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5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辅助治疗干燥性湿疹的结果.方法 5家医院82例干燥性湿疹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外搽糠酸莫米松乳膏和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对照组仅外搽糠酸莫米松乳膏,每天2次,14 d后停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试验组继续外搽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分别于首诊、治疗后7、14、28、42、56 d随访.比较两组皮损SCORAD评分、总改善率、受试者自评、复发率、经皮水分丢失(TEWL)值及角质层含水量.结果 ①试验组比对照组皮损SCORAD评分显著改善,42 d时SCORAD评分,试验组(4.42±2.64)、对照组(6.03±4.02),56 d时试验组(3.49±2.78),对照组(6.06±4.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②试验组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停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后,试验观察56 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③停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后,观察28、42、56 d时试验组均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1.4%、11.4%、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试验组TEWL下降低于对照组,56 d时,试验组TEWL(10.35±2.02)与对照组TEWL(17.28±4.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42 d时试验组角质层含水量(29.10±5.39)、对照组(23.12±4.76),56 d时,试验组角质层含水量(31.79±4.09)、对照组(22.87±4.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可以辅助治疗干燥性湿疹,降低复发率,促进皮肤屏障功能的恢复,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患儿女,4岁。口腔黏膜破溃、白斑2.5个月,全身出现皮疹半个月,加重4d。皮肤科情况:口角、口腔黏膜、舌体表面及两侧可见浅糜烂面及白色膜状物,面颈部、躯干四肢可见略密集的米粒至黄豆大的半球形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有脐凹,手掌、足底可见同样皮疹。口腔分泌物真菌培养有白念珠菌生长。抗HIV抗体检测阳性。诊断:艾滋病;口腔念珠菌病。  相似文献   
3.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85岁。因面颈部水肿性紫红色斑半年于我院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部局部红肿,无明显自觉症状,于当地诊断为"过敏",给予抗过敏药口服及外用药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因不影响生活患者未行进一步系统诊治,近期皮肤红肿逐渐增大、增厚,双眼睁开困难,遂就诊于我院皮肤科。皮肤科查体:双侧眼睑、面部及颈部多发紫红色水肿性斑,融合成片,边界不清,眼睑皮肤增厚,水肿明显;下颌及颈部大片紫红色浸润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0)单克隆抗体局部外用对银屑病豚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5%盐酸普萘洛尔搽剂外涂豚鼠耳背部皮肤,诱导银屑病样动物模型。分别设置空白组、模型组、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组、FGF10抗体高(0.188 g/L)、中(0.094 g/L)、低(0.063 g/L)剂量治疗组。治疗2周后观察银屑病样模型的病理变化。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Baker评分比较应用秩和检验,单一核细胞计数及表皮厚度比较应用方差分析(ANOVA),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应用最少显著差法(LSD)。 结果 各治疗组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均低于模型组(均P < 0.05)。FGF10抗体高剂量组炎细胞计数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77,P > 0.05),其余各治疗组炎细胞计数高于空白组及FGF10抗体高剂量组(均P < 0.05)。FGF10抗体各治疗组表皮厚度均高于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FGF10抗体各治疗组组间表皮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FGF10单克隆抗体对银屑病样豚鼠模型中异常病理改变有显著调节作用,能影响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裂,还能显著抑制银屑病模型中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皮瓣由具有血液供应的皮肤及其附着的皮下组织所组成。皮瓣在形成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与本体相连,此相连的部分称为蒂部。蒂部是皮瓣转移后的血供来源,具有多种形式。按蒂部血运特点分为任意型皮瓣和轴型皮瓣,任意型皮瓣蒂部不含有知名动、静脉,仅有真皮层及真皮下层血管网[1]。因此,任意型皮瓣在设计上要考虑到长宽比例及所携带面积,以防止皮瓣,特别是远端皮瓣的坏死。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任意型皮瓣的适用范围,直接影响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皮瓣坏死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为此国内外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通过内用药物,外用药物,以及物理方法进行干预和调节,以改善或阻止皮瓣的坏死。现将皮瓣坏死机制的研究进展和预防皮瓣坏死的治疗方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7岁,就诊前1d自行静脉注射海洛因约300mg后意识不清,12h后被家属发现,送往当地医院,静脉滴注艾沙普仑200mg,当时神志清醒,胸壁、四肢皮肤发现多处皮疹,伴瘙痒,左上肢感觉出现障碍,不能活动,同时出现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在某医院应用胃黏膜保护剂、纳洛酮及地塞米松,因为气短加重,呼吸困难,转入我院进一步诊治。体检:体温37.5℃,脉搏88次,呼吸20次,血压16/10kPa(120/75mmHg)。急性病容,表情痛苦,神志清醒,自动体位,体检合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脏听诊于心尖部可闻及吹风样杂音,强度为3级,其他体检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右…  相似文献   
7.
咪唑斯汀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咪唑斯汀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咪唑斯汀和安慰剂治疗,观察患者对冷刺激试验的风团反应和瘙痒程度,以及临床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冷刺激试验的风团反应、冷刺激试验复温20min时的瘙痒程度、遇冷空气或冷水后出现风团或瘙痒的程度与安慰剂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咪唑斯汀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指药物经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而引起的皮肤、粘膜的炎症反应。所有的药物均可引起药疹,最常见的过敏药物有以下几类:①抗生素类:以青霉素最多见,临床上最多见的为氨苄背霉素,且多数表现为迟发过敏,个别患者在停药1  相似文献   
9.
接触性皮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种物质后,在皮肤和黏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很多物质可以引起接触性皮炎,分为原发性刺激和接触性致敏两大类。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可以为致敏物,在高浓度时则为刺激物或毒性物质。1诊断要点①有明确的接触史,在皮肤黏膜接触部位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②典型皮损边界清楚,轻者可见红斑、丘疹,重者可有水疱、大疱、渗液及结痂。③皮疹与接触部位一致。④局部有瘙痒或烧灼、刺痛感,多无全身症状。⑤斑贴实验可明确接触性皮炎的诊断。2治疗原则①积极寻找病因,脱离接触物,对症处理。②全身治疗轻者可使…  相似文献   
10.
药物通过注射、内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称为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1诊断要点①有明确的用药史,有一定的潜伏期。②起病急,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解,尼氏征阳性。③黏膜损害严重。④全身中毒症状严重。2治疗原则①及早应用大量皮质类固醇激素。②防止继发感染。③注意补充液体及维持电解质平衡。④加强护理。3病因及发病机理引起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常见的致敏药物有:①解热镇痛药,如安痛定、安乃近、去痛片等。②磺胺类药,如复方新诺明、泻痢停等。药疹的发病机制可分为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