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常存在甲状腺激素的异常变化,而甲状腺素的增加与减少均会引起糖类、脂类等物质的代谢障碍,引起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异常〔1〕。内脂素是脂肪因子,具有模拟胰岛素的作用,主要特异性的表达与内脏脂肪分泌性的蛋白。临床研究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常见低钾血症原因,以提高低钾血症病因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低钾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4.7%(50/59)的低钾血症由内分泌疾病引起,其中糖尿病引起者占33.9%(20/59),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者占25.4%(15/59),其余为其他少见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等。结论重视内分泌疾病导致低钾血症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一种较少见而严重的急性并发症,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现总结乳酸性酸中毒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4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18例患者,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同时伴动脉血乳酸浓度≥5 mmol/L,血pH≤7135,HCO_3-≤20 mmol/L,阴离子间隙>18mol/L,并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功能衰竭等,确诊为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48~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4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每日给予胰激肽原酶40U肌注;治疗组每日给予胰激肽原酶40U肌注,红花40mL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蒿甲醚对db/db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取8周龄雄性C57BL/KsJ-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ig给予1%甲基纤维素)和蒿甲醚400、200、100、50组(分别ig给予400、200、100、50 mg/kg蒿甲醚+1%甲基纤维素),每组6只。另选6只雄性C57BL/KsJ-db/+小鼠为对照组,共给药4周。每2天测量小鼠体质量;每3天检测小鼠摄食量并评估平均每日摄食量及体质量变化;每2天测定小鼠饮水量;每3天测量小鼠尿量;每7天于禁食8 h后,尾静脉采血,用罗氏血糖仪及配套试纸分别测量小鼠空腹血糖。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和胰岛素耐量试验(IPITT)评估小鼠对葡萄糖的耐受力及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通过生化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水平。HE染色法观察小鼠胰腺和肝脏的形态改变。Westernblotting法分析小鼠肝脏中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葡萄糖转运蛋白体4(GLUT-4)和胰岛素受体β(IRβ)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摄食量、摄水量、尿量均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蒿甲醚均能显著降低小鼠摄水量及尿量(P0.01、0.001);蒿甲醚400、200、100 mg/kg均能显著降低小鼠体质量及摄食量,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0.01);蒿甲醚400、200、100mg/kg均显著降低小鼠空腹血糖水平,减少IPGTT的曲线下面积(AUCs),改善小鼠的胰岛素抵抗(P0.01、0.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TC、TG及FF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蒿甲醚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的TC、TG及FFA水平,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可显著改善db/db小鼠的胰岛空泡变性和肝脂肪变性,使小鼠肝脏中的AMPK、GLUT-4及IRβ蛋白表达增加(P0.05)。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剂量越高的小鼠呈现出较高的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蒿甲醚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小鼠的高脂状态及胰岛素抵抗,治疗脂肪肝,可能通过AMPK途径上调GLUT-4以及IRβ蛋白的表达发挥作用,有望用于代谢综合征为主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但较高剂量蒿甲醚及较长时间应用会导致较多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及治疗。方法采用强生稳步血糖仪监测睡前、凌晨0点、凌晨3点、凌晨3点、早上6点血糖。结果40例糖尿病患者中,黎明现象12例,苏木基现象7例,胰岛素剂量不足14例,不足+苏木基3例,不足+黎明2例,黎明+苏木基1例。T1DM中,黎明现象约占36.4%,胰岛素剂量不足约占18.2%,苏木基现象约占18.2%;而T2DM中,依次为22.2%、55.6%、16.7%。经调整胰岛素剂量或联合应用口服药物后,空腹血糖达标。结论空腹血糖升高有多种原因。夜间血糖监测是鉴别空腹高血糖原因的重要手段,给予合适处理多能达标。  相似文献   
7.
空泡蝶鞍并鞍外垂体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患者,女,47岁,以渐进性肢端肥大10余年,间断头痛5个月为主诉入院。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手足增大,家人发现其口唇肥厚,下颌增宽,未在意;近5个月出现间断性头痛,对症治疗无好转,具体用药不详,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体格检查:血压140/90 mm Hg。全身皮肤粗糙,鼻翼增大,口唇肥厚,下颌骨增宽,呈"狮面样"改变;声音低沉、嘶哑,肢体末端关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经典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患者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需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中国糖尿病患儿中T1DM约占90%,发病率快速增加且低龄化严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患儿平均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aemoglobin,HbA1c)整体偏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糖变异性对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糖尿病,n=48)、观察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n=72),记录入院72 h动态血糖监测结果,对比其一般资料、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血糖变异性参数[全天血糖平均值(mean blood glucose,MBG)、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rgest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LAGE)、全天血糖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SDBG)、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ean of daily differences,MODD)、平均餐后血糖漂移幅度(mean postprandial glucose excursion,MPPGE)、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fasting plasma glucose,CV-FPG)]、心血管事件的差异,分析各指标对近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比。结果:观察组FPG,HbA1c、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AGE,SDBG,MODD,MPPGE,CV-FPG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M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随诊期间HbA1c,FPG水平及LAGE,SDBG,MODD,MPPGE,CV-FPG均影响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P0.05),尤其是LAGE,MODD,MPPGE的影响程度更大(P0.01)。结论:血糖变异性可影响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应加以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T2DM患者220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双侧颈动脉正常者为正常组(共118例),颈动脉有粥样硬化者为硬化组(共102例),检测血常规、血脂、血糖等,计算PLR,比较两组患者PLR、血脂、血糖等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PLR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硬化组患者年龄、收缩压、血小板计数(PLT)、PL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均高于正常组,而淋巴细胞计数(LC)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CIMT与年龄、收缩压、PLR、LDL-C、TC、FBG和HbA1c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CIMT与PLR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校正部分危险因素如年龄、血糖、血脂等后,PLR仍然是老年T2DM患者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发现,PLR的曲线下面积为0.793,其截断值取100.12时,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度为79.80%,特异度为65.10%。结论 PLR是老年T2DM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