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妊娠梅毒58例流行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妊娠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 对医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58例妊娠梅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3-2007年妊娠梅毒患者分别为3、8、11、15、21例,其中显性梅毒19例、潜伏梅毒39例;治疗孕妇足月分娩率为92.86%,未治疗孕妇足月分娩率为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孕妇早产、死胎发病率为7.14%和0,明显低于未治疗者的56.25%和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治孕期≤16周,足月分娩率为100.0%,无早期显性先天梅毒儿,>16周,足月分娩率81.25%,早期显性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为18.75%(P<0.05).结论 妊娠梅毒发病率逐年增高,且以潜伏梅毒为多,故对孕妇应及早进行常规梅毒筛查;规则抗梅治疗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先天梅毒儿发生率;初治时间及治疗用药是影响妊娠梅毒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0岁。左侧背部出现息肉状损害半年余。皮肤科情况:左侧背部可见一约鸡蛋大半透明的大疱状损害,其中央可触及一约蚕豆大形状不规则结节,质坚,无明显压痛。手术切除物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可见大量境界清楚的由影细胞、嗜碱性细胞和过渡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块。诊断:息肉性毛母质瘤。  相似文献   
4.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复发与个体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分泌能力之间的关系,探讨尖锐湿疣的复发遗传基础。方法 利用体外多次传代培养的B淋巴母细胞样细胞株(LCL)作为TNF产生细胞,采用生物活性检测法检测LCL在LPS刺激下分泌TNF的能力。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尖锐湿疣患者组(包括复发患者和未复发患者)LCL的TNF分泌能力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30.14%±12.27%与34.06%±12.06%,P=0.1136);而尖锐湿疣复发组的TNF分泌能力明显低于尖锐湿疣未复发组(24.75%±7.51%与36.62%±10.96%,P=0.00016);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尖锐湿疣复发组的TNF分泌能力明显低下(P=0.00054),尖锐湿疣未复发组则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3517)。结论 在清除治疗后残留HPV病毒的过程中,TNF参与的细胞免疫机制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早期胎传梅毒15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早期胎传梅毒的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1999年 5月~ 2 0 0 3年 3月收治的 15例早期胎传梅毒。结果 皮肤损害 15例 ,早产儿 8例 ,低体重儿 9例 ,贫血 12例 ,肝脾肿大 11例 ,骨损害 1例 ,鼻炎 4例 ,新生儿肺炎 4例。梅毒血清学检查 :TPPA阳性 15例 ,RPR阳性 14例。选用青霉素治疗 ,临床症状消失 5例 ,好转 8例 ,死亡 1例 ,放弃治疗 1例。发生吉海反应 2例。结论 典型皮肤损害可作为早期胎传梅毒诊断的主要依据 ;对不明原因的新生儿贫血应警惕胎传梅毒 ;治疗中可发生吉海反应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TCR)γδ^+T细胞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0例正常对照者和60例CA患者(BCG-PSN组40例和病例对照组20例)治疗前后外周血CD3^+T、TCRγδ^+T和TCRαβ^+T细胞进行了检测;并对BCG-PSN治疗CA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结果治疗前CA患者外周血CD3^+T、TCRγδ^+T细胞百分率低于正常对照(47.64±7.19vs68.92±6.15,t=12.00;2.27±0.68vs4.65±0.99,t=12.17;P〈0,01);TCRαβ^+T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55±4.71vs25.09±5.30,t=1.24,P〉0.05)。治疗后BCG-PSN组患者外周血CD3^+T、TCRγδ^+T、TCRαβ^+T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70.21±9.64vs47、62±7.91,35.55±4.77vs23,54±4.71,4.52±1.21vs2.25±0.68,P〈0.01);病例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BCG-PSN组与病例对照组治疗前后CD3^+T、TCRγδ^+T、TCRαβ^+T细胞百分率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观察证荚BCG—PSN能够显著提高CA临床治愈率,降低CA的复发率。结论CA患者存在TCRγδ^+T细胞缺陷;BCG—PSN可提高CA患者的TCRγδ^+T细胞百分率,从而加强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减少其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IL-2、IL-4、IL-12,IFN-γ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0例正常对照者和60例CA患者(BCG-PSN组40例,激光术后加用BCG-PSN;病例对照组20例,激光术后未加用BCG-PSN)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细胞IL-2、IL-4、IL-12、IFN-γ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CA患者外周血IL-2、IL-12和IFN-γ阳性CD4^+T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1),且Th1/Th2平衡失调(P〈0.01)。治疗后BCG-PSN组患者外周血IL-2、IL-12和IFN-γ阳性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Th1/Th2恢复平衡。病例对照组IL-2、IL-12和IFN-γ阳性CD4^+T细胞百分率于治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观察证实BCG-PSN能够显著提高CA临床治愈率,降低CA的复发率。结论CA患者存在Th1/Th2失调;BCG-PSN通过上调外周血CD4^+T细胞IL-2、IL-12、IFN-γ的表达,纠正机体细胞因子失调而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和控制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尖锐湿疣(CA)病人外周血CD8q+T细胞内白细胞介素类(IL-2、IL-4、IL-12)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CA病人分为2组,均采用CO_2激光去除疣体。BCG-PSN组40例,激光术后开始加用BCG-PSN 1.0mg,im,qod,连续18次,36d为一个疗程。病例对照组20例,激光术后未再用任何药物治疗。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组外周血CD8+T细胞IL-2、IL-4、IL-12、IFN-γ的水平。结果:治疗前CA病人外周血IL-2、IL-12和IFN-γ阳性CD8+T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cl/Tc2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BCG-PSN组外周血IL-2、IL-12和IFN-γ阳性CD8+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病例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2组变化差异非常显著(P<0.01)。BCG-PSN组治愈率82%,显著高于病例对照组(45%,P<0.01);复发率18%,低于病例对照组(55%,P<0.01)。结论:CA病人存在Tcl/Tc2失调,BCG-PSN可通过上调CA病人外周血CD8+T细胞IL-2、IL-12、IFN-γ的表达,纠正机体细胞因子失调而提高CA病人临床疗效、减少其复发。  相似文献   
9.
江文  刘冬先  陈映玲  陈兴平 《医药导报》2004,23(12):0909-0911
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 PSN)对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TCR)表达的影响,探讨BCG PSN对尖锐湿疣可能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尖锐湿疣患者18例给予BCG PSN 0.5 mg,im,隔天1次,36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及TCRαβ+T细胞、TCRγδ+T细胞百分率。结果:在BCG PSN治疗前,尖锐湿疣患者CD+3 T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CRγδ+T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TCRαβ+T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后尖锐湿疣患者CD+3T细胞百分率高于治疗前(P<0.01);TCRαβ+T细胞、TCRγδ+T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升高(P<0.01)。结论:BCG PSN可能通过调节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CR的表达,起到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先天梅毒43例临床分析及预防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43例先天梅毒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30天内的新生儿21例(48.84%);有临床表现22例,血清学检查.RPR阳性33例(76.74%),TPPA阳性43例(100%);青霉素治疗有效。先天梅毒就治原因各异,且临床表现多样化,应引起注意,以免漏诊、误诊;母亲妊娠梅毒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或预防先天梅毒的发生;对孕产妇,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随访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