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9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有重复冠脉造影和心电图运动试验复查的41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PTCA)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心电图运动试验对判断再狭窄的意义.结果显示:PTCA术后无再狭窄组患者心电图运动试验各参数比术前明显改善,比再狭窄组亦有明显改善;运动试验阳性对PTCA术后再狭窄预测的敏感性为79.2%,特异性为58.8%,阳性预测值为73.4%;41例患者PTCA术后临床心绞痛症状的发生率为75.6%(其中再狭窄组占70.9%,无再狭窄组占29.1%).结果提示:心电图运动试验是评价PTCA术后疗效及预测PTCA术后有无再狭窄的有效的简单易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5-羟色胺及其拮抗剂和组织胺在心肌缺血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组(15例)、心绞痛组(11例)和对照组(7例)运动试验前后血浆组织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并观察了5-羟色胺拮抗剂赛庚啶的效应。结果显示:运动前SMI组血浆组织胺含量明显低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5),运动后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运动前三组血浆5-羟色胺含量差异无显著性,运动后心绞痛组明显高于SMI组和对照组(P<0.05)。心绞痛组(6例)服用赛庚啶后再次运动试验,在两次运动试验各参数和血浆5-羟色胺含量差异无明显性的状况下,6例心绞痛病人中有3例心绞痛症状消失。提示:组织胺在SMI和心绞痛发生中的作用差异无显性,高血浆5-羟色胺可能参与了心绞痛的发生,而心肌缺血时无症状可能与血浆中5-羟色胺含量未升高有关。P<0.01;心绞痛组与SMI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SMI组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损伤内皮细胞、促进凝血、抑制纤溶、参与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已引起临床上的注意。本文旨在探索急性心肌梗塞(AMI)时TNF对心功能的影响。一、资料与方法122例AMI患者发病后4小时入选。分为:(1)AMI组(Kilip...  相似文献   
4.
本文测定了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组(14例)、心绞痛组(11例)和对照组(7例)运动试验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的含量,探讨了这3种肽类物质在SMI和心绞痛发生中作用的差异。结果显示:运动前3组之间血浆ET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后3组组血浆ET含量分别为77.70±18.44,111.33±24.82,94.38±12.59ng/L心绞痛组显著高于SMI组(P<0.01).运动前3组之间和运动后3组之间血浆CGRP含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前3组之间血浆SP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后3组血浆SP含量分别为2.25±0.21、2.46±0.20、2.18±0.12nmol/L,心绞痛组明显高于SMI组(P<0.05)和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血浆ET、SP含量升高可能参与了心绞痛的发生,而心肌缺血时无症状可能与血浆ET、SP未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ABO血型亚型的B2抗原自1983年由国内学者张工梁[1]发现后文献报道较少.我们在2008年发现1名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献血者,进一步检查证实为AB2亚型,家系调查其子为B2亚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广水地区儿童微量元素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发现儿童体内微量元素与生长发育、防御功能和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全血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更能直接反映人体近期体内微量元素的水平。为了解儿童各年龄段微量元素的缺乏程度,近一年对我院635例门诊就诊儿童进行了血清微量元素测定,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肿瘤坏死因子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变化和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治疗中的变化及其意义,观察了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与未通患者血浆TNF-α含量的动态变化,同时在兔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模型上观察了血浆TNF-α、心肌组织中中性粒细胞的浸润、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1)AMI发病早期(6h)血浆TNF-α含量高于正常对照31%(P>0.05);溶栓血管未通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较正常升高33.2%~38.6%(P>0.05);溶栓血管开通后在再灌注1小时较正常对照和溶栓前分别升高达76.7%和44.6%(P<0.01,P<0.05),再灌注4.5小时仍高于正常对照(P<0.05),10小时后下降接近溶栓前水平。动物实验与临床结果相似,并发现,缺血与坏死心肌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MI1.5h/R1h或R4h组较MI1.5h组缺血心肌中MPO活性与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TNF-α释放与MPO活性呈正相关(γ=0.72,P<0.01)。结果提示,TNF-α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TNF-α可能促进了中性粒细胞对心肌的浸润并与中性粒细胞共同导致了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8.
差错是一种目标导向行为,在工作中普遍存在。血站差错管理对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至关重要。如何减少或控制血站差错,是血站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血站管理者和研究者应积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牛磺酸对溶栓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冬眠心肌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用悬浮人红血球的KH液灌流大鼠离体等容收缩心脏,建立急性冬眠心肌模型,以心肌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糖原含量,以及心肌摄取乳酸的量作为代谢指标。结果:(1)冬眠30min组心肌三磷酸腺苷(ATP)、磷酸肌酸及糖原含量均明显低于平衡末组(P<005),心肌由正常情况下摄取乳酸转为释放乳酸(P<005),在冬眠90min组,以上指标与冬眠30min组无显著差异;(2)再灌注30min,心肌磷酸肌酸和糖原含量及心肌摄取乳酸的量与平衡末组相似(P>005),但心肌三磷酸腺苷含量仍较平衡末组为低(P<005)。结论:急性冬眠期间,心肌对氧及代谢底物的供/均需比例在低水平上保持平衡,保证了心肌的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