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23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As the demand for diminished procedure‐associated downtime continues to increase, nonablative fractional laser resurfacing is becoming a more popular intervention in the progression of photoaging. Patients with pigmented skin and a mild degree of photodamage may be particularly suited for a less intensive laser treatment. In this study, we have evaluated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 low energy, low density 1,440‐nm fractional laser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signs of photoaging including dyspigmentation, wrinkling, tissue laxity, enlarged pores, and skin roughness in Asians.

Study Design/Materials and Methods

Ten Chinese subjects with Fitzpatrick skin types III–V and visible signs of photodamage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Patients received four treatments at 2‐week intervals with a 1,440‐nm diode‐based fractional laser. Photographs were taken at baseline, 2 weeks after each of the first three treatments and 4 weeks after the final treatment. Images were evaluated independently by two physicians. Clinical improvement and adverse events were analyzed. Discomfort, heat sensation and overall patient satisfac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procedure were also quantified.

Results

In this prospective single‐arm study, signs of photoaging were examined after treatment with the 1,440‐nm laser. Here we show that a series of four treatments with this device produced a mild improvement in skin texture, pigmentation, and wrinkling. Changes in pore size and skin laxity failed to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mmediate after‐effects of the procedure included erythema and edema which were transient and left no permanent sequela.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patients reported some degree of discomfort during the procedure despite use of a topical anesthetic. One patient developed a discrete, localized area of post‐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 which completely resolved by the final follow up visit.

Conclusion

The low energy, low density nonablative 1,440‐nm fractional laser produces a mild improvement in select signs of photodamage after four treatments without any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Lasers Surg. Med. 46:375–379, 2014. © 2014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超重及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探索肥胖与其他危险因素在脂肪肝发病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选择2002-09/2004-12期间某社区人群,按分层多级整群抽样原则进行抽样调查,共调查2458例。根据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原理,选择其中确诊的425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病例,纳入标准:要求所有病例均有B超诊断报告,且年龄≥18岁,并从该人群的非脂肪肝患者中选择425例条件相似的作为对照,病例与对照在年龄、性别、居住地区方面均衡可比。对全体调查对象进行当面访谈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纳入调查对象85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超重及肥胖者比正常体重者有显著升高的脂肪肝患病危险(OR=4.07,OR95%CI为2.99~5.54),OR值随体质量指数的增大而增大,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趋势χ2=104.25,P<0.0001)。腰臀比偏高的腹型肥胖者比非腹型肥胖者脂肪肝的发病危险更大。交互作用分析提示,肥胖与饮酒同时存在能显著增加疾病的危险性,其超额相对危险度为8.16,归因比为0.5767。