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旨在探讨骨斑点症的影像学特征及提高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对骨斑点症患者的骨盆、膝关节、腰椎采用X线、CT检查。结果骨斑点症影像学表现为骨内类圆形高密度结节影分布于骨松质区域及皮质骨内,大小不一,密度均匀,边界清晰。无特异临床症状。结论骨斑点症影像学多呈结节状高密度影,于成年后变化趋于稳定且无特异临床症状。根据好发部位及影像学特征对诊断此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真武汤加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于2017年3月~2019年4月之间收治的40例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予以厄贝沙坦、呋塞米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真武汤加味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以及24h尿蛋白定量。结果:参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与研究组比较明显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参照组24h尿蛋白定量与研究组比较明显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参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与研究组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中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上联合应用真武汤加味疗法,疗效更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蛋白尿及水肿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王淑霞  李明阳  陈雪莲  马明艳  胡继宏 《中草药》2020,51(14):3763-3769
目的系统评价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的疗效情况,为COVID-19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及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0年5月27日。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风险评估及质量评价,Stata 15软件进行Meta分析,Begg’s检验分析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7项临床疗效研究,包括665例COVID-19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医单独治疗相比,连花清瘟联合西医治疗可明显改善COVID-19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效率[RR=1.24,95%CI(1.12,1.38),P0.05],CT好转情况[RR=1.14, 95%CI (1.02, 1.28),P0.05]及降低临床转重型比例[RR=0.48,95%CI(0.31,0.72),P0.05];此外,连花清瘟联合治疗可有效缩短COVID-19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SMD=-0.87,95%CI(-1.22,-0.52),P0.05]、临床症状消失时间[SMD=-1.19,95%CI(-1.56,-0.82),P0.05]及住院时间[SMD=-0.61,95%CI(-0.91,-0.30),P0.05]。结论连花清瘟作为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COVID-19患者的临床症状及CT好转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传统讲授式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在临床医学八年制骨骼运动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4级和2015级参与《骨骼运动系统疾病》课程“骨关节炎”教学的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分为对照组(60人)和试验组(82人)。对照组采用LBL教学,试验组采用PBL+LBL联合教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包括学习积极性、知识理解程度、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及师生关系等7个方面,以及对教学满意度的评价。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试验组学习积极性[(8.00±1.61) vs. (7.28±1.98)]、知识理解程度[(8.02±1.59) vs. (7.33±1.79)]、思考能力[(8.34±1.66) vs. (7.42±1.90)]、团队合作能力[(8.32±1.76) vs. (6.60±2.79)]、实践操作能力[(7.70±1.69) vs. (6.87±2.57)]、自学能力[(8.05±1.65) vs. (7.35±2.48)]及师生关系(7.96±1.75) vs. (7.25±2.10)]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BL+LBL联合教学组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L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医学八年制《骨骼运动系统疾病》课程“骨关节炎”教学中应用PBL+LBL联合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现察血清铁、铁蛋白及转铁蛋白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探寻冠心痛的发病原因.方法 对315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血清铁、铁蛋白及转铁蛋白的测定,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衡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按照Gensini评分的三分位间距将观察时象分为3组,应用方差分析研究铁代谢指标在3组中的分布情况,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Gensini评分与铁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及血清转铁蛋白/血清铁蛋白比值与Gensini评分肴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6.162、7.191和4.380,均P<0.05);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分独立相关(其偏相关系数为0.240,P<0.01).结论 血清铁蛋白与冠状动脉狭窄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体(CFTR)敲除对高果糖高盐诱导的小鼠高血压的影响。方法培育C57B/L(8~12周龄,25~30 g)背景的CFTR+/+(WT)和CFTR-/-(KO)小鼠。高果糖(65%)联合中等高盐(2%)诱导原发性饮食性高血压模型。实验分组(n=20):(1)WT对照组,给予正常食物和饮水8周;(2)WT实验组,给予65%高果糖食物和2%盐水8周;(3)KO对照组,给予正常食物和饮水8周;(4)KO实验组,给予65%高果糖食物和2%盐水8周。采用先进的遥测血压技术精确监测血压。观察高果糖联合中等高盐诱导前后的血压变化;比较4组小鼠24 h动态血压变化值;比较4组小鼠24 h动态血压变异率。结果高果糖和高盐饮食明显增加了WT小鼠24 h动态收缩压(SBP)和24 h动态舒张压(DBP)水平,饮食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11. 4±2. 2 vs. 123. 5±2. 6mm Hg,85. 4±3. 7 vs. 94. 6±3. 2 mm Hg,P 0. 05)。高果糖联合中等高盐明显诱导WT小鼠血压升高,CFTR敲除明显延缓了高果糖高盐诱导的高血压的发生、发展。饮食干预8周后,KO实验组与WT实验组相比,24 h动态SBP变化值和24 h动态DBP变化值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6±1. 5 vs. 11. 8±1. 6 mm Hg,3. 3±2. 3 vs. 8. 9±1. 4 mm Hg,P 0. 05)。饮食干预8周后,WT小鼠的24 h动态SBP变异率和24 h动态DBP变异率均明显升高(13. 2±0. 8 vs 17. 8±2. 6,11. 7±0. 5 vs. 14. 8±1. 7,P 0. 05),KO小鼠的24 h动态SBP变异率和24 h动态DBP变异率无明显变化(16. 0±2. 1 vs. 18. 3±3. 2%,15. 6±2. 1 vs. 16. 7±1. 4%,P 0. 05)。结论 CFTR参与调控高果糖高盐诱导的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8.
9.
胰腺铁过载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以糖尿病首发,伴有胰腺形态学改变。临床上因缺乏对胰腺铁过载的认识和诊断标准,往往导致误诊,从而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身体和精神负担。本研究报告1例临床上被误诊为胰腺癌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发胰腺铁过载病例,旨在提高疾病认识和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形成与纤溶系统的活性改变有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是纤溶系统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调节物。我们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PA和PAI活性,初步观察了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其活性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