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脑室或伏隔核加入外源性γ-氨基丁酸后,伏隔核痛反应神经元的电变化,以及γ-氨基丁酸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的阻断效应,进一步研究γ-氨基丁酸在痛觉信息通路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7/1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电神经生理学实验室进行.①取3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γ-氨基丁酸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5只,侧脑室注射γ-氨基丁酸(50 g/L)10μL或等量的生理盐水.②取26只大鼠随机分为γ-氨基丁酸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3只,伏隔核内注射γ-氨基丁酸(50 g/L)10μL或等量的生理盐水.③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γ-氨基丁酸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2只,伏隔核内注射γ-氨基丁酸(50 g/L)10μL后2 min,侧脑室注荷包牡丹碱(1 g/L,Sigma)10μL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所有大鼠由脉冲强直刺激坐骨神经作为伤害性痛刺激,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注药前后痛反应神经元的电变化,以刺激坐骨神经引起的伏隔核中痛兴奋神经元诱发放电秒净增值、潜伏期和痛抑制神经元诱发放电秒净增值、抑制时程为主要指标.结果:8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侧脑室注射γ-氨基丁酸后,痛兴奋神经元诱发放电潜伏期延长,诱发放电秒净增值减少;痛抑制神经元诱发放电抑制时程缩短,诱发放电频率增加,而后逐渐恢复接近注药前水平.②伏隔核内注射γ-氨基丁酸使痛兴奋神经元诱发放电潜伏期延长,诱发放电秒净增值减少,而后逐渐恢复接近注药前水平;痛抑制神经元诱发放电抑制时程缩短,诱发放电频率增加,而后逐渐恢复接近注药前水平.③侧脑室注入荷包牡丹碱能够阻断γ-氨基丁酸的上述效应.结论:脑室和伏隔核外源性增加γ-氨基丁酸后均可提高伏隔核中痛兴奋神经元的兴奋性而抑制痛抑制神经元的电活动,证实γ-氨基丁酸在痛觉调制中起抑制性作用,介导中枢伤害性信息的传递,荷包牡丹碱能够阻断其效应.  相似文献   
2.
八肽胆囊收缩素对针刺镇痛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对抗电针对大鼠束旁核中痛反应神经元放电和甩尾潜伏期痛阈的同时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痛觉电生理研究室完成。选择雄性的Wistar大鼠128只,随机分4组:对照组32只,不给大鼠任何处理。电针组32只,用G-6805型治疗仪给电压6V,频率15Hz,连续的电脉冲刺激双侧“足三里”15min。电针 八肽胆囊收缩素组32只,在电针双侧“足三里”15min后,借助自动微量推进器立即向脑室注入八肽胆囊收缩素(1.5kg/L),2min注射完毕。电针 八肽胆囊收缩素 L-364,718组32只,在注射八肽胆囊收缩素后2min,右侧束旁核内注入八肽胆囊收缩素-A受体拮抗剂L-364,718(100kg/L),2min注射完毕,其他操作同电针 八肽胆囊收缩素组。以辐射热照大鼠尾部背侧下1/3处作为伤害性刺激,引导痛反应神经元的放电。以痛兴奋神经元、痛抑制神经元和甩尾潜伏期的变化作为痛阈的观察指标。当辐射热照大鼠尾开始或甩尾发生时,用SEN-3301电刺激器的电脉冲记号作为照尾和甩尾的标记,与痛兴奋神经元或痛抑制神经元的放电同时显示在VC-9示波器上,从而观察大鼠束旁核中痛反应神经元放电和甩尾潜伏期的同时变化。用GF-777型双道录音机记录这些变化,并输入DAB-1100直方图仪绘制直方图,最后用Z3-304函数记录仪打印。