结论:超重及肥胖与脂肪肝的发病关系密切,肥胖与饮酒在脂肪肝的发病中存在协同交互作用,控制体质量是降低人群脂肪肝患病率的重要措施。RA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雷公藤多甙对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多甙在再狭窄防治方面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1/05在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及上海瑞金医院烧伤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SPF级SD雄性大鼠32只;雷公藤多甙(复旦复华药业)。②实验分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甙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各8只。③实验干预:采用右颈动脉内膜剥脱法制备大鼠颈动脉狭窄模型。模型组术后予蒸馏水3mL/(kg·d)灌胃,雷公藤多甙小剂量和大剂量组分别给予雷公藤多甙30,60mg/(kg·d)灌胃。④实验评估:于术后2周麻醉后处死各实验组动物,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颈总动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含量。结果:3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大鼠颈动脉血管壁少量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球囊损伤后表达量增加,雷公藤多甙大、小剂量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趋势与模型组基本相同,但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雷公藤多甙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P<0.01。②正常大鼠颈动脉管壁少量表达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球囊损伤后,模型组管壁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增加;雷公藤多甙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管壁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趋势与模型组基本相同,但数量明显下降,雷公藤多甙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雷公藤多甙能有效促进内皮细胞生成,减少内皮细胞间的黏附,对大鼠血管球囊损伤后的狭窄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获得大量的9,10-二羟基硬脂酸(Dihydroxy Stearic Acid,DHSA),应用质谱、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解析验证合成物为DHSA。 方法:实验于2007-01/05在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实验室完成。在烧瓶中加入油酸后,再加入甲酸、过氧化氢,并不断搅拌。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维持反应温度在40℃,反应四五小时后,反复水洗油层并收集。在油层中加入3mol/L NaOH溶液25mL,于100℃水浴加热1h,趁热加入3mol/L HCl50mL,剧烈搅拌,析出白色沉淀。用水反复清洗使清洗液pH值为中性,收集沉淀物。在沉淀物中加入体积分数为0.95的乙醇10mL,加热溶解,抽滤,将滤液于0℃析出结晶,抽滤,将抽滤物用体积分数为0.95的乙醇10mL加热溶解,于0℃结晶,抽滤。同样方法再结晶2次,最后得到白色结晶物,晾干,收率68.8%。将结晶物分别上FTS-65A红外光谱仪、ISONS EA1108型元素分析仪,Varian INOVA 600型核磁共振仪,安捷伦XCR-trap液相质谱(LC-MS)联用仪进行分析和结构鉴定。 结果:①LC-MS分析提示合成的DHSA经过多次重结晶后,纯度较高,可达95%。MS分析提示DHSA相对分子质量为315.1,与理论值316.48相近。②DHSA元素分析实验值C68.78%,H11.53%,与理论值C68.77%,H11.58%接近。③红外光谱分析提示DHSA为含有两个羟基的十八碳长链脂肪酸。④核磁共振的氢谱和碳谱均证实合成的化合物为9,10-二羟基十八碳脂肪酸。 结论:合成的DHSA经过3次重结晶后,纯度可95%以上,质谱、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解析结果证实合成的化合物是9,10-二羟基硬脂酸。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橄榄叶提取物对白陶土及鹿角菜胶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组织炎症的预防作用及对关节软骨的修复作用。方法:试验于2005-11/12在大连医科大学中日合作医药科学研究所进行。实验动物: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实验材料:受试物橄榄叶提取物[由日本国Eisai食品与化学有限公司(日本国东京市)提供]。实验分组及给药:按体质量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6只。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消炎痛组,灌胃给予消炎痛2mg/kg体质量,其余3组为橄榄叶提取物组,分别给予橄榄叶提取物(活性成分为以羟基酪醇为主的多酚)25,50,100mg/kg体质量灌胃,连续5d。第1天给药后1h,采用白陶土与鹿角菜胶诱发大鼠单发亚急性关节炎。实验评估:①诱发关节炎后1,3,5d,用容积测量法测定每组8只大鼠的左右后肢足跖体积,计算肿胀度,并同时用游标卡尺测定其胫跗骨关节最大径。②诱发关节炎后第5天,测定大鼠足跖伊文思蓝含量。每组的另8只大鼠,在诱发关节炎第5天麻醉后处死,剪下右足跖做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橄榄叶提取物对大鼠骨关节炎中组织炎症的预防作用及对关节软骨的修复作用。