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血管内神经介入治疗的经验。方法应用BOSTON公司及BALT公司球囊导管及球囊,在X线电视监视下经右股动脉插管。在球囊内注入适量等渗非离子造影剂(优维显)闭塞瘘口。结果13例病人全部治愈,11例一次栓塞成功,2例两次栓塞成功,颈内动脉通畅率为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可脱性球囊经血管内神经介入栓塞治疗TCCF,其损伤小、安全可靠,可作为TCCF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网膜脉管瘤较为罕见,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报告如下。病员男,68岁。以反复腹痛、腹泻1年余伴腹部包块收入院。查体:上腹部偏左们及8.ocmX7ocm色块,质中,活动度差,无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腹部平片:上腹显示昏暗,未见确切包块影,但肠道气影显示向腹周推移。B超:左上阳探及一10cmX5.ZcmX2.6cm实质回声,强弱不等,其内可见蜂窝状暗区。边界清晰,并随呼吸移动,与肝、胆、胰等脏器无明显关系。CT扫描:中腹部可见一4.demX8.scmX7.km带蒂密度增高影,边界清晰,其内可见多数低密度区,与胃壁紧贴,…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与2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3DDSA对颈动脉狭窄模型的测量差异。方法根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试验组(NASCET)标准,利用重力输液管制备30支血管模型,其中0级2支,1级(1%~<30%)6支,2级(30%~<70%)和3级(70%~<100%)各10支,血管闭塞(4级,100%)2支,分别进行MSCTA、直径10mm钢球校准后2DDSA和3DDSA成像分析(AVA),分别测量模型血管内径、狭窄段的直径狭窄率(DSR)和面积狭窄率(ASR),并评估其狭窄程度。结果与MSCTA和2DDSA比较,3DDSA对模型内径的测量误差最大[(3.08±0.09)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95、11.89,P<0.01)。3种方法对同一血管狭窄模型所测出的ASR均大于DSR,3DDSA的ASR和DSR均较MSCTA和2DDSA有减低。以ASR和DSR为血管狭窄的评估参考指标,2DDSA为诊断“金标准”,MSCTA与钢球校准后2DDSA对血管狭窄程度分级的诊断一致性最佳(Kappa值分别为0.86和0.91),3DDSA对血管狭窄程度评估的可靠性较低,Kappa值为0.35和0.42。结论MSCTA能够提供全面、准确的诊断信息,可替代常规DSA用于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性评价,相对于2DDSA和MSCTA,3DDSA对颈动脉的狭窄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低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卵巢纤维瘤的CT影像特点,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9例均表现为单侧附件肿块,大小约4.8 cm×4.0 cm×3.6 cm~17.5 cm×16.0 cm×11.7 cm.4例(44.4%)呈圆形或类圆形,4例(44.4%)呈分叶状,1例(11.1%)形态不规则.8例(88.9%)边界清楚,与子宫分界清楚.8例(88.9%)表现为不均匀实性包块伴不规则坏死区.增强扫描9例中有8例为无或轻度强化(强化幅度约0~10 HU),1例(11.1%)呈不均匀结节状明显强化.5例合并腹水,其中1例为大量腹水.结论 卵巢纤维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常表现为单发的边界清楚的实性包块,可有囊变、坏死及钙化等,增强扫描多为无或轻度强化.合并腹盆腔积液时需与卵巢恶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R)在急诊检查中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中德阳地区1257例伤员,共计1736例次地震受伤检查病例的CR照片。其中胸部613例次、脊柱324例次、骨盆和四肢543例次、其他部位256例次。结果1736例次地震伤CR摄片,发现肋骨骨折610例次,占35.31%(613/1736);肺挫伤197例次,占11.35%(197/1736);脊柱骨折284例次,占16.36%(284/1736);脊柱滑脱59例次,占3.40%(59/1736);骨盆和四肢骨折493例次,占25.29%(493/1736);骨关节脱位72例次,占4.15%(72/1736);其他部位骨折216例次,占12.44%(216/1736)。结论CR摄影具有宽的曝光宽容度及多种后处理功能,可以较为清晰的显示骨折、脱位和周围软组织异常等征象,综合信息获得量明显高于普通X线摄影,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临床及时治疗和处理外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 23例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病例,在DSA引导下经双侧子宫动脉按血供比例分配灌注甲氨蝶呤100mg进行灌注杀胚,再以明胶海绵栓塞,术后24~48h行清宫术.