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1区域GAD67、GABABR1的表达的影响。 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模型组(n=20)和移植组(n=20)。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2 h后BMSCs尾静脉移植,28 d后水迷宫检测认知变化,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分析大鼠海马CA1区GAD67和GABABR1的表达变化。 结果(1)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在慢性期海马CA1区GAD67和GABABR1表达水平(蛋白水平以及免疫组化染色强度)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347±0.357比2.237±0.956,t=5.478,P=0.0076;0.779±0.181比1.691±0.337,t=4.893,P=0.0073)。(2)移植组GAD67和GABABR1表达水平改变均比模型组轻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611±1.007比1.347±0.357,t=2.379,P=0.0373;1.009±0.257比0.779±0.181,t=2.678,P=0.0441)。(3)水迷宫认知功能测试显示,移植组比模型组潜伏期缩短(20.817±2.891比30.192±3.472,t=2.743,P=0.0442),且在游泳轨迹方面显示出更好的方向性。 结论BMSCs移植可提升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并上调海马CA1区GAD67和GABABR1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导航下射频消融治疗在巨大脑膜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经开颅手术治疗的巨大脑膜瘤29例,术中行超声实时导航、造影,其中15例患者在肿瘤切除前应用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实时导航可以从多种角度、各种切面清楚地观察到肿瘤的位置、形状、大小、边界及毗邻关系,可随时显示内部及周边大血管分布、走行情况。射频消融术后,肿瘤出现凝固性坏死,切除时瘤体出血明显减少。肿瘤全切25例(86.2%),大部分切除4例(13.8%)。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病理诊断为脑膜瘤WHO I级27例,WHO II级2例。结论超声实时导航以及射频消融治疗对于提高巨大脑膜瘤的切除率,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Exo)抑制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超速离心法提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中的MSC-Exo,通过扫描电镜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使用MSC-Exo处理LPS诱导的分离培养的新生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并分为对照组(control)、LPS处理组(LPS)和LPS+MSC-Exo联合处理组(LPS+MSC-Exo);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核因子κB家族蛋白RelA(p65)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中血红素氧化酶(HO-1)及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的变化。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中Nrf2和p65核转移增多,HO-1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而Keap1表达量明显下降,NF-κB信号p-p65/p65的比值明显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MSC-Exo抑制了Nrf2和p65核转移,HO-1表达量明显降低,而Keap1表达量明显升高,NF-κB信号p-p6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BCCAO)后,γ氨基丁酸B型受体1(GABABR1)在海马区域表达的时空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和模型组(n=30)。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在3 d、14 d、28 d三个时间点使用免疫印迹分析整体海马中GABABR1蛋白表达,用间接免疫荧光分析大鼠海马空间表达变化。结果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GABABR1表达水平3 d即开始下调(P 0. 05),而后(28 d)相较急性期(3 d)有所回升(P 0. 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CA1区域GABABR1表达水平有所下调(3 d呈现明显下降,而28 d部分回升)(P 0. 05),但CA3和DG区域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BCCAO可引起海马区域GABABR1表达的下调,并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呈现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并比较神经干细胞(NSCs)和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移植治疗大鼠颞叶癫痫的疗效。方法取孕12 d SD大鼠胎鼠脑组织,分离培养NSCs并鉴定,取第3代NSCs定向诱导分化为GABA能神经元。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未移植组、NSCs移植组和GABA能神经元移植组,移植细胞用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在模型建立后的第4 d将上述两种细胞移植到癫痫大鼠右侧海马。分别在细胞移植后的4 w、8 w、12 w处死大鼠留取脑标本。常规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大鼠右侧海马的损伤与治疗情况并进行评价。结果 NSCs移植组和GABA能神经元移植组均于移植后第8 w时海马CA3(CA3)区神经元计数最多,组内比较时,与另外两个时间点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而取第8 w时间点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各组海马区神经元计数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治疗组在移植后第8 w时海马区神经元计数最多,且NSC移植组的疗效优于GABA能神经元移植组。  相似文献   
6.
面对复杂多样、位置深在的颅底病变,神经外科、耳鼻喉科、头颈颌面外科的医师们一直在通过不懈努力探索更好的手术入路,不断完善手术方法。近年来,除了传统的开放显微外科入路,内镜颅底入路逐渐得到认可,被认为是颅底外科的两大发展方向之一。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内镜设备的快速发展、深入人心的微侵袭手术理念和颅底解剖学及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内镜虽小,却为医师提供了颅底不同解剖区域清晰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源性神经细胞对C6胶质瘤的趋向性。方法阿尔法最低必需培养基(α-MEM)、神经细胞生长添加剂B27、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体外通过Transwell系统共培养BMSCs源性神经细胞与C6胶质瘤细胞培养基,HE染色分析穿过聚醋酸纸膜微孔的细胞数量;体内在C6胶质瘤模型中移植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的BMSCs源性神经细胞,免疫组化分析移植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条件培养基诱导BMSCs分化的细胞表达神经元核抗原(NeuN)为47%±0.08%,高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F-H)为45%±0.07%及部分巢蛋白(Nestin)为10%±0.04%,体外Transwell结果显示BMSCs源性神经细胞透过聚碳酸酯膜微孔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体内移植结果显示BMSCs源性神经细胞与BMSCs对胶质瘤的迁移无明显差异(P>0.05)并呈现时间特异性(P<0.01)。结论 BMSCs源性神经细胞对C6胶质瘤有明显的趋向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MRI影像对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垂体功能保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择期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垂体瘤患者34例临床资料,手术前后均行MRI检查。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82.61%行肿瘤全切。术前MRI表现为肿瘤呈类圆形、分叶状、不规则形等;垂体大腺瘤MRI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垂体微腺瘤为TI略低信号或等信号,T2等信号或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为低信号。质软以高信号为主,质中和质硬以低信号为主,增强扫描显示明显强化。术后MRI显示瘤影消失,鞍区内容物明显消失,高信号明显减少。术前和术后7天GH、TSH、FSH、LH水平无显著变化,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MRI影像对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有一定指导意义,且可减少对垂体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1病例简介 患儿女性,7岁,因“反复发作性抽搐9个月,左侧肢体乏力6个月”于2007年11月17日入院。患儿于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被发现突发双眼向左凝视,嘴角向右抽动,伴傻笑,对周围事物无反应,约20S后自行缓解,之后间断出现3次类似症状。约6个月前,家人发现患儿行走时左下肢拖曳,行走欠平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颅脑损伤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5月至2014年4月治疗的33例颅脑损伤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完成4次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每周1次,每次经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射,细胞数为2×107,移植前、移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通过改良Ashworth分级、Brunnstrom分级评估患侧上下肢肌张力、运动功能,并行脑PET/CT、脑电图、偏瘫肢体肌电图检查。 结果移植后1个月开始Brunnstrom分级较移植前改善。移植后3个月开始Ashworth分级较移植前改善。5例移植后3个月头颅PET/CT见脑葡萄糖代谢减低较前改善。临床观察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脑电图、偏瘫肢体肌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变化。 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颅脑损伤后痉挛性瘫痪的肢体肌张力增高和运动障碍均有改善,移植后6个月内通过临床观察及影像学检查未发现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颅脑损伤后遗症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