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组蛋白H3.3的36位赖氨酸至甲硫氨酸(K36M)突变蛋白表达在软骨母细胞瘤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的软骨母细胞瘤及其他骨肿瘤病例,光镜观察并结合临床影像学明确诊断。EnVision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3.3 K36M突变蛋白的表达。结果骨肿瘤共计196例:软骨母细胞瘤68例(包括6例复发病例),骨巨细胞瘤59例,内生软骨瘤9例,透明细胞软骨肉瘤3例,软骨肉瘤Ⅰ级9例,软骨肉瘤Ⅱ级9例,软骨肉瘤Ⅲ级2例,去分化软骨肉瘤11例,软骨黏液样纤维瘤6例,动脉瘤样骨囊肿9例,非骨化性纤维瘤9例,成软骨为主型骨肉瘤2例。免疫组织化学显示95.6%(65/68)的软骨母细胞瘤呈H3.3 K36M突变蛋白阳性表达,其余128例皆为阴性。诊断的灵敏度为95.6%,特异度为100.0%。结论免疫组织化学H3.3 K36M突变蛋白检测在软骨母细胞瘤中显示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0G直置式留置针代替1.9 FrPICC导入鞘导入导管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家长签单PICC 6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实验组使用20G留置针导入导管,对照组使用1.9FrPICC导入鞘导入导管。结果实验组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穿刺费用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其它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20 G直置式留置针代替1.9 FrPICC导入鞘导入导管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应用穿刺成功率高,静脉炎发生率低,经济费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输液泵持续输入善宁治疗急性胰脉炎的效果.方法将3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用输液泵组(A组)和人工调速组(B组).观察腹部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了解患者满意度和平均住院日.结果A组明显好于B组.结论使用输液泵持续输入善宁,血药浓度恒定,不受体位变动影响,患者心理放松,腹部症状、体征改善快,无反复,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对人体骨骼肌体积和肌内乙酰胆碱/肌酸(Cho/Cr)比值的影响,并观察卧床期等张肌肉锻炼的抗肌萎缩作用。方法:10名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进行卧床3周的模拟失重试验,将其随机分为卧床对照组(5人)和卧床运动训练组(5人)。使用核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波谱观察卧床前后右侧大腿骨骼肌体积,肌四头肌体积和比目鱼肌内Cho/Cr的变化,使用REV9000等速测力系统测试其膝关节伸肌相对峰力矩的变化。结果:两组受试者卧床后右侧大腿骨骼肌体积、肌四头肌体积和膝关节伸肌相对峰力矩除Cho/Cr外均较卧床前显著下降,以股四头肌体积变化最显著。对照组与训练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模拟失重对人体下肢骨骼肌短期内即可出现以伸肌为主的萎缩和膝关节伸肌相对峰力矩的下降。本组数据未能显示出等张运动对抗肌萎缩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早期综合干预治疗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 对2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早期给予水疗法、推拿疗法、高压氧疗法、运动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后6个月应用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和粗大运动评估量表评估其疗效.结果 早期综合干预治愈2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6.43%;治疗后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和功能性步行分别优于治疗前(P<0.05;P<0.01).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能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发育支持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并对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两组早产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体重增长速度、吸氧时间、睡眠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育支持护理适合早产儿临床护理,患儿并发症和医院感染率降低,体重增长明显,吸氧时间减少,生存能力明显增强,住院时间缩短,从而真正提高了早产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enosumab治疗后骨巨细胞瘤呈显著炎性反应的罕见组织形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术前经denosumab治疗后的骨巨细胞瘤,术后组织标本经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结果患者年龄分别为20、31、38岁,治疗前穿刺病理诊断为骨巨细胞瘤,经denosumab分别治疗1、1、3个月后,行病灶刮除术。denosumab治疗术后3例组织形态均显示巨细胞消失伴大片梭形细胞增生和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形成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样形态,仅伴极少幼稚新生骨(<5%)。免疫表型:治疗前后瘤细胞均表达H3F3AG34W突变蛋白,炎细胞以CD8阳性的T淋巴细胞为主。结论经denosumab治疗后骨巨细胞瘤以成骨为主要表现,而以炎细胞浸润为主要形态者少见,关注患者临床病史及治疗史,可与其他间叶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8.
张秀芳  董荣 《解剖与临床》1997,2(3):100-100
患,女,67岁。固劳累后出现心慌.气短1月,于1996年5月25日收住院。两周前胸部透视正常。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平常身体健康,无高血压痛史和心绞痛病史。T36℃,P110次/min,R24次/min,BP16/8kPa;神志清。气管左移,颈静脉怒张。右胸前二肋以下叩击实音,呼吸音消失,左肺呼吸音粗,无湿性罗音;心界左移,  相似文献   
9.
<正> 1 病例简介 患儿,男,28天,以“发热、咳嗽,闷喘一天”为主诉入院。属第二胎、孕43周,顺产。体查:T37C,P180次/分,R68次/分,体重4.15Kg,精神反应极差,营养佳,面色灰黄,巩膜黄染,瞳孔缩小,口周发绀,前囟饱满,呼吸急促,三凹征明显,双肺布满细湿罗音,口腔有粉红色泡沫样分泌物,肝肋下3.5cm,剑突下3.5cm,脾肋下3.5cm,WBC:10×10~9/L,N25%,L75%,入院诊断:“肺炎伴心衰,呼衰”后疑诊为有机磷中毒,经详细询问病史,查胆硷酯酶8单位,血气分析:失代偿,代酸并呼酸,Ⅱ型呼衰。修改诊断为“有机磷中毒伴脑水肿”。给予阿托品,解磷定,东莨菪硷,20%甘露醇及抗生素等药物治疗,15天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脑功能再建法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卒中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5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20例,比较康复治疗后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初次评定各主要指标间两组无差异(P>0.05),末次评定Fugl—Meyer运动评分(FMA)、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修订的巴塞尔指数(MBI),两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 脑功能再建法治疗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