲级愈合,1例(2.78%)乙级愈合,1例(2.78%)未愈合。结论关节镜下采用AR缝合枪行全内垂直褥式缝合膝关节外侧半月板体部撕裂(层裂或纵裂),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肢功能活动、促进半月板愈合,同时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势,经中短期临床随访其临床疗效显著,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追踪。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集新鲜猪股骨干不同骨质层和骨段的钻削进给力数据,为骨科虚拟现实手术系统钻削力反馈信号的输出提供依据。方法 改装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手持可调速电钻(Φ5.0 mm钻头),构建生物骨骼钻削性能参数采集系统,分别以转速n =500,800,1 200 r/min和进给速度v =30,50,70 mm/min采集6具新鲜成熟猪股骨干162个标记点的钻削进给力f,分析其与相应组织和部位的关系。结果 新鲜猪股骨干同一标记点双侧骨皮质处进给力最大(fmax=103.63~142.59 N),髓腔处最小(接近于0),股骨干中段进给力(f4,5,6=124.69N)较两端(f1,2,3,7,8,9=121.84 N)大;当v =30 mm/min、n =1 200 r/min时,钻削进给力最小(fmin=106.04 N);当v = 70 mm/min、n =500 r/min时,钻削进给力最大(fmax=139.84 N)。结论 改装的生物骨骼切削性能参数采集系统能有效采集生物骨骼的钻削进给力数据;骨骼钻削进给力与骨质的组织结构、电钻转速及进给速度有密切关系,其中骨质结构越密、电钻转速越小、进给速度越大,骨骼钻削进给力越大,反之越小。实验所获得新鲜猪股骨干钻削进给力数据及其变化趋势,可为虚拟骨科手术系统力反馈输出信号设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比较不同椎板减压范围对脊柱动态内固定BioFlex系统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利用Mimics 10.01三维重建软件建立正常L3~L5几何模型并利用ProE逆向工程软件建立BioFlex系统几何模型,按临床术式进行组装并导入ANSYS Workbench 14.0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前处理建立四种L3~L5三维有限元模型:完整状态L3~L5模型(INT组),L4-L5椎板减压+1/2关节突切除+Bioflex模型(MF-BF组),L4-L5椎板减压+全关节突切除+Bioflex模型(TF-BF组),L4-L5椎板减压+髓核摘除+Bioflex模型(D-BF组);在各模型L3椎体的上表面以及上关节突的关节面轴向予1200N载荷和8Nm、8Nm、6Nm、4Nm力矩下模拟人体腰椎正常生理轴向载荷、前屈、后伸、侧弯和扭转,L5椎体的下表面及下关节突表面各节点六个方向自由度完全固定。测量各模型固定节段和邻近节段的活动度以及邻近节段的髓核间应力与关节突应力,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椎板减压并置入动态内固定Bioflex系统后,脊柱固定节段的活动度各减压组较INT组明显减小(P<0.05),其中TF-BF组前屈活动度减小幅度最大达77.2%,MF-BF组后伸、侧弯、旋转活动度减小幅度最大分别达37.4%、67.2%、83.1%;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各减压组较INT组增大(P<0.05),其中MF-BF组前屈活动度增大幅度最大达22.9%,TF-BF组后伸、侧弯活动度增大幅度最大分别达18.2%、32.1%,DF-BF组旋转活动度增大幅度最大达13.8%。不同状态下固定节段及邻近节段活动度MF-BF组、TF-BF组及D-BF组间波动幅度不大,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节段关节突应力及髓核间应力各减压组较INT组明显增大(P<0.05),其中TF-BF组关节突应力在后伸、旋转活动时增大幅度最大分别达81.6%、77.3%,DF-BF组关节突应力在侧弯活动时增大幅度最大达60.5%,DF-BF组髓核间应力在前屈活动时增大幅度最大达46.6%,MF-BF组髓核间应力在后伸、侧弯、旋转活动时增大幅度最大分别达11.8%、63.5%、51.3%;邻近节段的关节突应力与髓核间应力在不同状态下各减压组间波动幅度不大,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入BioFlex系统后脊柱固定节段的活动度明显减小,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增大,固定与邻近节段活动度不随椎板减压范围的改变而明显改变;邻近节段关节突应力及髓核间应力明显增大,其大小不随椎板减压节段范围的改变而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数字人图像建立的数字腰椎,模拟腰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并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指导临床手术的实际操作。方法:采用南方医科大学虚拟中国人数据集,建立腰4-5节段及其周围软组织的三维数字模型,在Mimics软件下进行模拟椎弓根螺钉置入,并测量在最佳钉道的位置下模拟椎弓根螺钉的钉长、走私、水平面置入角度(Transverse screw angle,TSA)及矢状面置入角度(Sigittal screw angle,SSA),完成术前规划,指导实际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操作。结果:建立了数字腰椎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模型,完成了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模拟过程,对椎弓根螺钉的钉长、走私、TSA角及SSA角进行了精确量化。结论:对数字腰椎进行模拟椎弓根螺钉的置入,能制定详细的置钉参数,比较精确的指导术中实际置钉,提高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2月17日-2013年10月28日应用日本他喜龙FIXSORB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33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8例;年龄40-85岁,平均56.5岁。左侧18例,右侧15例。骨折类型:闭合性28例,开放性5例。横形骨折19例,纵形骨折14例,均为新鲜骨折。