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体定向放射消融(SABR)是一种对肿瘤靶区采用单次或几次大剂量的精确照射,使肿瘤靶区形成放射性毁损,而靶区外正常组织受照剂量很小的治疗手段。目前该技术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腹部肿瘤临床。本文就立体定向放射消融在肝胰肿瘤的临床应用及其在放射物理生物学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精准放射治疗技术在直肠癌综合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的主流技术为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体位固定技术、图像引导技术及治疗中患者直肠和膀胱的充盈情况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直肠癌放射治疗的精准度和治疗效果.直肠癌放疗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较大影响,正确合理地选择放射治疗技术有助于提高直肠癌放射治疗实施的精准性,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提高直肠癌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本文就直肠癌精准放疗技术在临床中的运用和如何进一步提高其准确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4.
ν刀和X刀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两者的治疗精度相同,剂量分布的适形性一致、均匀性X刀优于Y刀,对于复杂靶区X刀治疗效率更高。通过分析比较两种技术在听神经瘤、脑膜瘤、脑转移瘤、脑动静脉畸形、垂体腺瘤和三叉神经痛等病变中的治疗效果,表明两种技术在病变控制率、正常组织损伤率等方面无差别;ν刀治疗的临床应用经验更丰富,X刀的治疗方式则更多样化,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5.
腋窝淋巴结转移癌而原发灶不明,其诊断和治疗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女性患者原发于乳腺较常见。但期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肺癌、甲状腺癌,胃肠道肿瘤、卵巢癌亦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 我院自1958年~1991年共收治乳腺癌6106例,其中隐性乳腺癌7例,占1.1595。现报告如下。 方法与材料:全部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6~53岁。皆主诉腋窝肿物,病程3~14个月。疗前除非手术组4例行锁骨上淋巴结活检外,其他均行腋窝肿物切除,病理证实为转移癌。实施了手术和(或)放疗,2例配合化疗。放疗剂量范围40Gy~60Gy,多为50Gy,个别多达80Gy。结果详见表1,2。均随诊5年以上。 讨论:隐性乳腺癌由Halstad1907年首次报道后才引起人们注意的,发病率小于1%,本院为1.15%,本类  相似文献   
6.
1980年至1991年,我院共收治儿童Ⅰ、Ⅱ期何杰金氏病患者40例,占同期何杰金氏病病例的10%(40/396)。男性34例,女性6例。年龄4~14岁,中位年龄6岁,<5岁3例,5~14岁37例。首发部位均为膈上型,多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就诊,仅2例以腋窝淋巴结肿大就诊,9例胸片显示纵隔增宽。病变确诊前有36例被误诊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核。所有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期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胸片和腹盆腔B超检查,部分患者进行了骨髓穿刺细胞学及腹盆腔CT检查。临床分期按照AnnArbor分期法,ⅠA12例,ⅠB3例,ⅡA13例,ⅡB12例。病理亚型按Rye分型,淋巴…  相似文献   
7.
癌基因、抑癌基因与鼻咽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类肿瘤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检测,已经在肿瘤的分类、发病机理、恶性程度、监测、转移和预后等方面与肿瘤临床结合起来。作者对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鼻咽癌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1981年Weinberg等[1]首先报道人癌基因分离成功,肿瘤研究开始进入了癌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
方法 2005-2010年本中心收治的同期放化疗后术后病理证实pCR的 49例患者,其中行术后辅助化疗 38例,未行术后辅助化疗 11例。比较二者疗效。
结果 随访率100%,随访时间满 3年者 22例。全组 3年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和癌症特异生存率分别为92%、90%和95%,术后有与无辅助化疗的分别为90% 与100%(χ2=0.05,P=0.818)、92%与80%(χ2=1.00,P=0.316)、94%和100%(χ2=0.31,P=0.581)。全组 3年复发率为8%,术后有、无辅助化疗的分别为8%、9%(χ2=1.00,P=0.316)。
结论 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化疗后获pCR患者累计复发率低,术后辅助化疗并未提高疗效,因随诊期短、病例数不多,其价值需进一步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加以甄别。  相似文献   
9.
肿瘤乏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量临床和实验动物研究表明乏氧见于90%以上的实体肿瘤,其生物等效致死剂量是富氧细胞的2~3倍;肿瘤治疗的总体疗效取决于肿瘤内乏氧细胞所占比例,因为乏氧细胞的存在明显增加了肿瘤对放疗、化疗的抗拒性和肿瘤自身的侵袭性,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基本明确了其作用机制[1-4].而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改善肿瘤内乏氧状态的手段,虽能提高某些肿瘤的疗效,但总体治疗效果无显著提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随着分子影像技术的更新与完善,为肿瘤治疗的计划制定及预后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日益进展的肿瘤治疗如分子靶向治疗和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的目的就是尽可能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PET分子影像与CT、MRI解剖影像融合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肿瘤诊断与治疗的精确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人体α—干扰素(INF)与放疗对肺和肿瘤组织的作用,对有选择性的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身上进行了研究。患者必须是初治且病灶局限。共分两组:7例INF高量组病人,先接受高剂量的INF(800×10~6Iu iV×5),然后低剂量维持(6×10~6Iu im2/W),局部病灶辅以间隔放疗(55Gy/20F/7W)。5例低量INF组,一开始就用低剂量的INF(6×10~6Iu im Qd),并配合每日两次分割放疗,总量为44Gy/40F/4W。两组均有4例行全脑预防性照射,高量组因脑转移有3例全脑照射。对播散到胸腔以外的病例,停INF,加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