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介绍一种诊断脑室腹腔分流装置梗阻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腹腔分流术后病人32例,其中分流装置梗阻16例(梗阻组),分流装置通畅16例(对照组)。病人先平躺1 h后改坐位,将0.1 ml 5%葡萄糖溶液注射入贮液囊,20 min后抽0.1 ml,用生理盐水将其稀释1倍后应用血糖仪检测葡萄糖浓度。结果 对照组贮液囊内葡萄糖浓度[(6.6±1.6)mmol/L]较梗阻组[(31.9±2.8)mmol/L]明显下降(P<0.05)。梗阻组病人入院后均行脑室-腹腔分流管调整术,手术证实分流装置梗阻,术后病人颅内压增高症状消失,术后3 d复查头颅CT结果显示脑室体积较术前减小11例,无明显变化5例。结论 此方法可检测分流管内脑脊液的流动情况,为诊断分流装置梗阻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并分析老年患者行开颅手术后神经系统感染的因素,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行开颅手术老年患者256例,将发生术后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为观察组32例,未感染患者为对照组224例,对两组患者通过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临床资料、手术持续时间、病因诊断结果、H2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以及行手术者资料等,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手术持续时间>3h观察组81.25%、对照组占29.02%;药物使用不当亦增加感染率,使用H2受体阻滞剂的患者观察组占65.63%、对照组占20.09%,主要疾病有高血压脑出血、脑挫伤和颅内肿瘤等,手术持续时间、行手术人员职称、H2受体阻滞剂使用是发生术后神经系统感染危险因素。结论对老年患者行开颅手术导致神经系统感染的原因主要为手术时间过长、手术者技术不熟练和药物使用不当等;临床医护人员应从上述原因入手,降低神经系统感染率进而改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不同途径应用万古霉素治疗兔细菌性脑室炎的效果。方法 将新鲜配制的标准表皮葡萄球菌混悬液0.5 ml以0.1 ml/min的速度缓慢注入侧脑室将制作兔细菌性脑室炎模型。将50只细菌性脑室炎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单纯静脉组(Ⅰ组,静脉注射万古霉素)、单纯动脉组(Ⅱ组,颈内动脉注射万古霉素)、联合静脉组(Ⅲ组,先静脉注射甘露醇,继而注射万古霉素)、联合动脉组(Ⅳ组,先颈内动脉注射甘露醇,继而注射万古霉素),对照组(Ⅴ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每组10只。所有动物均12 h给药一次,直至动物死亡,最多给药6次。结果 Ⅰ组、Ⅱ组给药后96 h内无动物死亡,Ⅲ组给药后72~96 h死亡5只,Ⅳ组给药后72~96 h死亡1只,Ⅴ组给药后24 h内全部死亡。首次给药后1 h,Ⅰ、Ⅱ、Ⅲ、Ⅳ组脑脊液万古霉素浓度分别为(40.02±0.07)μg/L、(89.11±0.19)μg/L、(69.02±0.17)μg/L、(118.13±0.31)μg/L;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72 、96 h,Ⅳ组肛温、外周血白细胞数、脑脊液白细胞数均明显低于Ⅲ组(P<0.05)。结论 经颈内动脉联合应用甘露醇和万古霉素治疗细菌性脑室炎的效果优于单纯静脉或动脉注射万古霉素以及经静脉联合应用甘露醇和万古霉素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骨窗开颅术在小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8年6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51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在9~12分,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传统开颅手术组(n=26例)和微骨窗开颅手术组(n=25例)。并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头皮下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和巴氏指数(BI)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骨窗开颅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头皮下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开颅手术组(P 0. 05);微骨窗开颅手术组手术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MMSE评分和BI评分与传统开颅手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微骨窗开颅手术用于治疗GCS评分9~12分小脑出血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术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方面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并行PCI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延续性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年内发生心血管死亡、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支架内再狭窄等不良心血管事件情况,以及因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再入院率,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PCI术后1年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共5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4例、心血管死亡1例,这5例患者因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入院4例(8%),无恶性心律失常、支架内再狭窄、急性心肌梗死等发生。对照组术后1年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共17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13例、支架内再狭窄2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心血管死亡1例,这17例患者中因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入院16例(34.04%)。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1年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支架内再狭窄等不良心血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抢救急性左心衰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科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在常规利尿、强心等药物基础上联用无创呼吸机正压加压通气治疗,对照组仅常规治疗。同时测定两组pH、PaO2、SaO2、PaCO2,血气分析结果,观察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及临床转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00%;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PaO2,SaO2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高(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呼吸机正压通气对于急性左心衰的抢救治疗及愈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海绵窦眶尖肿瘤显微手术及脑神经保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海绵窦眶尖肿瘤临床资料,均采用额颞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及神经电生理检测保护脑神经,术后定期随访。结果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2例,大部分切除1例,活检1例。脑神经继发损伤症状出现率22%,脑脊液漏1例,无脑内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掌握海绵窦眶尖区解剖及熟练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再加上神经电生理检测保护脑神经,可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减少脑神经继发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方丝弓托槽技术和牙弓夹板技术在外伤性牙槽损伤的临床应用。 方法 随机将 91例外伤性牙槽损伤需进行单颌固定的患者分为两组 ,共 134颗牙齿 ,分别采用方丝弓托槽技术和常规牙弓夹板技术固定 ,记录患者复诊过程中固定装置的稳固情况 ,以及半年后临床疗效和牙周相关指标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两组患者复诊过程中固定装置稳固情况和在牙龈炎、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的改变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在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方丝弓托槽技术是治疗外伤性牙槽损伤可靠的单颌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通过应用国产BH-Ⅲ高精度脑立体定向仪共治疗2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总结和介绍CT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液为该治疗方法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病人恢复快,手术效果较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要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