单独使用可吸收螺钉28例,联合使用张力带加强5例。结果采用国际上常用膝关节功能评价的HSS评分评定其疗效,33例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9.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未出现骨折移位、骨不连、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患侧膝关节平均关节活动范围为115°±10°,HSS评分由术前的40.09分提高至89.09分。结论可吸收螺钉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内固定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在体内溶解吸收,勿需二次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虚拟腰椎的三维重建及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数字化虚拟腰椎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重建,建立基于中国数字人数据的腰椎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 采用南方医科大学虚拟中国人数据集,选取L4椎体上关节突上缘至L5椎体下关节突下缘的连续断层图像,为适当减少后期图像处理工作量,于每两层选取一张,总共185张断层图像。使用Photoshop软件对断层图像进行配准、分割、格式转换等处理。将不同结构的分割图像分别导入Mimics 10.01软件中,完成三维重建。将不同结构的STL格式的三维模型导入到Mimics软件中,配合软件中的各功能模块,完成对其结构的三维重建及可视化研究。结果 建立的数字化虚拟腰椎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模型各结构可单独显示,改变透明度,可观察各结构的位置毗邻关系,并具有任意移动、旋转、缩放、切割、三维测量和多重显示等功能,实现了任意视角下的三维可视化,并能为脊柱内镜手术仿真系统提供可靠的三维模型。结论 数字化虚拟腰椎的三维重建及可视化,可真实地显示腰椎及其周围组织的重要结构,为腰椎解剖学、个性化诊疗规划和虚拟腰椎手术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胆结石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特点.方法 对141例经B超检查确诊的或经手术切除的胆结石患者分为两组:A组73例无胆结石,B组68例有胆结石.分析两组在年龄、血压和血脂的差别;并分析两组在性别、患冠心病、糖尿病、吸烟及饮酒比例的差别.结果 与无胆结石组相比,胆结石组有两个特点:年龄大,舒张压低,并且脉压大(均P<0.05);女性、患糖尿病比例高,饮酒者少(P<0.05~P<0.01).结论 胆结石患者危险因素多.  相似文献   
8.
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创建一种虚拟环境,并借助多种专用输入输出设备,实现用户与虚拟环境直接交互的信息技术。简要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对虚拟现实技术在骨科教学与下术培训、骨科手术、假体设计、功能康复锻炼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骨外科领域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方式选择相关因素.[方法]从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因椎间盘突出症、椎体压缩性骨折、脊柱不稳症及多间隙椎管狭窄症等行脊柱手术(椎间盘摘除术、经皮椎间盘切吸术、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等)治疗的患者134例,根据不同原因,需行相应再手术者17例,再手术率12.7%.同期在外院行腰椎内固定术后而在本院再手术者5例.[结果]22例患者中男17例,女5例;年龄40~85岁(平均64.21岁),其中椎间盘摘除术后脊柱不稳者5例,经皮椎间盘切吸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术后加重者4例,椎管成形术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4例,椎弓根螺钉系统术后感染者3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术后神经根受压2例,椎板开窗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2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松动2例.22例再手术患者随访至今(8~41个月),90%的患者对手术结果满意,按照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86.4%.[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规范操作、术后指导患者合理的脊柱康复运动等是减少再手术的有效途径,再手术只要处理得当,术后仍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53及KAI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53及KAI1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肝癌中p53及KAI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中p53及KAI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50%、20.00%,对应的癌旁组织中p53及KAI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75.00%;p53表达与病理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腹膜转移有关(P<0.05);KAI1表达与肝内转移和淋巴结/腹膜转移有关(P<0.05).结论 p53在肝癌中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而KAI1在肝癌中表达显著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53表达与病理分期、TNM分期和淋巴结/腹膜转移有关;KAI1表达与肝内转移和淋巴结/腹膜转移有关;肝癌组织中p53的表达与KAI1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