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夏枯草水提液(PVA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甲状腺炎(EAT)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用猪甲状腺球蛋白和完全弗氏佐剂制作EAT大鼠模型,随机分为PVAE预防性治疗组(P组)、PVAE低剂量治疗组(TL组)、PVAE高剂量治疗组(TH组)、EAT模型对照组(M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C组),每组14只。P组于造模前2周开始予PVAE10g/(kg·d)灌胃给药,TL组、TH组于造模后2周开始分别予PVAE10g/(kg·d)、2.5g/(kg·d)灌胃给药,M组和C组于造模后2周开始予去离子水2ml/d灌胃,连续给药6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核转录因子(NF-资B)途经下游产物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和趋化因子10(CXCL10)水平;观察甲状腺组织的病理改变,检测CXCR3、CXCL10、Akt和NF-资B的mRNA、蛋白及表达水平。结果M组大鼠血清TgAb和TPOAb水平较C组呈明显升高,甲状腺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滤泡结构破坏和淋巴细胞浸润,提示EAT大鼠造模成功。PVAE各干预组的甲状腺滤泡均较M组完整,间质水肿减轻,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其中P组TPOAb水平较M组明显降低(P<0.01)。PVAE各干预组的CXCL10水平均较M组下降,其中P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AE治疗组(TH、TL组)的AktmRNA、CXCR3蛋白表达及TH组的NF-资BmRNA、Akt蛋白表达显著低于M组(P<0.05或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Akt均呈阴性表达,NF-资B、CXCR3及CXCL10在甲状腺滤泡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M组NF-资B表达量明显高于C组(P<0.05),且经PVAE干预后各组NF-资B表达量均呈不同程度下调,其中P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3K途径参与EAT的形成,PVAE干预可能通过抑制PI3K途径减轻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相似文献   
2.
多种方法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DNA测序结果为标准,采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和基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的UniArray技术分析24例使用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YMDD变异的情况,检测HBV DNA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以探讨上述两种方法检测YMDD突变的价值及  相似文献   
3.
乙肝病毒HBV是我国流行最广泛的病毒之一,目前临床主要依靠乙肝血清免疫检测手段来判断病毒的传染性和预后,PreS1在急性乙肝病毒中早期出现,而HBV—DNA是检测HBV感染及复制的金标准,联合探讨乙肝病毒标志物PreS1与HBV—DNA对乙肝病毒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多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收集98例HCC、75例肝硬化(LC)、9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以及80例健康者血清各2ml,以血清BVES、APC、RASSF1A、TIMP3、GSTP1和HOXA9基因作为候选靶标。采用磁珠法提取血清DNA,MethyLight法检测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通过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检测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血清各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HCC患者检测阳性率分别为:RASSF1A(52.04%)、APC(36.73%)、BVES(29.59%)、HOXA9(20.41%)、GSTP1(17.35%)和TIMP3(11.22%),其中APC甲基化阳性完全与RASSF1A重叠。血清RASSF1A甲基化从慢性HBV感染患者中诊断HCC的效能最高[敏感性=0.520,特异性=0.915,曲线下面积(AUC)=0.718],优于血清AFP(敏感性=0.480,特异性=0.739,AUC=0.609);血清6个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联合使用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效能进一步提高,分别为0.806、0.855和0.845。结论  血清BVES、APC、RASSF1A、TIMP3、GSTP1及HOXA9基因启动甲基化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高危人群中HCC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V Blue快速检测法在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BV Blue快速诊断试验与常规检查BV的Amsel全标准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BV Blue快速诊断试验和Amsel金标准法对238份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茵性阴道病检测。结果:采用BV Blue法检测阳性率为29.8%,Amsel法检测阳性率为28.6%,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V Blue快速检测法为一种良好的BV诊断方法,其试验为临床诊断BV提供另一种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6.
