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针对目前的肺结节检测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同病异影、同影异病的问题,提出一种大样本条件下的基于Faster-RCNN的肺结节检测算法,对比研究目前的深度学习模型的适应性,给出一种通用的随着样本数量增加肺结节检测率持续提升的策略。首先搭建深度学习的软硬件环境,设置影像数据接口与Faster-RCNN的网络接口匹配;然后搭建Faster-RCNN的单类分类网络,并对网络结构的参数进行调整优化;最后用包含2 000例病人的肺结节数据集,通过不同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包括ZF和VGG),计算CT图像在各自模型中的特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分别统计其漏检率、检测准确率,并探讨不同训练数量和数据增广类型对最终检测准确率的影响。最终ZF模型的检测准确率为90.82%,准确率的波动方差为13.30%;VGG模型的检测准确率为87.02%,准确率的波动方差为37.10%。ZF模型的波动方差小,检测精确度高,综合考虑,ZF模型对肺结节的检测效果优于VGG模型的检出效果。所提出的肺结节检测技术具有良好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心理状况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401例ED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0~60岁。将所有患者按年龄段分为4组:A组158例,年龄20~29岁;B组182例,年龄30~39岁;C组38例,年龄40~49岁;D组23例,年龄50~60岁。基于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5)评估患者的勃起功能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的敌对、焦虑、精神病性、恐怖、偏执、强迫、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等9项心理状况。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区分患者是否存在状态性或特质性的焦虑情绪。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分析患者的人格类型。分析患者组与文献报道的全国常模组SCL-90、STAI和EPQ量表的差异。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患者组SCL-90量表的敌对(1.64±0.67,t=4.81,P<0.001)、焦虑(1.58±0.66,t=6.83,P<0.001)、精神病性(1.62±0.68,t=11.87,P<0.001)、偏执(1.55±0.66,t=3.58,P<0.001)、强迫(1.95±0.70,t=9.56,P<0.001)、躯体化(1.43±0.58,t=2.10,P=0.036)、人际关系/敏感(1.74±0.74,t=2.79,P=0.005)、抑郁(1.66±0.74,t=4.50,P<0.001)等因子分,以及总分(1.53±0.63,t=3.07,P=0.002)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组。A、B、C、D组的人际关系/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2±0.78、1.65±0.69、1.58±0.92、1.43±0.59,F=2.84,P=0.038)。患者组STAI量表的状态焦虑(t=7.35,P<0.001)、特质焦虑(t=6.31,P<0.001)等因子分和总分(t=8.41,P<0.001)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组,不同年龄组的状态焦虑(F=5.29,P=0.001)、特质焦虑(F=5.54,P<0.001)因子分和总分(F=5.6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组的精神质(t=30.56,P<0.001)、情绪(t=45.94,P<0.001)、外倾-内倾(t=11.72,P<0.001)、掩饰性(t=29.16,P<0.001)等因子分和总分(t=30.56,P<0.001)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组。401例的人格类型分别为抑郁质183例(45.64%),胆汁质94例(23.44%),黏液质66例(16.46%),多血质58例(14.46%)。不同年龄组的抑郁质、胆汁质、黏液质、多血质人格类型分布分别为A组76、35、26、21例,B组87、40、32、23例,C组14、10、6、8例,D组6、9、2、6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5,P=0.30)。结论ED患者存在一系列异常的情绪、躯体化的不适感,敏感的人际关系以及内向、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征;年龄越小的患者其焦虑情绪越严重,人际关系越敏感,可能与其内向的个性特征及情绪的不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颈脊髓前方无局限性压迫、颈椎不稳定的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06--2011-03纳入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44例。包括脊髓中央综合征26例,前脊髓损伤综合征12例,Brown-Sequard综合征4例,其他2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获12—60个月随访40例,平均(25.2±17.6)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脊髓功能评分改善率为68.5%;但双上肢功能恢复较差,出现双手不同程度肌肉萎缩5例;X线片检查显示颈椎生理曲度良好,无断钉、断棒及颈椎失稳;CT检查显示螺钉位置良好,椎管扩大成形满意,无门轴断裂及再关门。结论颈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颈脊髓前方无局限性压迫、颈椎不稳定的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由于病变累及心肌 ,使心脏收缩功能受到影响 ,所以左室收缩功能减弱被确定为诊断心肌炎的参考标准[1 ] 。心音图、心缩间期检查可以提供左室收缩功能的客观可靠指标。我们以这两种手段为依据 ,观察了 33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程中某些心缩功能指标变化规律 ,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根据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 ] ,筛选市级以上医院确诊的急性心肌炎 33例为观察样本。 3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19.3岁 (2~ 4 2岁 )。其中男 19例 (占 5 8% ) ,女 14例 (占4 2 %…  相似文献   
7.
背影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紧密连接蛋白11(CLAUDIN-11)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不同生精障碍类型的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2例NOA患者按不同病理类型分为精子发生能力低下(HS)组和唯支持细胞综合征(SCO)组,其中HS组30例,SCO组32例。免疫组化法检测CLAUDIN-11在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LAUDIN-11 mRNA的表达变化,化学发光法检测生殖激素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LAUDIN-11在HS组的表达主要分布于靠近生精小管管壁的支持细胞胞质,在SCO组的表达定位混乱。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LAUDIN-11 mRNA在SCO组表达高于HS组,分别为0.013±0.002、0.008±0.001(t=10.616,P0.01)。血清LH和FSH在HS组和SCO组患者中差异显著[(3.62±1.34)IU/L vs(4.96±3.10)IU/L,(5.36±2.80)IU/L vs(10.65±9.18)IU/L,P均0.05]。结论:CLAUDIN-11在睾丸支持细胞上的表达上调,可能在NOA患者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总结踝骨折手术内固定技术。方法回顾性我院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三踝骨折106例的患者的疗效。结果随访106,优良率92.4%。结论三踝骨折内固定顺序为内踝、后踝、外踝,最后圃定下胫腓联合,具有切实可靠的疗效,易操作、易暴露、易掌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果酸联合调q激光治疗中波紫外线诱导的黄褐斑鼠模型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雌性豚鼠30只,分为正常组(6只)和实验组(24只)。实验组予中波紫外线联合黄体酮注射液复制黄褐斑鼠模型,从中随机选取6只与正常组豚鼠一起处死,观察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表达水平,局部皮损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组余18只为模型组,随机分为A、B、C组,每组6只。A组予以果酸联合调q激光治疗,B组予以氢醌治疗,C组不做任何处理。4个月后分别检测各组豚鼠血清、肝脏、皮肤SOD活力、MDA表达水平及皮肤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模型组黄褐斑鼠模型复制区可见深褐色斑形成;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SOD水平下降,MDA水平上升(P?<0.05);模型组皮损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病理表现符合黄褐斑病理改变;A、B组与C组比较,A组、B组皮损肉眼观及组织病理表现明显改善;治疗后血清、肝脏、皮肤中SOD水平上升,MDA水平下降(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果酸联合调q激光治疗黄褐斑鼠疗效显著,可能与果酸的剥脱作用、抗氧化作用,以及调q激光选择性破坏黑素细胞、减少黑色素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