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O4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cell spot of Tuberculosis,T-SPOT.TB)在手、腕部腱鞘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集 64例怀疑手、腕部腱鞘结核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诊断及临床表现判断有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全部病例均经过T-SPOT.TB和胶体金标法分别进行体外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采用Kappa、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收集分析相关病例64例,其中诊断为手、腕部腱鞘结核(结核病例)21例,非手、腕部腱鞘结核(非结核病例)43例。经T-SPOT.TB检测,结核病例阳性者20例,非结核病例阴性者40例,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93.0%,阳性预测值为87.6%,阴性预测值为97.6%。经胶体金标法检测血清结核抗体,结核病例阳性者5例,非结核病例阴性者37例,灵敏度为23.8%,特异度为86.0%,阳性预测值为45.4%,阴性预测值为69.8%。与临床诊断比较,T-SPOT.TB和胶体金标法的Kappa值分别为0.862和0.112,T-SPOT.TB比胶体金标法具有更好的一致性,且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TB在手、腕部腱鞘结核诊断中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84例,其中41例采用经伤椎加用椎弓根螺钉固定(A组),43例采用短节段跨伤椎固定(B组)作为对照。观测患者后凸畸形(Cobb角)及伤椎高度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5.7月(12~36月),A组在伤椎体高度术后矫正率、远期丢失率、Cobb角变化值及丢失值、内固定失败率方面明显优于B组,2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应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有利于矫正后凸畸形和恢复伤椎前缘高度,并且可以增强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和维持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发生的原因及中西医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2月我科行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64例患者资料,①根据其手术方式分成单纯髓核切除术组和后路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②根据同一间隙手术次数,将病例分为初次手术组与再次手术组.③根据术中探查所见,腰椎间盘突出是否与硬膜囊或神经根袖粘连,将病例分成无粘连组和粘连组.通过各组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比较,分析后路手术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危险因素及其原因.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症治疗并观察其效果. 结果 264例患者中有11例发生脑脊液漏,发生率为4.17%.后路椎间融合十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发生率为5.67%,高于单纯髓核切除术组(0%)(P<0.05);再次手术组的发生率为18.18%,高于初次手术组的3.56%(P>0.05);粘连组的发生率为6.04%,显著高于无粘连组的0.00%(P<0.05).11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无窦道残留,创口顺利愈合. 结论 ①术中硬脊膜损伤是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主要原因.②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评价老年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6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65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老年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例,其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60~83岁,平均(66.1±6.0)岁,分析一般资料、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案的疗效。根据术中是否行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将术式分类为单纯髓核摘除术组(共45例)和融合内固定术组(共20例)。结果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本组优34例,良23例,可8例,差0例,优良率87.7%。其中单纯髓核摘除术组:优22例,良16例,可7例,差0例,优良率84.4%;融合内固定术组:优12例,良7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5.0%。结论诊断明确的老年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建议尽早手术治疗,术中应在充分减压的基础上,尽量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必要时行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保留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及手术操作技巧.方法 对2006年7月~2011年9月所完成的保留穿支腓肠神经血管营养皮瓣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临床病例共计74例,男性51例,女性23例,年龄中位数38岁(23~74岁),随访时间平均11月(3~28月).其中创伤及其并发症导致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发生的原因及中西医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2月我科行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64例患者资料,①根据其手术方式分成单纯髓核切除术组和后路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②根据同一间隙手术次数,将病例分为初次手术组与再次手术组。③根据术中探查所见,腰椎间盘突出是否与硬膜囊或神经根袖粘连,将病例分成无粘连组和粘连组。通过各组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比较,分析后路手术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危险因素及其原因。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症治疗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264例患者中有11例发生脑脊液漏,发生率为4.17%。后路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发生率为5.67%,高于单纯髓核切除术组(0%)(P<0.05);再次手术组的发生率为18.18%,高于初次手术组的3.56%(P>0.05);粘连组的发生率为6.04%,显著高于无粘连组的0.00%(P<0.05)。11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无窦道残留,创口顺利愈合。结论①术中硬脊膜损伤是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主要原因。②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