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治疗和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1 099例老年AMI患者,分别记录人选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特征,化验检查和心电图,诊断,治疗和住院期间并发症等。比较不同性别老年AMI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期间治疗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年龄大,收缩压、血糖、总胆固醇和总甘油三酯较高(P均〈0.001),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亦高(P均〈O.01)。不同性别的住院期间治疗无显著差异(P均〉0.05)。女性患者住院期闻心衰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33.41% vs 26.71%,P=0.017),心绞痛、再梗死和死亡的发生率亦高于男性,但未达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同性别老年AMI患者入院对临床特征差异显著,住院期间治疗无显著差异,女性患者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高血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是否为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136例AMI患者,比较原发性高血压和非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治疗和并发症发生率,并对可能影响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与无原发性高血压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年龄较大(64.6±10.6比61.8±12.2岁, P<0.01),女性较多(34.9%比25.6%,P<0.01),多伴有糖尿病(25.5%比20.5%,P<0.01)和高血脂症(63.3%比57.2%,P<0.01),有吸烟史者较少(47.8%比58.0%,P<0.01),住院期间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率较低(97.0%比98.7%,P<0.01),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的使用率较高(分别为73.6%比65.7%,P<0.01;80.1%比76.2%,P=0.032).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组(10.3%比5.9%,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和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均为影响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影响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不同再灌注治疗的特点及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4年5月期间281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接受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静脉溶栓、补救性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治疗,比较接受不同再灌注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时间、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住院及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接受静脉溶栓、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补救性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治疗患者分别为51例、182例、34例、14例,接受再灌注治疗以男性为主,常伴有糖尿病史,补救性冠状动脉成形术组年龄偏小。心肌梗死部位无差异性,发病至入院时间无差异性,入院至再灌注治疗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冠状动脉造影示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组、补救冠状动脉成形术组、冠状动脉搭桥组梗死相关动脉分布、狭窄程度、病变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病变血管数有明显差异(P〈0.001),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有显著性差别(P〈0.001)。住院期间仅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组有4例行再次血运重建,四组患者再发心绞痛发生率无差异性,但四组患者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21例患者失访,随访期间四组患者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组因支架内再狭窄分别有6例和9例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和切割球囊+支架植入术。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不同再灌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应重视对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开展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急症冠状动脉搭桥术。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组再次血运重建率高(8.2%),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有望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蒋世亮  王勇  崔连群 《山东医药》2010,50(5):103-104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是用经皮穿刺方法减轻冠脉狭窄的各种心导管技术的总称。早期PCI主要指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PTCA),现在PCI还包括冠脉旋磨术、冠脉旋切术、激光血管成形术、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及其他治疗冠脉粥样硬化的导管技术,其中PTCA及支架置入术应用最广泛。  相似文献   
5.
奥美拉唑致高磷血症并酸中毒1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患者男,10岁,因车祸致颅脑损伤于1999年9月6日入院。既往体健,入院后给脱水、止血、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因并发应激性溃疡,自9月7日始给予静脉注射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用药后应激性溃疡渐好转。5日后复查离子分析:血磷2.6mmol/L,钙2.3mmol/L,当时未予处理,继续应用奥美拉唑至9月15日,复查离子分析示:血磷6.6mmol/L,血钙2.2mmol/L,钾、钠、氯均正常;血气分析示:pH7.32、二氧化碳分压(PaCO2)4.32kPa、碳酸氢根HCO3-15.7mmol…  相似文献   
6.
初冬是许多突发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性脑出血、过敏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都是埋伏在这一季节的“杀手”,它们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尤其是体质较弱的老年人与儿童,更易遭遇“埋伏”。面对初冬可能出现的突发性疾病困扰,应如何应对,以安然过冬?让我们听一听专家的建议,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7.
老年和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回顾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迄今为止,有关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大样本、全方位的研究仍少见。为充分了解老年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寻求科学有效的防治对策,我们回顾性分析了近11年来在我院住院的全部AMI病例,对老年和非老年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向心肌样细胞转化的条件及可行性。方法:取Wistar大鼠胫骨、股骨干骨髓,采用贴壁法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传代,观察经5 氮胞苷(5 azacytidine,5 Aza)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并检测其α 肌动蛋白(α actin)和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结果:大鼠骨髓干细胞贴壁呈集落生长,5 Aza诱导后的骨髓干细胞形态类似心肌细胞,α actin和cTnI表达阳性。结论:骨髓干细胞能够在体外被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为心肌细胞移植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是否为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136例AMI患者,根据是否并发糖尿病分为2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治疗和并发症发生率,并对可能影响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年龄较大[(65.5±10.3)比(62.4±11.8)岁,P<0.01],空腹血糖较高[(10.4±3.2)比(5.6±1.2)mmol/L,P<0.01],女性较多(46.4%比24.8%,P<0.01),多伴有高血压(49.9%比42.8%,P<0.01)和血脂异常(63.9%比58.7%,P<0.05),心功能≥KillipⅢ级者较多(11.3%比5.8%,P<0.01),急性期再灌注治疗率(22.3%比30.6%,P<0.01)和住院期间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64.5%比70.6%,P<0.05)较低。糖尿病组患者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14.4%比5.9%,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空腹血糖、血脂异常、心功能Killip分级、再灌注治疗和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均为影响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是影响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男性和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率差异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男性和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治疗,探讨不同性别住院死亡率差异的原因。方法:回顾性研究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246例男性和537例女性AMI患者,对比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治疗和预后的差异。结果: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年龄大[(67.7±8.5)岁vs (60.4±11.6)岁, P<0.001],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高(51.40% vs 39.25%,28.31% vs 14.69%,P均<0.001),入院时血清总胆固醇>4.68?mmol/L和心功能≥killipⅢ级者多(73.37% vs 57.22%,11.92% vs 5.22%,P均<0.001)。男性和女性的心绞痛史(64.53% vs 66.85%,P=0.344)、陈旧性心肌梗死史(8.91% vs 9.87%,P=0.519)和冠心病家族史(22.98% vs 20.68%,P=0.348)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男性患者多有吸烟和饮酒史(69.74% vs 14.71%,78.49% vs 24.77%,P均<0.001)。女性患者急性期再灌注治疗率(22.16% vs 28.01%,P=0.010)和住院期间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显著低于男性(64.43% vs 70.14%,P=0.017)。女性患者住院死亡率高于男性(11.92% vs 6.90%,P<0.001)。结论:女性AMI患者住院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住院治疗不同,女性患者年龄大,伴随危险因素多,急性期再灌注治疗率和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亦显著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