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蛉及利什曼病的研究与中国西部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什曼病(黑热病)是我国重要的寄生虫病之一。解放初期估计全国约有患者53万,流行于长江以北16省(区),其中以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陕西关中平原最为严重。党和政府对此病极为重视,从中央到省及地、县都建立了相应的防治专业机构,积极开  相似文献   
2.
陇南川北中华白蛉垂直分布及其与黑热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自1965~1972年间在巴拿马森林中对野生哺乳动物自然感染皮肤利什曼病的调查结果。其中,约有85%的野生动物捕自巴拿马中部,仅有15%和不到1%的野生动物分别捕于东部和西部。通过皮肤涂片及培养等方法共检查野生动物2,947只,感染利什曼原虫者192只(6.5%)。阳性动物隶于5目13属下的13种野生动物。由各种动物中分离的利什曼原虫经接种金色地鼠后,根据原虫生物学、对地鼠的感染力以及所  相似文献   
4.
感染金色地鼠的杜氏利什曼原虫是从苏丹上尼罗河省黑热病病人体内分离出来的虫株。地鼠感染后,取出其脾脏用注理盐水制成匀浆,每0.1毫升含原虫10,000,000个,同时将阳性脾脏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鞭毛体,供试验接种用。第1批试验用48只雄鼠,体重为50~70克,分为6组,每鼠从心脏接种原虫10,000,000个。在接种后15天腹腔注射药物(剂量按锑计算)。第1组给药1剂,500毫克/公斤;第2组在注射500毫克/公斤后1周,再注射100毫克/公斤;第3组注射300毫克/公斤两次,第1次注射后1周给第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生物素标记利什曼原虫动基体DNA(K-DNA)以打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鉴定了我国不同地区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s donovani,简称L.d.)七个分离株,并在国内首次用K—DNA杂交技术鉴定病灶组织内及白蛉体内利什曼原虫种株。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类型黑热病病原体间K—DNA同源性存在差异。病灶组织及白蛉体内原虫鉴定获得成功,为黑热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胸膜活检对难治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常规检查未能确诊 ,经抗感染或抗结核治疗 2周超声检查胸腔积液厚度≥ 4cm ,且病因不明的 74例难治性胸腔积液经皮胸膜活检。结果 :4 0岁以上组 4 4例中恶性肿瘤 32例占 72 73% ,4 0岁以下组 30例中结核性胸腔积液 18例占 6 0 % ;草黄色胸水 34例中恶性肿瘤 9例占 2 6 4 7% ,血性胸水 32例中恶性肿瘤 2 6例占81 2 5 %。结论 :采用Cope胸膜活检针一次以 4个方位分别切取组织同时送检 ,防止钳夹标本 ,明显提高活检阳性率。与胸腔镜和开胸活检相比 ,经皮胸膜活检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和创伤小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从现场到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监护、运送到医院的过程[1]。包括现场急救和运送途中的救治。加强院前急救是降低危重病人死亡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首要环境和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我院1998年8月~2001年8月院前死亡71例的病因分析 ,总结经验 ,提高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男37例 ,女34例 ,男 :女=1 1:1。年龄4岁~90岁 ,平均年龄51 5岁。其中45岁以下21例 ,占30 % ;45~60岁17例 ,60岁以上33例。1 2死亡地点 :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 (女 ,19岁 )死于急救车返院途中。1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男 ,83岁 …  相似文献   
8.
老年自发性胸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其症状易与并存疾病症状重叠而误诊,导致严重或致命的后果。本文就我院收治老年气胸103例,并与同期非老年气胸121例对比。  相似文献   
9.
肺心病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我院在治疗肺心病时 ,同时应用甲氰咪呱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取得了一定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1.10~ 1999.10因肺心病失代偿期住院病人共 2 6 6例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131例 ,男 80例 ,女 5 1例 ,年龄 5 4岁~ 81岁 ,平均年龄 71岁。对照组 135例 ,男 92例 ,女 43例 ,年龄 5 1- 82岁 ,平均年龄 6 9岁。1.2 病例选择1.2 .1 符合肺心病诊断标准 (1977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 )。1.2 .2 入院时均无呕血、黑便 ,且大便隐血阴性。1.2 .3 无原发性上消化道疾病病史。1.3 治疗方法对照…  相似文献   
10.
陇南川北中华白蛉种型与垂直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陇南川北中华白蛉(Phlebotomus chinensis)体形存在大小两型,其分布界线大型在海拔2000米以上,小型在海拔1600米以下,雄蛉触角列式大体与两型白蛉分布的情况相对应。在海拔1600米以下,雄蛉触角列式为2/3~15的占98.3%,呈2/3~8,1/9~15的仅占1.7%,后者被认为是前者的个体变异。在海拔2000米以上,雄蛉触角列式呈2/3~8,1/9~15的占98.97%,恰与海拔1600米以下的相反。两型主要的形态特征并无区别。在相似条件下,不包括滞育蛉在内,大型完成发育史的时间平均为52.3天;小型为53.6天,两型无差别。但两型在滞育期的出现时间略有不同,小型的滞育期较大型早出现一旬。本文对陇南川北中华白蛉种型分化作了分析和讨论。根据所得的初步结果,认为目前还不能从分类学上给予准确的评价,有关问题尚待深入研究。由于两者分布高度不同,体形大小有别,建议将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中华白蛉,暂称大型中华白蛉。海拔1600米以下的中华白蛉,暂称小型中华白蛉,这仅仅为了表达和阐述的方便,并不是分类学上的正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