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3rdGC)耐药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3rdGCR SBP)发生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昌市第九医院住院的206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均合并腹水培养单株细菌阳性的SBP。依据药敏结果,腹水病原菌对3rdGC耐药者纳入3rdGCR SBP组(n=101),敏感者纳入对照组(n=105)。查阅患者电子病历采集各项信息。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数据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自变量筛选采用Forward:LR法。结果 2组病原菌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单因素分析中,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候选预测指标为近3月广谱抗菌素暴露史(χ~2=12. 351,P 0. 001)、SBP非首次发病(χ~2=14. 427,P 0. 001)、血肌酐(χ~2=-2. 537,P=0. 011)及血碳酸氢盐(Z=-4. 592,P 0. 001),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发现近3月广谱抗菌素暴露史[比值比(OR)=2. 376,95%置信区间(95%CI):1. 009~5. 598,P=0. 048]、SBP非首次发病(OR=2. 841,95%CI:1. 133~7. 122,P=0. 026)及血碳酸氢盐(OR=0. 892,95%CI:0. 818~0. 973,P=0. 010)对3rdGCR SBP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近3月广谱抗菌素暴露史、SBP非首次发病及低水平血碳酸氢盐是3rdGCR SBP的独立预测因素,具有这些特征的SBP患者应慎用3rdGC治疗。  相似文献   
2.
南昌地区390例住院肝病患者营养风险筛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肝病医院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状况,以及不同营养风险状况的临床结局.方法选取390例住院肝病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 2002)评估营养状况.结果肝病患者的营养风险总发生率为47.95%,其中重型肝炎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81.82%、肝硬化为75.79%、慢性肝炎为28.30%、急性肝炎为43.33%.重型肝炎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显著高于急性肝炎(P =0.013)和慢性旰炎患者(P=0.000);肝硬化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也显著高于急性肝炎(P=0.000)和慢性肝炎患者(P=0.000).结论重型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比例高于慢性肝炎、急性肝炎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3.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39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肝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惟一有效手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供体短缺、价格昂贵及免疫排斥反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避免以上缺点。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和慢性重症患者改善作用。 方法:纳入纳入终末期肝病患者39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2例,慢性重肝衰竭患者7例。分离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行肝动脉插管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后1,2,4,8周进行生化检测,并观察其移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分别计算出CTP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观察各个时间段分值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2,4,8周,37例(93%)患者丙氨酸转氛酶逐渐降低,白蛋白、胆碱脂酶活力、胆固醇、凝血酶原活动度均升高(P < 0.01)。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移植后8周内腹水减轻32例(80%),食欲改善34例(85%),乏力好转37例(93%),腹胀减轻34例(85%)。CTP-B级和CTP-C级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均降低。所有移植患者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提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作为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血糖对肝衰竭预后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方法将82例肝衰竭患者按血糖水平分为低血糖组(45例,血糖值<3.9 mmol·L-1,轻度26例,中度15例,重度4例)及正常血糖组(37例,3.9~6.1 mmol·L-1)。分析血糖水平的变化对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82例肝衰竭患者中发生空腹低血糖者45例(54.9%),其中死亡24例,病死率为53.3%;肝衰竭晚期低血糖发生率最高为78.95%,与早、中期肝衰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6、4.01,均P<0.05);早期肝衰竭与中期肝衰竭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组患者其病死率(53.33%)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13.51%),且血糖越低,病死率越高(P<0.01或P<0.05)。中、重度低血糖肝衰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轻度低血糖肝衰竭患者(均P<0.05),且预后差。结论肝衰竭患者常并发空腹血糖低下,其病死率高;血糖水平与肝衰竭患者预后关系密切,检测空腹血糖对早期评价肝衰竭程度、指导其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重型肝炎患者胆红素吸附联合低容量血浆置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该院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45例,均给予胆红素吸附联合低容量血浆置换治疗,治疗61例次.收集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胆碱酯酶(CHE)、清蛋白(ALB)],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常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电解质[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钙离子(Ca2+)],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Cr)].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变化(乏力、食欲缺乏、腹胀等),以及观察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用Wileoxon秩和检验.结果 胆红素吸附联合低容量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ALT、AST、TBIL均下降(P<0.01),CHE升高(P<0.01),ALB下降(P<0.01);PTA上升(P<0.05),INR下降(P<0.01);WBC、HGB、PLT下降(P<0.05).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9例(31.1%),经一般对症处理后,上述不良反应均恢复正常,治疗耐受性良好,对人工肝治疗没有影响.结论 胆红素吸附联合低容量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可显著改善肝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肝衰竭合并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Th1/Th2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谱水平变化及其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肝衰竭合并细菌感染患者60例,其中G-菌感染30例为G-菌组;G+菌感染30例为G+菌组,选取同期肝衰竭无感染患者30例为无感染组。对各组患者检测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 G-菌组、G+菌组的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无感染组(P<0.05),G-菌组IL-6和IL-10水平均高于G+菌组(P<0.05);与无感染组比较,G-菌、G+菌组IL-2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G-菌组、G+菌组无显著差异(P>0.05);G-菌组的IFN-γ水平高于无感染组,但G+  相似文献   
7.
