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6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疗效及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6—2017-06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18例。口服氯吡格雷5 d后抽取外周肘静脉血,血栓弹力图仪测定血小板抑制率。采用改良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iMLDR)对患者CYP2C19与ABCBl基因多态性进行分型。出院后进行24个月的随访,记录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类别及时间。结果根据CYP2C19*2/*3快速代谢型、中间代谢型、慢代谢型的血小板抑制率之间,以及ABCBl C3435T不同基因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BCBlT(-620)C不同基因型的血小板抑制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可能的混杂因素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YP2C19*2/*3、ABCBl C3435T是血小板抑制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还发现体重指数(BMI)26 kg/m~2也是血小板抑制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共382例患者完成随访研究,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3.61%(52/382),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复发36例(9.42%),心肌梗死4例(1.05%),血管性死亡12例(3.14%)。根据是否携带CYP2C19*2/*3基因分为2组,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ABCBlT(-620)C、ABCBl C3435T基因的显性与阴性患者生存曲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YP2C19*2/*3基因携带是临床终点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年龄也是临床终点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携带CYP2C19*2/*3、ABCBl C3435T等位基因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疗效降低,其中携带CYP2C19*2/*3等位基因的患者终点事件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GFR)及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多态性与Hcy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03—2019-06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84例为脑卒中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80例为对照组。采集口腔黏膜上皮脱落细胞,使用DNA提取试剂盒(吸附柱法)提取基因组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MTGFR基因677和1298位、MTRR基因66位的基因型分布情况。抽取外周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脑卒中组与对照组MTGFR基因677位点等位基因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TT型比例明显上升,CC型比例明显下降。脑卒中组等位基因T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 TGFR基因1298位点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与对照组MTRR基因66位点等位基因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GG型比例明显上升,AG型比例明显下降。MTGFR基因677位点基因型CC、TT、CT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基因型TT患者的Hcy水平明显高于CC型和CT型患者。MTRR基因66位点基因型AA、AG、GG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基因型GG患者的Hcy水平明显高于AA型和AG型患者。MTGFR基因1298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MTGFR基因677位点TT基因型比例明显上升,MTRR基因66位点GG基因型比例明显上升,且上述基因突变与脑卒中患者高Hcy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8例,予以丹参川芎嗪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对照组50例,予以丹参川芎嗪治疗,观察2周.治疗后根据临床症状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判定临床疗效,随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8.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加快(P<0.01),研究组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6例TOB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TOBS多以中脑、丘脑、颞叶、枕叶功能缺失症状为主,表现为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及眼球运动障碍,瘫痪及感觉障碍等。结论: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诊断主要依据是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其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徐红强  赵海涛 《临床医学》2009,29(12):44-45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其治疗预后。方法对32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经头颅CT证实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出血占同期脑出血的2.19%,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为主,皮质区癫痫发生率高于皮层下,而与出血量无关,脑出血预后与有无首发癫痫有重要关系。结论脑出血预后及病死率与有无并发癫痫有关。因此在抢救脑出血的同时选择有效药物,进行抗癫痫治疗,抑制癫痫发作是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4-01~2007-12收治的80例脑梗死病人(其中进展性脑梗死40例,稳定性脑梗死40例)的影响因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进展性脑梗死组大多合并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发热感染,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及早发现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给予相应防治,阻止脑梗死进展,减少致残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2008-01~2009—12我院共收治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600例,240例合并脑心综合征(cerebral-cardiacsyndrome,CCS),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阿魏酸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应用疏血通4m1静脉滴注,治疗组应用疏血通4ml和阿魏酸钠0.3g联合用药,均1次/d,共15d,两组均给予抗凝、阿司匹林、甘露醇、康复理疗等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阿魏酸钠联合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急性脑梗死伴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伴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奥拉西坦,800mg/次,3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2粒/次,3次/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使用NIHSS评分量表评估2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MoCA评估认知功能,改良Rankin量表、ADL评分评估日常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MoC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4%、5.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与奥拉西坦联用可有效改善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1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诱发电位(BAEP)及体感诱发电位(SEP)在多发性硬化(M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6例MS患者分别进行VEP、BAEP、SEP的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VEP、BAEP、JSEP阳性率分别为77.8%、66.7%、61.1%,有相应视神经、脑干、躯体感觉损害者异常率为94.4%、81.8%、77.8%,而无相应症状体征者异常率为50%、44%、44.4%。结论:诱发电位对M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发现隐匿性病灶或亚临床病灶。联合应用VEP、BAEP、SEP有助于提高MS的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