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唾液酸(Sialic acid,SA)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细胞内,大多数以结合的形式存在于糖蛋白、糖脂分子的糖链以及一些寡糖中,带有SA的糖蛋白和糖脂主要存在于细胞膜内,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1].在正常情况下,血清唾液酸含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近年来,一些学者发现大部分肿瘤患者血清中SA含量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含量的动态变化与肿瘤的形成、发展相关,并用于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肺癌,白血病等报道[2].本文测定101例恶性肿瘤患者、59例良性疾病患者和60例正常人血清唾液酸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并对20例肿瘤患者(胃癌、肝癌)手术前后的SA值进行监测,对其临床意义进行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氮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代谢和细胞色素P450 1A2-2964位点多态性关系,指导临床对不同患者合理使用氯氮平。方法:采用固定剂量给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药浓度,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分析基因型。结果:吸烟组和非吸烟组之间比较,吸烟组血浆氯氮平浓度低,去甲氯氮平/氯氮平比值高(P<0.05,P<0.01),P450 1A2-2964位点等位基因G的频率为0.75,A的频率为0.25,在非吸烟患者中,去甲氯氮平/氯氮平在w/w基因型与非w/w基因型(w/m m/m)之间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吸烟患者中,w/w基因型去甲氯氮平/氯氮平要高于非w/w基因型(P<0.05),在吸烟患者和非吸烟患者中w/w基因型之间比较,吸烟患者的去氯氮平/氯氮平明显高于非吸烟患者(P<0.01);而非w/w基因型之间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能诱导P450 1A2的活性。P450 12-2964位点等位基因均为G(w/w)时诱导能力最强,发生G→A突变时,诱导能力降低,分析患者P450 1A2 G-2964A的多态性,对合理使用氯氮平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多药联合应用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抗菌药物单用和联合应用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效果。方法检测3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基因,测定不同抗菌药物对其中1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然后用该浓度的不同单种抗菌药物及抗菌药物组合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小鼠,观察各药对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3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基因均为OXA-23型。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星)、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利福平、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多粘菌素E的MBC分别为64,512,64,250,2 048,2 048,150,2μg.mL-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56μg.mL-1)使阿米卡星MBC从2 048μg.mL-1下降到64μg.mL-1,头孢哌酮/舒巴坦(32μg.mL-1)可使利福平从128μg.mL-1下降到8μg.mL-1,头孢哌酮/舒巴坦(32μg.mL-1)与阿米卡星(1 024μg.mL-1)联合应用具有抑菌效应,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32μg.mL-1)与阿米卡星(1024μg.mL-1)联合无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56μg.mL-1)与利福平(128μg.mL-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32μg.mL-1)与利福平(128μg.mL-1)联合均无效;多粘菌素E[0.1 mg.(24 h)-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40.4 mg.(24 h)-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0.2 mg.(24 h)-1]与阿米卡星[7.8 mg.(24 h)-1]、头孢哌酮/舒巴坦[41.6 mg.(24 h)-1]与阿米卡星[7.8 mg.(24 h)-1]联合治疗对感染小鼠的保护率(%)分别为100.0%,30.0%,90.0%,90.0%,头孢哌酮/舒巴坦[83.2 mg.(24 h)-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83.2 mg.(24 h)-1]治疗组小鼠全部死亡。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MBC均显著增加。合理的多药联合不仅对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有效,而且可以减少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9.
背景 绝经后女性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危险人群,罹患该病可能导致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谢异常。但NAFLD好发于这一特定生理阶段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 检测绝经后NAFLD女性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RBP4水平与NAFL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5-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37~66岁女性181例。根据是否处于绝经状态和是否符合NAFLD诊断标准分为4组,即绝经前对照组(n=42)、绝经前NAFLD组(n=42)、绝经后对照组(n=36)和绝经后NAFLD组(n=61)。比较各组间血清RBP4水平,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后女性血清RBP4水平与NAFLD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RBP4的诊断价值。结果 绝经后NAFLD组女性血清RBP4水平高于绝经前对照组和绝经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RBP4水平升高〔OR=1.155,95%CI(1.059,1.260),P<0.05〕是绝经后女性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血清RBP4水平预测绝经后NAFLD的ROC曲线的AUC为0.841,95%CI为(0.757,0.924),最佳截断值为25.1 mg/L,灵敏度为0.78,特异度为0.79(P<0.001)。结论 血清RBP4水平升高与绝经后女性NAFLD发生相关,对绝经后NAFLD的发生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耐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MP)耐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情况及主要的耐药机制.方法 从32例因MP引起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取咽拭子,采用改良Hayflick培养基分离培养;运用药物敏感试验筛选耐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株;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合序列测定分析耐药分子机制.结果 32份标本培养成功19份;药敏结果显示19株MP临床分离株中有15株耐药,占78.9%,而且一旦对其中1种药物耐药,对其他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也均呈耐药性;敏感株和标准株FH的测序结果完全相同,15株耐药株23S rRNAV区均出现了A2063G的点突变,其中有2株为敏感株和耐药株共生.结论 MP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现状严重,其主要的耐药机制为23S rRNAV区产生点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