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肥厚性硬脑膜炎(HCP)是一种少见的慢性纤维增生性疾病,其影像学多数情况下仅表现为硬脑膜局部或弥漫性增厚[1]。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2021年1月4日收治1例影像学表现为硬脑膜肥厚和多发结节状占位样的HCP,临床上罕见。现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HCP的认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47岁,主诉因阵发性头痛4个月余,于2021年1月4日就诊于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3项神经电生理监测联合应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该院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33例患者纳入研究,术中为患者进行运动诱发电位(MEP)、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脑电图(EEG)监测.比较不同监测模式的严重报警和次要报警发生率.比较不同监测模式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结果 3项联合监测时严重报警和次要报警发生率均高于单项监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联合监测的特异度为100.0%,诊断符合率为90.0%,灵敏度为90.0%,高于各单项监测(P<0.05).结论 3项神经电生理监测联合应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有效提升诊断符合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人临床资料,对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动脉瘤致密栓塞18例,栓塞>90%4例,行双支架植入技术l例;术后死亡1例.随访22例,时间3~36个月,均恢复良好,无临床症状加重,亦无再出血及血栓栓塞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术前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DTI)行面神经成像,并联合术中面神 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术中听神经瘤的面神经保护应用。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2017 年2 月于该院就诊的 听神经瘤11 例患者,术前采用面神经DTI 显示肿瘤与面神经的关系,术中行面神经动态、电刺激肌电图,并 检验DTI 对面神经的定位准确与否,术后评估面神经功能。结果 患者听神经瘤面神经可通过DTI 成像技 术显示,面神经均位于肿瘤腹侧,7 例位于肿瘤中部1/3,2 例位于肿瘤下部1/3,2 例位于肿瘤上部1/3,术前 定位结果与术中所见吻合率为100%。10 例肿瘤全切除,1 例内听道部分肿瘤残余。患者面神经均解剖保留, 保留率为100%。术后随访1 ~ 12 个月,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 标准Ⅰ级4 例,Ⅱ级6 例,Ⅲ级1 例。 结论 通过术前面神经DTI 定位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技术,有助于术中定位和保护面神经,可提高听神 经瘤术中面神经的解剖及功能保留率。  相似文献   
6.
黄乾亮  李美华  蒋秋华  叶新运 《山东医药》2013,(40):28-30,I0002
目的 通过调整动脉瘤夹位置,提高弹性酶结合动脉瘤夹法兔囊状动脉瘤模型的成功率.方法 将5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组,采用弹性酶结合动脉瘤夹法建立兔囊状动脉瘤模型;A组20只采用弧形无创动脉瘤夹临时夹在右侧颈总动脉起始部及部分右侧锁骨下动脉上,B、C组各15只动脉瘤夹内侧缘分别夹在离起始段0.3 cm和1.0 cm处.造模第28天,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该模型动脉瘤形态,弹性纤维染色法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结果 造模第28天,MRA显示A组15只可见动脉瘤影,B组仅1只见窄颈动脉瘤,C组均未见明显动脉瘤影.A组与B、C组比较,P均<0.01.A组动脉瘤壁增厚,内皮细胞消失;弹力纤维明显减少、甚至消失,外层胶原纤维致密增厚;炎性细胞减少.而B、C组为血管残端,组织学表现为内皮细胞及弹力纤维完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动脉瘤夹内侧缘的位置在右侧颈总动脉起始段,能明显提高弹性酶结合动脉瘤夹法兔囊状动脉瘤模型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6岁,2011年11月16日因"反复流涎、右手摸索伴短暂意识障碍20 d"入院.患者入院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摸索、流涎伴双眼无神,对外界无反应,症状持续约1min后恢复正常,病程中偶感头痛不适,每隔1~2d发作1次,共发作8次,发作间期无其他特殊伴随症状.入院查体: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语利,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 mm,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颈无抵抗,两肺呼吸音清,未闻明显及干湿性哕音,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四肢自主活动,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合并动脉瘤治疗策略、治疗方法。方法: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检查确诊出血的10例患者,根据AVM血流动力学及动脉瘤特点,取不同栓塞策略,先栓塞动脉瘤后栓塞动静脉畸形。结果:畸形团内型5例,用Onyx胶、弹簧圈栓塞,单纯弹簧圈栓塞2例;与供血动脉相关型4例,与畸形团无关型1例,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再Onyx胶栓塞畸形血管。复查DSA,动脉瘤全部栓塞,AVM完全消失5例,3例栓塞80%,2例栓塞60%~80%,1例术后出现病变对例肢体轻度偏瘫。后期再次栓塞畸形血管团2例,行开颅切除畸形血管团1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例。结论: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畸形团供血动脉瘤优先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畸形团内动脉瘤则以闭塞该部血流为主,如技术条件允许也尽量先栓塞带瘤血管巢。  相似文献   
9.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69岁,因腰背部反复酸胀痛10余年、双下肢疼痛进行性加重半年入院,期间曾按“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牵引、中药、针灸、按摩等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疼痛症状以天气变化时较为明显.体格检查:腰背部棘突叩击痛、椎旁压痛,双下肢无明显肌肉萎缩,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右足背伸肌力Ⅲ~Ⅳ级.双下肢膝反射、跟腱反射未引出,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10.
听神经瘤不涉及视路,但肿瘤巨大时,仍可引起视力变化。1998年1月~2006年8月,我科手术治疗86例大型听神经瘤,总结其术后视力变化,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 男41例,女45例;年龄21~69岁。均行CT及MRI扫描并经术后病理确诊。巨大型肿瘤(直径4.5cm)68例(79.1%),均合并脑积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