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在口腔医学本科教学中应用以疾病为导向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选取68例本科生。根据教学模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按照传统教学法教学;观察组34例,应用以疾病为导向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以及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病例分析、理论结果和总体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各方面评价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医学本科教学中应用以疾病为导向的数字化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且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更高,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由于涎腺部位比较浅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作为一种高灵敏度和高分辨力的检查仪器,对直径较小或位置较深的肿瘤具有较高的敏高度,也是早期发现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法.因此超声检查目前已作为涎腺检查的主要手段,并得到临床的肯定和应用[1].本文主要研究腮腺肿瘤的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的特点,特别是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温鹏涛  王晓慧 《中外医疗》2009,28(6):163-164
目的探讨超声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手段,在对皮下组织血管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患有皮下组织血管瘤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男性24例,女39例,年龄1个月~35岁。探查病变区的范围及深度,以及对病变区的血流状况进行多普勒分析。结果小的单纯血管瘤瘤体近圆形,大的海绵状血管瘤多不规则,均无明显包膜回声,内部回声低而不均,小的瘤体比大的瘤体易于获取血流信号。在21个瘤内可记录的动脉频谱中,最高血流速度约56cm/s,最小血流速度约3.8cm/s。RI在0.42~0.67之间。讨论彩色多普勒在对皮下血管瘤的诊断以及与其他浅表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毛母质瘤的超声特征,提高对毛母质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7年的16名术前行超声检查、术后病理诊断为毛母质瘤的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10例,年龄1个月~19岁。探查病变区的范围及深度,以及对病变区的血流状况进行多普勒分析。结果:结合颌面部钙化上皮瘤的超声表现,大致可分为2种类型:团块伴钙化型和实质无钙化型。结论:超声检查在颌面部钙化上皮瘤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输卵管妊娠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约占异位妊娠的95%,严重危及妇女健康和生命安全,及时准确的诊断甚为重要。超声显像结合临床检查,可使异位妊娠早发现并及时处理,减少和避免漏诊误诊。本文重点总结分析输卵管妊娠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涎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表现、以及病理分级、分型与IGF-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探讨IGF-1蛋白联合彩色多普勒影像对涎腺肿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25例经病理证实的涎腺肿瘤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图像及病理组织,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活检切除的标本进行IGF-1蛋白的检测。分析涎腺肿瘤的某些彩色多普勒特征性图与IGF-1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1IGF-1蛋白在涎腺恶性肿瘤中都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为71.4%;IGF-1蛋白在良性涎腺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临床分期中:Ⅰ~Ⅱ期涎腺恶性肿瘤IGF-1蛋白阳性表达66.7%;Ⅲ~Ⅳ期恶性肿瘤IGF-1蛋白阳性表达80%;临床的Ⅰ~Ⅱ期与Ⅲ~Ⅳ期比较IGF-1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3在涎腺恶性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各级别IGF-1蛋白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显示随着肿瘤内血流分布的增多,IGF-1蛋白在涎腺肿瘤的表达也随之增高。4从影像上特征性表现的评分来看,分值越低,IGF-1蛋白表达越低;分值越高,IGF-1蛋白表达越高。结论:IGF-1蛋白在涎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阳性表达与涎腺恶性肿瘤的恶性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呈正相关,并且涎腺瘤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性表现与IGF-1蛋白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涎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影像表现,探讨彩色多普勒影像对涎腺肿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25例经病理证实的涎腺肿瘤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图像及病理组织,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活检切除的标本进行检测.分析涎腺肿瘤的某些彩色多普勒特征性图像.结果:依靠二维超声的特征性表现判断涎腺肿瘤的良恶性有一定的特异性,涎腺肿瘤中良恶性肿瘤的超声特征性表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涎腺良恶性肿瘤内部彩色多普勒血供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无血流信号的小肿瘤也排除不了恶性的可能性,如果能同时结合肿瘤内多普勒血流参数就可以大大提高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准确性.结论:涎腺瘤良恶性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性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研究涎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影像表现、病理分级、分型与p-AKT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探讨p-AKT蛋白联合彩色多普勒影像对涎腺肿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25例经病理证实的涎腺肿瘤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图像及病理组织,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活检切除的标本进行p-AKT蛋白检测.分析涎腺肿瘤的某些彩色多普勒特征性图与p-AKT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①p-AKT蛋白在涎腺恶性肿瘤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为82%,p-AKT蛋白在良性涎腺肿瘤中的阳性表达为17.5%,1明显低于恶性涎腺肿瘤组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涎腺恶性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各级别中p-AKT蛋白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显示随着肿瘤内血流分布的增多,p-AKT蛋白在涎腺肿瘤的表达也随之增高.④从影像上特征性表现的评分来看,分值越低,p-AKT蛋白表达越低;分值越高,p-AKT蛋白表达越高.结论:p-AKT蛋白在涎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阳性表达与涎腺恶性肿瘤的恶性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呈正相关,并且涎腺瘤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性表现与p-AKT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