结果:纳入动物12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辐射热照大鼠尾可使痛兴奋神经元诱发放电增加或痛抑制神经元诱发放电减少的同时发生甩尾反射,表现出辐射热致疼痛效应。②电针双侧“足三里”15min,可抑制痛兴奋神经元的电活动或加强痛抑制神经元的电活动,同时使甩尾潜伏期延长。16个痛兴奋神经元平均净增值从电针前的(12.14±1.31)Hz减少到(3.38±1.92)Hz、同时甩尾潜伏期从(4.79±0.22)s延长到(8.65±0.34)s。9个痛抑制神经元平均抑制时程从电针前(5.34±0.56)s减少至(2.41±0.89)s,甩尾潜伏期从(4.11±0.38)s延长到(8.01±0.59)s,即呈现出电针的镇痛效应。③脑室注射八肽胆囊收缩素能同时对抗电针所引起痛兴奋神经元或痛抑制神经元和甩尾潜伏期的镇痛作用。在电针后立即,15个痛兴奋神经元的平均净增值从电针前100%减少到(17.73±3.05)%,抑制率为(82.27±5.47)%;甩尾潜伏期延长率为(72.83±3.38)%。脑室注射八肽胆囊收缩素后立即,平均净增值的抑制率下降到(15.86±1.82)%;甩尾潜伏期的延长率减少到(13.93±2.12)%。而11个痛抑制神经元平均抑制时程从电针后立即的缩短率为(64.99±8.23)%减少到(11.41±1.58)%;甩尾潜伏期延长率为(60.84±6.28)%下降到(8.63±0.92)%。④束旁核内注入胆囊收缩素-A受体拮抗剂L-364,718能翻转八肽胆囊收缩素对抗电针的镇痛作用。结论:八肽胆囊收缩素的抗电针镇痛作用,在中枢痛反应神经元电活动和整体行为反射水平上是协调一致的,推测该作用是通过胆囊收缩素-A受体而实现的。揭示降低脑内八肽胆囊收缩素的含量或阻断胆囊收缩素-A受体的作用均能提高临床针刺的镇痛疗效以及痛兴奋神经元和痛抑制神经元的电活动作为疼痛和镇痛指标是确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巴胺对正常及急性吗啡成瘾大鼠尾核中痛兴奋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多巴胺和尾核在吗啡成瘾大鼠痛觉调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5/1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痛觉电生理研究室完成。①5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26只(又分为生理盐水组6只、多巴胺组20只)及吗啡成瘾组26只(又分为生理盐水组6只、多巴胺组20只)。②模型制备:大鼠背部皮下递增注射吗啡剂量,依次为:5,10,20,40,50mg/kg,3次/d(8:00,12:00,16:00),连续给药5d,建立吗啡成瘾大鼠的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时间、剂量均与吗啡成瘾组相同。第6天8:00观察大鼠的自然戒断症状30min后开始实验。③实验以电脉冲刺激大鼠坐骨神经作为伤害性痛刺激,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尾核中痛兴奋神经元的放电,观察侧脑室注入多巴胺对痛兴奋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52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多巴胺可提高正常大鼠尾核中痛兴奋神经元的兴奋性,即22个痛兴奋神经元平均秒净增值比注射多巴胺前(100%)增加了(131.8±10.3)%,潜伏期缩短了(55.6±6.3)%。②多巴胺使吗啡成瘾大鼠17个痛兴奋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17个痛兴奋神经元的平均秒净增值比注药前(100%)降低了(74.8±7.6)%,潜伏期延长了(82.1±8.3)%。结论:多巴胺可使正常大鼠尾核中痛兴奋神经元对电刺激的兴奋性增强,呈易化疼痛,而对吗啡成瘾大鼠尾核中痛兴奋神经元有抑制作用,表现为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4.
