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在人体腰椎模型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准性。方法 利用O型臂影像系统对模型进行正侧位扫描,并三维重建,获取3D-CT数据,传入手术机器人系统,规划椎弓根螺钉的最佳进钉点和进钉方向。手术机器人系统利用3D-CT数据自动注册后,置入椎弓根螺钉。应用置钉前后的3D融合图像,按照Gertzbein-Robbins分级评估置钉的准确性。结果 共置入39枚椎弓根螺钉,其中37枚螺钉完全位于椎弓根内,2枚螺钉突破椎弓根的内壁2 mm以内。螺钉与原规划钉道的平均偏移距离为(1.45±0.67)mm。螺钉在进钉点的滑移方向:内下方16枚(41.03%),外上方6枚(15.38%),下方6枚(15.38%),外下方5枚(12.82%),内上方4枚(10.26%),内方1枚(2.56%),上方1枚(2.56%)。结论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置入椎弓根螺钉具有较高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观察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通过玻璃体腔球内注射抗VEGF药物后短期内黄斑区形态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脊髓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显微手术切除的12例脊髓PA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总结诊治经验。结果 肿瘤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4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脊髓PA(WHO分级Ⅰ级)。术后随访6~54个月,平均(29.3±16.1)个月。末次随访,5例脊髓功能较术前改善,7例无变化。随访观察期间未见复发及播散。结论 脊髓PA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不典型,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在保护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全切除/近全切除肿瘤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住院痔病患者资料的收集研究,探讨排便姿势及排便状况与痔病发生的相关性,以期通过纠正排便姿势来降低痔病的发生率。方法抽取300例入院痔病手术患者,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记录这些患者的排便姿势及排便状况,观察并分析其相关性及对痔病发生的影响。结果通过对300例入院痔病患者的调查分析,痔病的严重程度与排便通畅度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不同的排便姿势与排便耗时、排便通畅度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且资料显示排便时间大于10 min的痔病患者人数比例明显多于排便时间小于10 min的患者,排便不通畅的痔病患者人数比例明显多于排便通畅的患者,而排便姿势与排便的频次、粪便性状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排便姿势通过排便时间及排便的通畅度来影响痔病的发生,换而言之,通过蹲姿排便或者坐姿排便时身体前倾与地面夹角越小,可明显缩短排便时间并改善排便通畅度,以此减少痔病的发生率。改善排便习惯,对痔病的防治及避免术后复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功能性电刺激技术在呼吸功能重建方面的应用进展。方法 以“膈神经刺激器”“膈肌起搏”“呼吸起搏器”“脊髓电刺激”“脊髓损伤”“功能性电刺激”“呼吸功能不全”以及“phrenic nerve stimulator” “diaphragm pacing” “respiratory pacemaker” “spinal cord stimulation”“spinal cord injury”“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2019年12月前发表的与重建呼吸功能的功能性电刺激技术相关的文献822篇,剔除无法获取全文、重复性研究以及存在设计缺陷的文献,最终纳入33篇文献(中文文献3篇、英文文献30篇)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同机械通气相比,体内膈肌起搏对脊髓损伤伴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呼吸支持疗法,然而只有50%的受试者能够完全获得呼吸支持。在上胸段脊髓腹侧面施加高频率(300 Hz)电刺激可导致肋间肌和膈肌的协同激活,从而产生更大的潮气量和更强的抗疲劳性。结论 不同于传统的膈肌起搏装置,高频脊髓电刺激技术可提供更加有效的呼吸支持治疗。未来,需要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和最终的临床试验来确定这种电刺激疗法在脊髓损伤人群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临床上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其继发的黄斑水肿则是导致视力受损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在消除黄斑水肿及提高患者视力上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主要就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流行病学、病理机制以及黄斑水肿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