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肿瘤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肿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骨肿瘤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扫描层厚2~3mm,重建间隔1.5mm,螺距为1,数据输入工作站,用SSD及MPR重建方法进行处理。结果20例骨肿瘤三维CT重建图像显示良好。骨肿瘤的整体形态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得到较好的观察。结论我们认为SSD及MPR重建方法的结合运用,并参考CT的横断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将提高螺旋CT对骨肿瘤的定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珂立苏(Calsurf)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生后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症(NRDS)患儿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1例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21例在机械通气治疗基础上使用珂立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及胸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应用珂立苏后皮肤迅速转红,用药6 h后PaO2、a/APO2、PaO2/FiO2均明显提高,PaCO2下降,pH上升,用药24h、3d,PaO2和a/APO2仍在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胸部X线显示治疗组肺野透亮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治疗后,治疗组存活19例(90.4%),对照组存活12例(57.1%),2组存活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快速、有效地改善NRDS患儿肺通气、换气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CT受检者的相关知识水平和检查成功率。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对1000例CT受检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分阶段的专科知识教育和卫生科普知识教育。采用现场问卷方式,分2次调查患者接受教育前后对CT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并观察患者检查中的配合情况。结果在检查前准备、检查中配合、检查后注意事项和造影剂用药等4个方面,健康教育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T检查成功率为98.5%。结论对CT受检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受检者的相关知识水平,并取得良好的配合效果。  相似文献   
4.
自动高压注射器在动态增强MR主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自动高压注射器在动态增强MR主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8例疑主动脉病变患者行动态增强MR主动脉造影(DCEMRA),造影序列为三维稳态快速激发MRA,对比剂为Gd-DTPA,剂量为0.1mmol/kg体重,应用自动高压注射器控制造影剂的注射剂量和注射速度。结果 58例DCEMRA影像清晰,其中正常主动脉6例,大动脉炎8例,胸腔主动脉瘤41例,胸主动脉狭窄并胸主动脉瘤3例。结论 自动高压注射器在增强MR主动脉造影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CT灌注与肿瘤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相关性。方法对85例共88个(恶性77个,良性11个)头颈部肿瘤术前行CT灌注检查。采用螺旋CT机自带软件绘制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ROI强化峰值(PH)、达峰时间(PT)、平均通过时间(MTT),病灶相对强化峰值(RPH)和灌注量(PF)。其中35例切取与CT灌注靶层面相同的组织切片,行CD34、VEGF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肿瘤CT灌注成像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头颈部肿瘤CT灌注成像TDC主要有3种类型,77个恶性肿瘤中53个(68.9%)表现为速升速降型;9个淋巴瘤中6个TDC表现为低平型曲线,与68个其他肿瘤中仅有9个为低平型曲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甲状腺癌呈高灌注,其PF(中位数为82.2ml·min^-1·100g^-1)与淋巴瘤PF(中位数为24.5ml·min^-1·100g^-1)、头颈鳞癌PF(中位数为23.8ml·min^-1·100g^-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1个良性肿瘤的MVD均数为(44.7±3.4)条/高倍视野,24个恶性肿瘤的MVD为(49.6±14.8)条/高倍视野,良恶性肿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恶性肿瘤呈强阳性者15个,弱阳性9个;在良性肿瘤呈强阳性1个,弱阳性10个,VEGF的表达强阳性率在良、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MVD(中位数40.0)与PH(中位数26.9)、RPH(中位数14.5)和PF(中位数46.8)有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35、45.49和0.41),VEGF(中位数4.0)表达与MTT(中位数16.7)呈负相关(r=-0.41)。结论CT灌注成像TDC形态对头颈部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MVD、VEGF与CT灌注相关,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肿瘤微循环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社区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病情转归,提高高血压病的防治水平。方法将2003年10月-2005年6月期间在某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共128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追踪观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8例患者病情知晓率90.26%,接受治疗率84.37%,其中90例坚持服药,依从率70.31%;18例间断服药治疗,占14.06%。服用降压药病例经治疗6~8周后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或收缩压(SBP)下降超过20mmHg,但在活动、激动、焦虑、疲劳或停药4周后,血压仍有升高。20例未进行任何治疗,占15.63%。无1例因经济原因停药或拒服降压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者均为2级或3级高血压病例且与用药不规范有关。结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依从率与患者受教育程度有关。药物合理使用,药价低廉是提高治疗依从率和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高血压的级别越高,发生并发症的机率越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社区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病情转归,提高高血压病的防治水平.方法 将2003年10月-2005年6月期间在某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共128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追踪观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病情知晓率90.26%,接受治疗率84.37%,其中90例坚持服药,依从率70.31%;18例间断服药治疗,占14.06%.服用降压药病例经治疗6~8周后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或收缩压(SBP)下降超过20 mmHg,但在活动、激动、焦虑、疲劳或停药4周后,血压仍有升高.20例未进行任何治疗,占15.63%.无1例因经济原因停药或拒服降压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者均为2级或3级高血压病例且与用药不规范有关.结论 高血压知晓率,治疗依从率与患者受教育程度有关.药物合理使用,药价低廉是提高治疗依从率和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高血压的级别越高,发生并发症的机率越大.  相似文献   
8.
结肠癌CT仿真内镜与电子结肠镜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T仿真内镜是利用工作站将螺旋 CT扫描得到的容积数据重建成类似电子结肠镜所见的图像,有关结肠 CT仿真内镜的文献多数是对结肠息肉及结肠癌检出率的报道 [1- 3],结肠癌的 CT仿真内镜征象的报道较少 [4- 6]。为探讨 CT仿真内镜在结肠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我们自 1998年 6月至 1999年 6月对 30例结肠癌进行了 CT仿真内镜检查与电子结肠镜的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收集 30例结肠癌病例的 CT仿真内镜及电子结肠镜材料,其中男 16例,女 14例;年龄 27~ 79岁,平均 59.2岁。病程 1个月~ 48个月,平均…  相似文献   
9.
颈部淋巴结病变CT灌注成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CT灌注在区分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1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行CT灌注成像,包括淋巴瘤9例,甲状腺癌转移9例,甲状腺癌外的其他头颈鳞癌转移22例,淋巴结炎8例,结核3例。分析和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结病变曲线和灌注参数特点。结果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结病变CT灌注曲线(TDC)走势不同,淋巴结转移瘤以"速升速降"型为主,淋巴瘤TDC曲线低平,而慢性淋巴结炎以低平和缓升型为主。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高灌注(PF)(127.04±65.78)ml.100g-1.min-1,淋巴瘤为低灌注(PF)(32.1±20.9)ml.100g-1.min-1,与淋巴结炎、其他头颈鳞癌转移瘤之间(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恶性淋巴结的TDC走势和灌注特点不同,利用CT灌注结合CT形态学表现可以帮助区分不同病理类型的淋巴结。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7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鼻塞,夜间睡眠时打鼾,张口呼吸。1周前突然鼻出血,口吐血块2次。无结核病史或与结核患者接触史,有规范的预防接种史。鼻咽镜检查见双侧嗅区有新生物突出,触之易出血,表面溃疡,质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