结果:8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足跖肿胀度及胫跗骨关节径:诱发关节炎后1,3,5d,橄榄叶提取物50mg/kg组和100mg/kg组大鼠的右后足跖肿胀度均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大鼠[1d:(46.7±4.2)%,(44.8±6.8)%,(52.5±4.0)%;3d:(40.4±4.8)%,(37.4±5.7)%,(45.0±2.9)%;5d:(34.5±4.8),(31.7±5.3)%,(40.4±4.0)%,P<0.05],橄榄叶提取物25mg/kg体质量组,50mg/kg体质量组,100mg/kg体质量组大鼠的右后胫跗骨关节径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足跖伊文思蓝含量:诱发关节炎后第5天,橄榄叶提取物50mg/kg,100mg/kg组大鼠的右后足跖伊文思蓝含量均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大鼠(P<0.05)。③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评分: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橄榄叶提取物50mg/kg组,100mg/kg组大鼠骨关节炎中组织炎症浸润明显减少,软骨组织无破坏,且组织病理学评分也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橄榄叶提取物在50mg/kg体质量及以上剂量能有效地预防白陶土与鹿角菜胶诱发的大鼠骨关节炎中组织炎症,且对软骨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辽西地区城市汉族儿童青少年的体型发育规律和特点,为体质人类学补充必要的数据。方法:按整群分层抽样法,抽取2001-07/2003-09辽西地区城市7所中小学7~19岁经学校正常体质检查证明身体健康的汉族学生,按性别分两大组,每大组按年龄分12小组,7~18岁每岁为1个年龄组,18~19岁为1个年龄组,每小组45~86名,共分24组,搜集完整资料1263名(男657名,女606名)。采用Heath-Carter体型法,每项指标测量2次,取平均值,10项指标由专人负责,测试数据按年龄和性别在微机中建立数据库,依次计算出各年龄组的内因子、中因子和外因子,体型图上的X,Y坐标值,身高/体质量1/3,样本中平均体型点到所有体型点空间距离的均数,三维空间中两个体型点间的差异,体脂含量和各类体型分布频数。结果:参加调查1263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7~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质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平均身高、体质量男生大于女生。身高/体质量1/3指数除14,16和17岁外,各年龄组女生>男生,平均值女生>男生。体脂含量11岁以前男生>女生,12岁以后女生>男生。②辽西地区城市汉族男生的平均体型值为3.9-3.5-3.4,属中间型,女生平均体型值为4.3-2.9-3.6,属偏外胚层的内胚层体型。体型频数的变化提示辽西城市汉族男生体型分布较散,女生分布较集中,主要在内胚层体型。③内因子男生在3.18~4.81,女生在3.05~5.33,11岁以前男生>女生,12岁以后女生>男生;中因子男生在3.02~4.23,女生在2.54~3.42,除16岁男女相差不多外,其他年龄组男生>女生,外因子男生在2.64~4.22,女生在2.92~4.14,13岁以前女生>男生,14岁以后男生>女生。因此,男生较女生骨骼粗壮,肌肉发达,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生的皮下脂肪更发达,体态丰满,男生的身体相对瘦高程度增长,身材修长。男女各年龄组间体型比较,7~,8~,9~,10~,11~,12~,13~,14~,15~,16~,17~,18~19岁三维空间中两个体型点间的差异值分别为0.95,0.85,1.10,1.06,1.37,0.43,0.87,1.44,1.42,1.12,1.11,1.33,7~,8~,12~,14~,17~,18~19年龄组男女间体型差异有显著性(t=2.07,4.09,3.12,3.86,3.39,3.99,P<0.05)。④与国内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相比,辽西汉族男生体脂最多,骨骼肌肉不发达,身体相对矮小;辽西地区汉族女生体脂较多,骨骼肌肉不发达,体型修长。结论:辽西地区城市男生较女生骨骼粗壮,肌肉发达,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生的皮下脂肪更发达,体态丰满,男生的身体相对瘦高程度增长,身材修长。与国内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相比,辽西地区城市汉族儿童青少年体脂发育较好,骨骼肌肉欠发达,青春期是形成健壮体型的关键时期,辽西地区城市儿童青少年应注意合理饮食和加强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对人类移植肾组织P-糖蛋白表达影响的差异,分析两种药物肾毒性差异的分子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5-01/12在南京医科大学临床肾脏病学实验室完成。选择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肾移植中心接受肾移植的患者60例,肾移植后时间均在3年以上,根据移植后免疫抑制方案不同将其分为2组,环孢素A组32例患者采用强的松(5mg/d) 骁悉(1.5g/d) 环孢素A(初始剂量为5mg/(kg·d))免疫抑制治疗;他克莫司组28例患者采用强的松 骁悉 他克莫司(初始剂量为0.1mg/(kg·d))免疫抑制治疗,强的松、骁悉剂量同环孢素A组。①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②移植肾活检,比较肾组织慢性移植肾排斥的班夫评分(Ⅰ级:间质浸润同时发现中度或重度动脉炎病灶;Ⅱ级:轻度或重度内膜炎或严重的动脉内膜炎并涉及>25%的腔体;Ⅲ级:跨壁动脉内膜炎和/或动脉纤维样变和内侧平滑肌细胞坏死伴随淋巴细胞炎症)及平均慢性化病变积分(由小管萎缩、动脉病变、间质纤维化3项评分得出的均值,其中每项0~3分,依次表示<25%,26%~50%,51%~75%和>75%的观察视野)。③免疫组织染色检测移植肾P-糖蛋白的表达并借助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其在近端肾小管染色强度(半定量为0~4级,0为阴性,4为最强)的差异。结果:6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环孢素A组血肌酐、尿蛋白排泄量及血脂水平显著高于他克莫司组(P<0.05),肌酐清除率显著低于他克莫司组(P<0.05)。②肾毒性指标小管萎缩、动脉透明样变、间质纤维化的发病人数环孢素A组显著高于他克莫司组(P<0.05),环孢素A组慢性化病变积分也显著高于他克莫司组(P<0.05)。③P-糖蛋白主要分布于肾小管顶膜、基底膜和细胞浆内。环孢素A组的染色强度显著低于他克莫司组(3.1±0.7,3.8±0.4,P<0.01)。