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用于动态检测脑功能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反映抑郁人群认知活动期间大脑有氧代谢的变化,为阈下抑郁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结合中医情志理论,在过往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探讨中医情志刺激对阈下抑郁的反应机制,为后期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可行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心脏骤停是常见的严重临床事件,因其发病率高,生存率低,仍是我国当下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 们亟需开展中国人群心脏骤停发病率、病死率及危险因素调查,基于我国心脏骤停的流行病学数据,早期识别心脏骤 停,尽早开始心肺复苏,可明显改善院内和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结局。文章对心脏骤停的定义、院内外心脏骤停的流 行病学现状、国内外差距及展望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与普通病房内患者相比,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院内心脏骤停的发生率更高,预后更差。研究显示,多数院内心 脏骤停的发生可以预测并能够进行有效预防。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构建了预警模型指导院内心脏骤停的预防和 救治,预测指标包括病史、生命体征和检验检查等。文章对国际上预测重症患者发生院内心脏骤停的预警模型研究 现状进行概述,帮助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并预防该事件的发生,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北京市郊区村巡诊和村卫生室建设现状,为完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市郊7个区中119个行政村进行实地观察,并对652名相关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包括对巡诊和卫生室的满意度、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等。结果村巡诊服务效率不高,不能满足居民实际医疗服务需求;村卫生室医疗人员短缺,基本药物配备不全,报销途径不畅通,村民就医行为更倾向于选择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结论为更好落实卫生领域重要民生项目,切实提升农村居民就医体验,应进一步落实和丰富村巡诊内容,加强基层全科医生培养力度,提升卫生费用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村卫生健康服务情况纳入村干部工作考核指标,优化基本药物目录,扩大新农合定点报销覆盖范围等。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骆氏推拿法配“耳药”治疗胸部软组织损伤35例,经治疗后33例痊愈,2例好转。此种治疗方法较其它常规治疗简单,痛苦少,病人易接受。一、治疗方法: (一)耳药:取王不留行鲜药籽,每穴一粒,贴于患侧耳穴肺、胸、痛点上,并胶布固定。贴时边揉边令患者行深呼吸,然后施行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创的"四穴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93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四穴电针组,B组采用常规电针组,疗程15 d,观察两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的镇痛效果(包括即刻、远期镇痛效果以及临床疗效、功能恢复等方面)。结果:A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即刻下降49.0%,治疗结束时共下降81.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即刻下降28.0%,治疗结束时共下降66.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的即刻和持续镇痛效应均优于B组(P<0.01);总有效率A组为95.1%,B组为83.5%,A组疗效优于B组(P<0.05);且临床控制率A组为72.6%,B组为4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OA评分比较,治疗前后A、B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穴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有明显的即刻和持续镇痛作用,且在临床疗效和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常规电针组。  相似文献   
8.
【立论依据】 蛋白质磷酸化是细胞信号转导的重要调控机制,由蛋白磷酸酶和蛋白激酶协同调控。人体内由100多个酪氨酸磷酸酶和近40个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完成大约2万5千个蛋白的去磷酸化反应,其磷酸酶与底物的作用机制及其选择性是细胞信号转导的核心问题之一。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许多底物仍然未知,所以我们主要研究此类磷酸酶。PPM1A是金属离子依赖性蛋白磷酸酶,属于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中的PP2C家族,目前已经有人对其进行了一些研究,因此我们将PPM1A作为本课题的切入点。 【设计思路】 首先,本课题将对PPM1A的催化机制及底物特异性进行研究。然后,基于对PPM1A催化机理的阐明,本课题将发明一种全新的底物陷阱技术——substrate trapping,从而为整个PP2C磷酸酶家族底物的阐明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我们将利用这种新发展的底物陷阱技术,发现重要的PP2C磷酸酶家族成员,如PPM1D和PPM1G的未知底物。Substrate trapping是一种发现酶的未知底物的新方法。由于酶与底物反应迅速,没有充足的时间捕捉底物的信息,而酶的“陷阱突变体”可以结合底物但不水解底物,即底物亲和力、底物特异性不变,但催化活性降低,从而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未知底物。 【实验内容】 (1)构建PPM1A的不同突变体,用小分子底物pNPP和短肽分别进行酶学分析,找到trapping mutant;(2)GST pull down验证找到的突变体的可行性;(3)将PPM1A的研究方法推广到PPM1D和PPM1G,进行酶学分析、免疫沉淀、质谱分析、GST pull down验证,从而找到未知底物。 【材料】 大肠杆菌 pNPP 分子筛 PCR试剂 浓缩柱 酶标板 多肽底物等。 【可行性】 (1)已探索出一种PPM1A的突变体,对底物的特异性和亲和力不变,但催化活性很弱。(2)已表达纯化出PPM1D和PPM1G的部分突变体,并进行了酶学分析。 【创新性】 (1)揭示PPM1A最基本的催化机制与酶学特性;(2)首次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家族中提出底物陷阱分子技术,在未来科研与临床应用中拥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邱丽君  周钢  潘畅 《职业与健康》2013,29(6):685-686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临退役消防基层战斗员血镉水平,并提出干预建议.方法 对1892名上海市临退役消防基层战斗员静脉采血,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对血镉水平进行测定,并与对照组血镉水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调查组血镉超标率为6.1% (115/1 892),对照组超标率为2.7% (32/1 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997,P<0.01).消防基层战斗员血镉水平为(0.078±0.017) μmol/L,对照组血镉水平为(0.067±0.009)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72,P<0.01).结论 消防员的血镉超标率及血镉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建议密切关注消防员的职业健康状况,对血镉水平异常的消防员进行干预,并加强对消防员的职业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1983-2008年间,笔者以耳针配骆氏推拿法治疗胸部软组织损伤753例,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753例均是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652例,女101例;年龄19~59岁;病程1天~6个月.多因打球被撞击或运动不慎或搬抬重物"憋气"所致.临床体征:急性期为突发胸廓疼痛,活动时加重,以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尤甚,甚者彻夜难眠;检查:胸廓对按试验阴性;X线片示胸、肋骨无病理性改变.慢性期为急性损伤半月后,疼痛时重时轻,痛处不定,呈游走性,常在上肢活动时突发放射性胀痛,痛苦感很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