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目的 评价长鞘联合大球囊阻断技术在破裂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效果及其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09年2月-2014年6月共11例破裂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69 ~ 88岁,平均76岁.动脉粥样硬化性腹主动脉瘤7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感染性腹主动脉瘤2例.11例术前均完成CT动脉造影检查,急诊行腔内修复术,术中使用长鞘联合大球囊阻断技术.结果 术中无患者死亡.术后1例患者出现造影剂肾病;1例出现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均在1周后死亡.随访期间,1例出现Ⅰ型内漏,再次行腔内治疗;1例假性动脉瘤复发再次破裂,放弃治疗.结论 长鞘联合大球囊阻断技术在破裂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分型方法.方法 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其远端破口的分布位置并统计远端破口的数量,进而总结远端破口的分布特点并进一步提出远端破口的临床分型方法.结果 共查阅11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资料,其中有101例合并有远端破口(87.83%),共计有240个远端破口,平均2.37个/例.结论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好发于累及内脏动脉区域,提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的分型方法,即:Ⅰ型:内脏动脉以上破口;Ⅱ型:累及内脏动脉的破口;Ⅲ型:肾下腹主动脉破口;Ⅳ型:髂动脉破口.  相似文献   
4.
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干细胞技术是21世纪最先进的技术之一,快速地应用于临床.其理论依据是干细胞为具有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机体组织细胞.自体干细胞移植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将外周血或骨髓中的干细胞移植到缺血的肢体肌肉或闭塞的血管中,使其分化、形成新生毛细血管,改善和恢复下肢血流,达到治疗下肢缺血的目的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的处理原则.方法 按照不同的处理原则将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远端破口的患者分为两组:原则处理组:采取由近至远的原则,腔内修复远端破口,如不处理内脏动脉处破口,则也不处理其远侧破口;非原则处理组:不处理累及内脏动脉的破口,其余远端破口行腔内修复.分别对其术后不适主诉(胸背部、腰背部疼痛)发生情况、术后支架远端再破口发生情况及假腔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53例,其中原则处理组37例,非原则处理组16例,两组术后不适主诉发生情况及术后支架远端再破口发生情况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假腔变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则处理组的患者预后优于非原则处理组,对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远端多破口应按照由近至远的顺序行腔内修复,如不处理内脏动脉处破口,则也应不处理其远侧破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创伤性腘动脉损伤诊断、手术方法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28例腘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动脉端端吻合5例,自体静脉移植21例,动脉裂口缝合1例,腔内治疗1例。结果无1例患者死亡。9例患者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行骨筋膜室切开;随访时间1~3个月,6例因患肢严重缺血坏死及感染行截肢术。结论早期诊断,及早重建血流、防治并发症是降低创伤性腘动脉损伤截肢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主动脉夹层在传统意义上是病程超过2周的主动脉夹层,这是根据尸检发现74%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于最初的14天内来确定的急性与慢性的分界[1]。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chronic 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CBAD)与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病理过程差异很大,其僵硬的夹层内膜片以及相对固化的真假腔形态,使得其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后的主动脉重塑及假腔血栓化较差,从而影响了TEVAR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干细胞技术是21世纪最先进的技术之一,快速地应用于临床.其理论依据是干细胞为具有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机体组织细胞.自体干细胞移植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将外周血或骨髓中的干细胞移植到缺血的肢体肌肉或闭塞的血管中,使其分化、形成新生毛细血管,改善和恢复下肢血流,达到治疗下肢缺血的目的 .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所引起的慢性下肢缺血在临床上最常见,对于血管流出道好的采用血运重建或介入下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但对于血管流出道差的严重慢性下肢缺血上述方法 则不适用.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利用于细胞多重分化括性及高度自我更新的潜能,定向分化为具有血管活性的内皮细胞,在治疗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中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干细胞技术是21世纪最先进的技术之一,快速地应用于临床.其理论依据是干细胞为具有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机体组织细胞.自体干细胞移植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将外周血或骨髓中的干细胞移植到缺血的肢体肌肉或闭塞的血管中,使其分化、形成新生毛细血管,改善和恢复下肢血流,达到治疗下肢缺血的目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