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在穴位敏化的不同时间节点相关穴区局部肥大细胞(mast cells,MC)变化与穴位敏化的关系。方法选取150~160 g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生理盐水组(NS)、模型组(KOA)三组,每组按照0天、7天、14天、21天、28天随机再分为五组。在右侧膝关节腔内注射单碘乙酸盐(MIA)制备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于造模的第0天、7天、14天、21天、28天时取1.5 mm×1.5 mm×1.5 mm体积的鹤顶、阳陵泉、委中穴区局部皮肤组织,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MC。结果在造模后的第7天,KOA组大鼠鹤顶穴区MC的数量及脱颗粒率高于N和NS组(P0.05),MC数量高于0天、21天(P0.05);第7天、14天MC脱颗粒率均高于0天(P0.05);造模后第14天,KOA组大鼠阳陵泉穴区MC数量及脱颗粒率明显高于N和NS组(P0.05),MC数量和脱颗粒率高于同组的第0天和7天(P0.05);而委中穴MC数量及脱颗粒率则没有明显变化。结论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相关穴位在疾病过程中某一时间点发生了敏化,敏化效应持续一段时间;穴位敏化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并且敏化伴随了穴区MC的募集和脱颗粒;穴位敏化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草质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脂堆积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用高脂饮食诱导SD大鼠12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同时给予药物处理组动物草质素20 mg·kg-1.d-1和40 mg·kg-1.d-1灌胃。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检测肝匀浆TG、TC、FFA、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血红素氧化酶(HO-1)活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组织Nrf2、细胞色素P450酶2E1(CYP2E1)和细胞色素P450酶4A(CYP4A)蛋白表达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肝质量和肝指数分别为(499.2±14.1)g、(15.9±0.6)g和(3.2±0.1)%,显著高于对照组;小剂量和大剂量草质素处理组大鼠体质量、肝质量和肝指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 模型组大鼠血清FFA水平为(521.5±52.3) 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大剂量药物处理组大鼠血清FFA水平为(361.5±62.3)mmol/L,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肝匀浆SOD、CAT、GSH-Px和HO-1水平分别为(294.2±35.4)U/mg、(19.5±6.4)U/mg、(362.4±104.2)U/mg和(4.1±0.4)ng/m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2.3±58.4)U/mg、(42.3±5.2)U/mg、(732.3±134.3)U/mg和(13.2±1.0)ng/mg,P<0.05];小剂量和大剂量组大鼠肝匀浆SOD、GSH-Px和HO-1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肝组织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YP2E1和CYP4A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小剂量和大剂量药物处理组肝组织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而CYP2E1和CYP4A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草质素可以改善NASH大鼠肝组织脂堆积和氧化应激紊乱,其抗氧化的机制可能与调节Nrf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LR)对钙结合蛋白S100A11启动子(S100A11p)转录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S100A11P区域,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S100A11p,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中,构建PCAT3-S100A11P报告载体;以该质粒转染HepG2细胞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报告基因编码产物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并以人ALR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LR共转染的HepG2细胞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AT的表达活性。结果pCAT3-S100A11p在HepG2细胞中具有CAT的表达活性;以pcDNA3.1(-)-ALR和pCAT3-S100A11p共转染HepG2细胞,CAT表达活性是单独转染细胞组pCAT3-S100A11p的0.42倍。结论 所克隆的S100A11启动子有启动子的转录活性,ALR的转基因表达具有对S100A11基因的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4.
乙肝可怕吗?     