谷氨酸对伏隔核痛反应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脑室内注入谷氨酸(Glu)对伏隔核(NAcc)痛反应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方法:细胞外记录神经元放电。结果:(1)伤害性刺激可使NAcc内痛兴奋神经元(PEN)电活动增加,使痛抑制神经元(PIN)电活动减少。(2)脑室内注入Glu可命名NAcc内PEN诱发放电频率增加,潜伏期缩短;使PIN诱发放电频率减少,抑制时程延长。结论:脑室注入Glu可使NAcc内痛反应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加强,表现出Glu易化疼痛效应。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应激诱导吗啡复吸,我们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CPP)重现模型,通过毁损中央杏仁核(CeA)观察其对终纹床核(BNST)和腹侧背盖区(VTA)Fos蛋白表达及CPP重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观察蓝斑核(LC)注射乙酰胆碱(ACh)后,蓝斑核(LC)中痛反应神经元的放电变化,研究ACh与LC在痛觉信息通路中的作用。 方法 以电脉冲刺激坐骨神经作为伤害性刺激,用玻璃微电极引导LC中痛反应神经元的电变化。结果 ① LC内注入ACh能够使大鼠LC中痛兴奋神经元(PEN)痛诱发放电频率增加、潜伏期缩短;痛抑制神经元(PIN)痛诱发放电频率减少、完全抑制时程延长;② LC内注入ACh 的M受体拮抗剂阿托品能够阻断ACh的上述效应。结论 ACh可使正常大鼠LC中痛反应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表现为致痛效应;揭示了ACh和LC在痛觉调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谷氨酸对抗吗啡对丘脑束旁核痛反应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室注射谷氨酸(Glu)对吗啡引起的大鼠两侧丘脑束旁核痛反应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以电脉冲刺激右侧坐骨神经作为伤害性刺激,同时用两根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两侧丘脑束旁核神经元的放电。结果 (1)腹腔注射吗啡(10mg/kg)可抑制痛兴奋神经元(PEN)和加强痛抑制神经元(PIN)的电活动;(2)脑室注射Glu(1.5μg/10μl)能对抗吗啡引起PEN放电的抑制作用和PIN电活动的加强作用;(3)Glu可同时对抗吗啡所引起束旁核中PEN和PIN的电变化。结论 Glu对吗啡引起的镇痛效应有明显的对抗作用,提示Glu在中枢伤害性信息整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多巴胺对正常大鼠和吗啡成瘾大鼠中枢的伤害性刺激的传递的影响。方法在给予坐骨神经伤害性刺激后,记录中枢痛兴奋神经元的电活动,观察多巴胺对正常大鼠和吗啡成瘾大鼠中枢痛兴奋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正常大鼠中,多巴胺使尾核痛兴奋神经元的痛诱发放电潜伏期缩短,说明多巴胺可使正常大鼠尾核痛兴奋神经元的活动增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氟哌利多可以阻断这种作用。吗啡大鼠中,多巴胺使尾核痛兴奋神经元的痛诱发放电潜伏期延长,说明多巴胺可使吗啡大鼠尾核痛兴奋神经元的活动减弱。结论脑室注射多巴胺后,正常大鼠和吗啡成瘾大鼠的尾核对痛刺激的反应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9.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或神经营养因子-3(NT-3,不是神经生长因子),注入大鼠中脑可以明显延长甩尾反应的潜伏期。注萄后24小时出现镇痛作用,第5天达到最高水平,井可继续维持至少6天,提示没有形成耐受。注入BDNF也能延长热板烫爪反应的潜伏期。给予纳洛酮可使翻转BDNF引起的甩尾潜伏期延长。注入BDNF诱导抗伤害性作用同时伴有脑和脊髓中5-羟色胺能神经元活动增强,这些资料既表明BDNF和NT-3对5-羟色胺能神经元的怍用,又说明这些神经营养因子的镇痛特性与S-羟色胺和阿片样物质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 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是一种典型的脑肠肽。在哺乳动物大脑皮层,丘脑和下丘脑某些区域内含有高浓度的 CCK-8。有人报道,将 CCK-8注入皮下大鼠对热板刺激的敏感程度下降,表明 CCK-8本身具有镇痛作用。也有人证明,给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和腹腔注射 CCK-8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