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1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患者男,43岁。主诉:手足背紫红色斑块伴痒3月余。现病史: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于手足背出现绿豆大小红色丘疹,后渐增大融合,变为紫红色,伴轻度瘙痒,曾于外院诊治(具体不详),效果不佳,近日自觉瘙痒加重来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育龄期女性隐性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42例育龄期女性隐性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观察组)及2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育龄期隐性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和NK细胞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T淋巴细胞比对照组降低,CD8+T淋巴细胞比对照组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育龄期女性隐性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不平衡和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脐动脉(SUA)与心脏畸形的关系及对SUA胎儿常规进行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的必要性。方法2009年9月-2012年9月因存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接受胎儿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的孕妇666名,采用节段性分析法扫查心脏切面,对胎儿的心脏位置、主要结构及连接进行分析和评价,根据胎儿是否存在SUA分为单纯SUA组(A组,n=63)、SUA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组(B组,n=15)和非SUA但存在其他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组(c组,n=588),所有胎儿出生后1个月内接受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对三组胎儿心脏畸形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A、B、C组心脏畸形的发生率分别为9.5%(6/63)、40.0%(6/15)和3.9%(23/588)。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B组心脏畸形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A组心脏畸形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A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对SUA胎儿尤其是合并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者,有必要常规进行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皮肤变应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特点。结果:23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3例,平均发病年龄(43.65±14.28)岁。皮疹表现为多形性损害,其中以溃疡、紫癜为主,分别占65.21%、56.52%,所有患者均有下肢受累,其中发生于小腿者占65.21%,大腿占21.74%,四肢同时受累占4.35%,泛发全身占8.70%。典型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闭塞,有管壁纤维蛋白渗出,变性坏死,血管壁及血管周围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碎裂,有数量不等的红细胞外渗。结论:皮肤变应性血管炎以多形性皮疹为主要表现,典型组织病理表现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可根据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确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各型T淋巴细胞亚群在带状疱疹患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收集、统计确诊的带状疱疹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各型T淋巴细胞亚群与该病发病、疼痛及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在发病方面:带状疱疹组总T淋巴细胞为(63.22±9.99)%,低于对照组的(63.26±12.16)%;Th为(36.83±8.65)%,低于对照组的(37.07±9.62)%;Th/Ts为1.85±0.81,稍高于对照组的1.62±0.88;但上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s为(22.50±7.33)%,对照组为(26.22±7.8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程度、病程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方面,T淋巴细胞亚群与该病疼痛程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48、0.086、0.096、0.00;与该病病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04、-0.013、-0.093、-0.079,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状疱疹的发病与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疼痛程度和病程尚不能确定与T淋巴细胞亚群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3岁,因双唇及面颊肿胀伴反复发热2个月余就诊。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唇及面颊肿胀,舌背及颊黏膜有散在浅表痛性溃疡,伴反复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9.5 ℃,无咳痰、无鼻衄等不适症状,患者曾就诊于当地医院,予柴胡等药物退热,体温可暂时恢复正常,但反复发作,近日自觉双唇及面颊肿胀明显,咽部肿胀致吞咽困难,来我院门诊就诊……  相似文献   
7.
报告1例发疹性黄瘤。患者,男,28岁。背部、四肢伸侧出现泛发性橘黄色丘疹半年。皮肤专科检查可见背部、四肢伸侧泛发性橘黄色丘疹,粟粒至绿豆大小,质坚,表面光滑,无压痛。皮肤组织病理: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层、网状层见大量组织细胞浸润,较多泡沫样细胞。诊断为发疹性黄瘤。  相似文献   
8.
报告1例浅表性血管黏液瘤。患者男,75岁。左侧乳头结节状赘生物5年,间有疼痛,逐渐增大。皮损(左侧乳头)组织病理检查示:乳头状增生,表皮变薄,表皮突下延,真皮小血管增生,慢性炎性细胞浸润,间质黏液变。阿新蓝染色(+),免疫组化:波形蛋白(Vim)(+)、CD31(+)、CD34(+),S-100蛋白(-)。考虑浅表性血管黏液瘤。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9岁.因面、颈、腰腹部出现灰褐色斑1年余,于2012年3月1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双侧面部出现数个大小不一的灰褐色斑片,后相继于腰腹部发生类似皮损.颜色渐加深,皮损扩大,无自觉症状,未予治疗.既往体健,无化工原料及重金属接触史,无急慢性传染疾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全身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面、颈及腰腹部可见2 cm×3 cm至8 cm×10 cm大小不等灰褐色斑片,边界清,表面可见白色网状纹(wickham纹),指(趾)甲未见改变,口腔黏膜未见皮疹(图1).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告1例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伴色素性荨麻疹。患者男,48岁。颈、躯干及四肢出现丘疹、斑丘疹4年余。皮肤科检查:颈、前胸及四肢可见红褐色丘疹、斑丘疹,间杂散在毛细血管扩张;背部可见褐色丘疹,摩擦后出现风团(Diarer征阳性)。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有单一核细胞浸润;Giemsa染色:真皮浅层肥大细胞浸润。诊断为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伴色素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