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系统中最危重的一种急症,诊断难度大,死亡率高,预后差。遗传性致病因素是主动脉夹层的重要致病原因。既往在基于家族性主动脉夹层的家系研究中,已经筛选出了一系列主动脉夹层致病基因,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平滑肌收缩结构编码基因,细胞外基质编码基因等。本文旨在归纳总结目前已经明确的主动脉夹层致病相关基因及遗传病,为进一步认识该病的致病机理和基因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背景:皮肤源性前体细胞是一种神经嵴来源的前体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目的:对皮肤源性前体细胞的培养分离、生物学特性以及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1-01/2011-01相关文献,以"skin-derived precursor cells,skin-derived precursors,SKPs"为检索词;共检索到文献137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6篇。结果与结论:皮肤源性前体细胞具有来源丰富、易于获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等优点,能够分化为在体内外都有功能的Schwann细胞、骨样细胞和胰岛素样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其在多种组织修复和疾病治疗,特别是神经损伤再修复中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背景:皮肤源性前体细胞是一种神经嵴来源的前体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目的:对皮肤源性前体细胞的培养分离、生物学特性以及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1-01/2011-01相关文献,以"skin-derived precursor cells,skin-derived precursors,SKPs"为检索词;共检索到文献137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6篇.结果与结论:皮肤源性前体细胞具有来源丰富、易于获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等优点,能够分化为在体内外都有功能的Schwann细胞、骨样细胞和胰岛素样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其在多种组织修复和疾病治疗,特别是神经损伤再修复中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背景:皮肤源性前体细胞(skin-derived precursor cells, SKPs)是一种神经嵴来源的前体细胞,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目的:对SKPs的培养分离、生物学特性以及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1-01/2011-01),以“Skin-derived precursor cells;SKPs” 为检索词; 结果与结论:共收集137篇关于皮肤源性前体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和分化的文献。排除观点陈旧、重复及类似研究,纳入38 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发现皮肤源性前体细胞具有来源丰富、易于获取和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等优点,能够分化为在体内外都有功能的Schwann细胞、骨样细胞和胰岛素样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其在多种组织修复和疾病治疗,特别是神经损伤再修复中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背景:皮肤源性前体细胞是一种神经嵴来源的前体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目的:对皮肤源性前体细胞的培养分离、生物学特性以及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1-01/2011-01相关文献,以"skin-derived precursor cells,skin-derived precurs...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损伤相关因素及凝血、纤溶功能障碍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63例COVID-19确诊病例,按照COVID-19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分为轻、重、危重型3组,进一步将其分为非危重型(包括轻型及重型)和危重型2组,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根据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D-Dimer)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的正常与否,将2组患者分为D-Dimer正常与异常组及FDP正常与异常组,比较其氧合指标及炎症反应相关指标,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照患者是否发生死亡(本研究中死亡病例仅存于危重型患者之中)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分析2组患者的凝血及纤溶功能,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非危重型患者D-Dimer异常组较正常组经皮氧饱和度(SpO2)及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升高,白介素6(IL-6)升高患者显著增多,多因素分析结果示:随着SpO2及淋巴细胞计数升高,D-Dimer水平升高的风险降低[OR= 0.806,95%CI(0.707,0.919),P=0.001及OR=0.09,95%CI(0.010,0.819),P=0.033]。非危重型患者FDP正常组与异常组上述指标比较结果同上,多因素分析示随着SpO2升高,FDP水平升高的风险降低[OR= 0.868,95%CI(0.768,0.979),P=0.022]。危重患者FDP异常组较正常组SpO2显著降低(P<0.05),FDP其余指标及D-Dimer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较存活组凝血及纤溶功能异常更显著:凝血酶原时间(PT)更长、血清D-Dimer及FDP水平更高(均P<0.05),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的凝血及纤溶功能多因素分析结果示,PT延长是死亡的危险因素[OR=3.372,95%CI(1.493,7.612),P=0.003]。结论:入院时较低的SpO2可能导致COVID-19患者血清D-Dimer和FDP水平升高;死亡患者较存活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异常更显著,PT延长可能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