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与阿利西尤单抗分别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胆固醇代谢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月就诊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冠心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给予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B组给予阿利西尤单抗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代谢标志物(角鲨烯、谷固醇)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结果:治疗6个月,两组TC、LDL-C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鲨烯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谷固醇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依折麦布相比,阿利西尤单抗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能进一步调节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胆固醇代谢,缓解颈动脉斑块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脂蛋白相关磷酯酶A2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血浆水平,为临床早期诊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提供客观指标。方法 23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心内科住院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98例,其中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组61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7例;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81例,其中包括稳定型心绞痛组49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组32例;正常冠状动脉为对照组51例。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脂蛋白相关磷酯酶A2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脂蛋白相关磷酯酶A2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脂蛋白相关磷酯酶A2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P<0.05或P<0.001)。与对照组比较,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脂蛋白相关磷酯酶A2水平无显著性增高(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组血浆脂蛋白相关磷酯酶A2水平有极显著性增高(P<0.001),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所有亚组显著增高(P<0.001)。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酯酶A2水平明显增高,其水平升高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可能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有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1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Lp-PIA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6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按照临床表现及造影结果分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115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70例、急性心肌梗死亚组45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组94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亚组56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亚组38例;正常冠状动脉对照组51例。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血浆Lp-PLA2及PAF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及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Lp-PLA2[(89.05±25.01)μg/Lvs.(11.85±4.17)μg/L,P〈0.001;(19.86±9.91)μg/Lvs.(11.85±4.17)μg/L,P〈O.01l及PAF[(139.44±56.49)μg/Lvs.(58.67±12.46)μg/L,P〈O.001;(64.36±13.89)μg/Lvs(58.67±12.46)μg/L,P〈0.05]浓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亚组中,除稳定型心绞痛亚组血浆Lp—PLA:及PAF浓度无明显升高外(P〉0.05),其余亚组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亚组的Lp—PLA:及PAF浓度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1)。结论血浆Lp-PLA2及PAF浓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明显增高,可能提示粥样斑块不稳定性,有可能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新的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血管新生疗法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新方法。然而,基因传输的有创性阻碍了血管新生疗法的深入发展,超声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为基因传输带来了希望。因此,本研究探讨超声介导载人三突变型人低氧诱导因子-1a(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a,HIF-1a)基因微泡靶向传输促缺血下肢血管新生的可行性。方法 24只实验小鼠予结扎一侧下肢股动脉制备下肢缺血模型,另一侧下肢作为对照组。术后1周所有小鼠随机等分为3组,A组:尾静脉注入HIF-1a基因微泡+超声照射;小鼠仰卧位,通过尾静脉10 min内恒速输注载基因微泡,同时将超声探头垂直固定于缺血下肢,照射10 min(探头17L5,频率7.0 MHz,机械指数1.9);B组:尾静脉注入HIF-1a基因微泡;C组:超声照射(同A);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基因转染后第5天人HIF-1a蛋白表达情况,转染后第2周利用超声灌注成像评价缺血下肢血流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微血管密度。结果 WesternBlot显示人HIF-1a蛋白的表达在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较C组显著增加。血流灌注成像显示转染后第2周中A组缺血下肢的血流量达到对侧非缺血下肢血流量的79.3%±6.4%,显著高于B组60.0%±4.2%和C组52.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A组的毛细血管密度和小动脉密度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导的载人三突变型HIF-1a基因微泡可实现向小鼠缺血下肢的靶向传输,并产生促血管新生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168例初发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年龄30~55岁,平均年龄(40.3±5.5)岁,予厄贝沙坦片及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8周,观察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舒张压(103.6±5.7)mmHg,治疗后舒张压(88.0±4.8)mmHg,总有效率93.33%,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及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TIMP2)水平改变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非ACS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治ACS提供客观指标。方法:230例于2008-01至2011-06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心内科住院患者,依临床及冠脉造影分组:ACS组98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61例、急性心肌梗死亚组37例;非ACS组81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亚组49例、冠脉慢性完全闭塞亚组32例;对照组51例(正常冠脉)。于冠脉造影后抽动脉血检测血浆MMP1、MMP3、TIMP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MP1在ACS组及非ACS组均明显增高(P均<0.001);MMP3在ACS组显著增高(P<0.01),非ACS组无明显增高(P>0.05);TIMP2在非ACS组中显著增高(P均<0.01)。与非ACS组比较,ACS组MMP1、MMP3增高及TIMP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亚组分析中,与对照组相比,各亚组MMP1水平增高(P<0.05~0.001);MMP3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及急性心肌梗死亚组均显著增高,TIMP2在稳定型心绞痛亚组及冠脉慢性完全闭塞亚组均显著性增高(P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CS及非ACS患者血浆MMP1水平增高提示MMP1可能与冠心病发生有关;MMP3水平仅于ACS患者中增高提示MMP3可能为ACS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TIMP2水平增高只出现于非ACS患者提示TIMP2增高可能有益于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