结论:应用环孢素A进行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的患者发生神经钙调蛋白抑制剂肾毒性的比率和程度均明显高于他克莫司组,其中P-糖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下是其可能的分子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壳聚糖-DNA超微颗粒在关节内的转基因效应。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6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骨科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①模型制备:采用切断内侧副韧带,切除内侧半月板的方法制备骨关节炎兔模型。②基因产品: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Ra基因、IL-10基因。实验分组:15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①空载体对照组(n=3),造模后5d两侧膝关节关节腔注射400μL壳聚糖-PcDNA3.1溶液,共3次,每48h1次。②IL-1Ra基因治疗组和IL-10基因治疗组,每组6只,造模后5d对照侧膝关节关节腔分别注射20μg裸DNA(PcDNA3.1-IL-1Ra或PcDNA3.1-IL-10),实验侧膝关节关节腔注射400μL壳聚糖-DNA超微颗粒(含20μgIL-1Ra或IL-10),注射次数及间隔时间同空载体对照组。实验评估: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L-1Ra和IL-10基因的表达和分布。②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骨关节炎软骨组织学变化。结果:纳入新西兰兔1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IL-1Ra和IL-10基因在关节滑液中的表达:空载体对照组及IL-1Ra基因治疗组对照侧膝关节滑液中未检测到IL-1Ra表达,实验侧于第1次基因注射后7,14d检测到IL-1Ra表达。IL-10基因治疗组对照侧和实验侧均未检测到IL-10表达。②IL-1Ra基因在兔膝关节的分布:IL-1Ra基因治疗组兔软骨表层和中间层部分细胞内表达IL-1Ra,至少持续到第1次基因注射后14d。在滑膜组织中未观察到明显的IL-1Ra表达。③兔骨关节炎软骨组织学变化:空载体对照组呈早期骨性关节炎的典型性改变。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软骨细胞坏死,蛋白多糖甲苯胺蓝染色不均一,软骨表层和中间层大部分区域失染,软骨细胞簇聚区域其周围深染。IL-1Ra基因治疗组在软骨损坏方面明显减轻,甲苯胺蓝部分失染。结论:①壳聚糖-DNA超微颗粒的转染效率与基因产品有关。②将IL-1Ra用关节腔直接注射壳聚糖-DNA超微颗粒的方法直接转移入关节腔能一定程度上减轻骨性关节炎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启动子区A-20C和A-6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1在北京华大实验室完成。选取对象均为生活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的蒙古族牧民,三代血亲内无其他民族。采用基因测序技术对内蒙古蒙古族人群中10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08例正常对照者进行A-20C和A-6G基因分型,观察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①两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及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和临床化验检查指标有较好的匹配(P均>0.05)。②两组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20C位点AA,AC,CC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高血压组分别为0.51,0.29,0.2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49,0.28,0.23,χ2=0.395,P=0.529)。A,C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高血压组分别为0.65,0.35;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63,0.37,χ2=0.015,P=0.904)。③两组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6G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高血压组分别为0.50,0.33,0.17;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55,0.34,0.11,χ2=1.924,P=0.165)。A,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高血压组分别为0.66,0.34;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72,0.28,χ2=1.728,P=0.189)。④高血压组协同存在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20C基因型CC时,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6G基因型GG频率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2.395,P=0.122,OR=7.52,95%CI0.014~1.250),高血压组G等位基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37,0.22,χ2=4.658,P=0.034),携带该等位基因的蒙古族人群发生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升高(OR=2.80,95%CI1.087~7.271)。结论: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20C和A-6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相关,并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