王巧侠 《肝博士》2023,(1):32-32
“中国是乙肝高发区”,那是10年前的事了!经过不懈努力,我国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已经从9.09%降到了5-6%。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在不断减少。乙肝其实真没那么可怕!首先,对于青少年和成年人来说,感染乙肝病毒后绝大多数表现为急性乙肝,90%-95%可以痊愈,仅有5%-10%会发展成为慢性。针对急性乙肝患者,如果病程在四个月以后还能检测到表面抗原,可以考虑抗病毒治疗以促进乙肝病毒清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 70 ( HSP70 )和糖调节蛋白 94( grp94)在人胃癌细胞BGC- 82 3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利用 En Vision免疫细胞化学、双抗体标记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和分析人胃癌细胞 BGC- 82 3中 HSP70和grp94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周期的关系。结果 :胃癌细胞存在 HSP70和 grp94的高表达 ,免疫细胞化学显示 HSP70和 grp94主要定位于胞浆 ;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 HSP70的表达阳性率为 84.9% ,grp94为 79.7% ,与阴性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整个细胞周期均存在 HSP70和 grp94的持续表达。结论 :胃癌细胞存在 HSP70和 grp94的高表达 ,在整个细胞周期 HSP70和 grp94均持续表达 ,其表达与细胞周期无明显关系。 HSP70和 grp94在人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特点为瘤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HCV的致肝纤维化机制。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TIMP-1的启动子DNA片段,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pCAT3-TIMP-1p报告载体;将该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以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将构建的pCAT3-TIMP-1p与HCV核心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CVcore共转染入人肝星状细胞系LX-2细胞,同时平行设立pCAT3-basic阴性对照组、pCAT3-control阳性对照组、pCAT3-TIMP-1p单独转染组,用ELISA法检测各组CAT的表达活性。结果成功获得TIMP-1基因启动子DNA片段,构建的pCAT3-TIMP-1p具有转录活性,与PcDNA3.1(-)-HCVcore共转染LX-2细胞后,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pCAT3-TIMP-1p吸光度值为0.833±0.040,同期单独转染LX-2细胞的pCAT3-TIMP-1p吸光度值为0.677±0.049,方差分析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401,P<0.05)。结论 HCV核心蛋白通过上调TIMP-1启动子的活性,促进TIMP-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core)蛋白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启动子转录的激活作用。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iNOS基因的启动子区域(iNOSp),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iNOSp的DNA,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pCAT3-iNOSp报告载体;以该质粒转染正常人肝细胞LO2,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并与HCV核心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ore共转染LO2细胞,用ELISA法检测CAT的表达活性。结果 成功获得iNOS基因启动子的正确克隆,pCAT3-iNOSp和pcDNA3.1(-)core瞬时共转染LO2细胞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中的SV40病毒的即刻早期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明显提高,CAT表达活性是pCAT3-Basic空载体的11倍,是pCAT3-iNOSp的6倍,重复试验得到了相似的结果。结论 成功克隆的iNOS启动子有转录活性;HCV核心蛋白具有对iNOS基因启动子的反式激活作用。HCV核心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对于iNOS基因反式激活在HCV感染相关的慢性肝脏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西安地区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探讨其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病情轻重,将100例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重症组40例,轻症组60例,并与20例同期身体健康的同龄儿童进行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三组患儿总T淋巴细胞(CD3+CD19-)、抑制性T淋巴细胞(CD3+CD8+)以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CD4+)的百分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T淋巴细胞、抑制性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在重症组最低,对照组最高;NK(CD16+CD56+)细胞百分率、B(CD19+)淋巴细胞百分率、辅助/抑制性T淋巴细胞比值在三组间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存在显著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筛选干扰素β(IFN-β)启动子DNA结合蛋白的基因,探讨IFN-β基因调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IFN-β启动子DNA的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噬菌体人肝细胞cDNA文库进行5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生物筛选过程,噬斑PCR扩增后,对所筛选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噬菌体经富集后,随机挑选52个克隆,序列测定后经过同源性搜索,确定与IFN-β启动子具有结合作用的肝细胞蛋白有6种,包括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淀粉酶突变体蛋白,锌指蛋白等与细胞发育和代谢有关的蛋白。结论 IFN-β启动子DNA与肝细胞中多种蛋白类型结合,为研究IFN-β基因在肝细胞中的表达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