熊墨龙 《医学综述》2009,15(17):2628-2630
到目前为止,仍未找到治疗重型肝炎的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案。在综合治疗过程,营养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重型肝炎患者存在普遍的营养不良及营养供给不足的现象,向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和营养,对促进肝细胞的修复、改善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药物疗效和缩短病程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重型肝炎患者能量、蛋白质、糖类、脂肪等各种营养物质的合理供给量方面对重型肝炎的营养支持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脑脊液及血清中TNF-α、IL-1β、IL-2、IL-6、IL-8、IL-10、IL-12、IFN-α水平,探讨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同时留取24例乙型脑炎患者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标本各2 mL,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2 mL,ELISA法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的细胞因子.多样本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结果 乙型脑炎患者脑脊液TNF-α、IL-1β、IL-6、IL-8、IL-10和IFN-α水平分别为(24.5±6.6)、(7.8±2.4)、(16.0±5.7)、(17.6±4.8)、(130.2±33.6)和(45.2±10.8)ng/L,血清中分别为(25.3±11.2)、(7.1±3.2)、(14.5±6.2)、(16.0±6.5)、(82.0±27.8)和(42.5±16.2)ng/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12.7±7.9),(2.64±1.0)、(6.2±2.2)、(9.6±3.3)、(71.4±12.8)和(30.0±14.0)ng/L(F值分别为14.10、29.46、23.38、14.78、32.59、7.52,P<0.05),IL-2、IL-12升高则不明显.乙型脑炎组脑脊液中的IL-1β、IL-6,IL-8、IL-10、IL-12和IFN-α水平较血清上升,TNF-α、IL-2水平则下降.重型患者脑脊液中IL-6为(18.8±5.4)ng/L、IL-8为(20.7±2.7)ng/L,高于普通型的(12.1±3.0)和(13.3±3.3)ng/L(t=3.50,t=5.96,P<0.05),IL-2则降低.结论 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IL-10、IFN-α的分泌过度,参与乙型脑炎炎性反应损伤的发病过程;而IL-2和IL-12的分泌不足,可能参与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3rd GC)治疗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CASBP)效果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南昌市第九医院新入院的肝硬化伴CASBP患者50例,随机分为优化治疗组(n=25)与传统治疗组(n=25),前者基于效果预测模型采用头孢他啶或亚胺培南初治,后者均采用头孢他啶初治,此后依据初治效果调整抗生素,比较两组的初治有效率、第5天治愈率及30天病死率。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研究。优化治疗组初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88.0%vs 60.0%,χ2=5.094,P=0.024),两组第5天治愈率相当(80.0%vs 56.6%,χ2=3.309,P=0.069)。均使用头孢他定初治的患者中,优化治疗组初治有效率亦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88.9%vs 60.0%,χ2=4.341,P=0.037),两组第5天治愈率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MELD)评价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它对重型肝炎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164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人工肝治疗,分析治疗前后临床、生化指标及MELD分值,观察所有患者3个月内的临床转归.结果 (1)人工肝治疗明显改善临床症状.(2)人工肝治疗后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红素(TBJIJ)和肌酐(Cr)数值,凝血酶原时问(PT)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显著降低(P<0.01).(3)除MELD评分≥40分组的预期病死率(100%)相同外,对评分<40分者应用人工肝治疗可降低MELD平均分值和预期病死率(P<0.01).结论 人工肝是治疗重型肝炎有效、安全的方法,对MELD<40分者具有明显的改善预后作用.MELD评分对重型肝炎预后具有预测作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