结果 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术后24h复查血清β-HCG水平较术前平均下降87.77%,阴道出血停止,清宫术中出血10~200ml,平均40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子宫动脉灌注可明显提高胚囊局部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有效杀伤和消除胚胎组织,栓塞后阻断胚胎血供,达到降低子宫切除和丧失生育能力的风险,缩短住院时间,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早期乳腺癌X线征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18例早期乳腺癌X线表现。结果:早期乳腺癌X线征象主要有:砂砾样微小钙化12例,其中X线未见确切肿块或结节而以钙化灶为唯一征象者6例;局限性片状、结节样致密影3例;乳腺结构局部扭曲紊乱1例;血管影迂曲、增多、增粗1例;无异常X线征象1例。结论:砂砾样微小钙化是早期乳腺癌非常重要的诊断依据,甚至是唯一恶性征象;局限性密度增高,乳腺结构局部扭曲紊乱,血管影迂曲、增多、增粗等征象在排除乳腺炎和手术穿刺活检等病史后,可考虑有早期乳隙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转移性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脊椎骨转移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PVP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40例共46个椎体。在X线电视监视下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至病变椎体后注入适量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观察术后止痛效果、脊椎稳定性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40例穿刺全部成功,术后1~3d,患者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疼痛完全缓解(CR)30例33个椎体、疼痛部分缓解(PR)8例10个椎体、轻度缓解(MR)2例3个椎体、疼痛无缓解(NR)0例;病变脊椎稳定性良好,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24例26个病椎的肿瘤区域被PMMA完全均匀充填加固,另16例20个椎体大部分充填。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3月效果良好。结论PVP可作为脊椎骨转移瘤缓解疼痛的方法之一,并可加强病变椎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明胶海绵颗粒联合凝血酶预防CT引导下卵巢癌穿刺活检术后针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由同一工作组对65例临床怀疑进展期卵巢癌的患者进行CT引导下卵巢肿瘤穿刺活检,根据针道封闭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凝血酶封闭(n=30);B组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凝血酶针道封闭(n=35),比较两组手术用时和封闭后针道出血率的差异.结果 65例活检取材均成功,病理诊断49例为原发性卵巢癌,16例为卵巢转移癌;A组平均手术用时为33.6 min,针道封闭3 min后针道出血率为13.3%(4/30),延迟至5 min时均止血成功.B组平均手术用时为30.4 min,针道封闭3 min后均无针道出血.两组的平均手术用时和3 min针道出血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15,x2=4.973,P均<0.05).所有患者术后临床观察48 h均无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未发生肿瘤破裂出血等延迟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卵巢肿瘤穿刺活检具有微创、精确、安全的优点,与单独使用凝血酶比较,明胶海绵颗粒联合凝血酶预防穿刺后针道出血的作用更为迅速和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超选择性动脉灌注栓塞术联合膀胱灌注冲洗在中晚期膀胱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4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经双侧或患侧供血动脉进行灌注及栓塞治疗,介入治疗术后1周行膀胱腔内化疗药物冲洗灌注治疗。结果:14例患者在栓塞后血尿即减轻或消失;经2次介入治疗后近期疗效为CR+PR为13例,NC为1例,总有效率为92.86%。经序贯介入治疗及随访,患者1、2、3年带瘤生存率分别达100.%、92.85%、85.7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及栓塞术联合膀胱腔内化疗是中晚期膀胱癌安全有效的姑忠性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