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患者,女性,60岁.因“间断反酸、腹胀、纳差、恶心、呕吐、便秘,再发4天”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述症状在当地医院给予抑酸、促进胃肠动力等治疗,症状缓解出院.后症状反复发作4次,均住院给予上述治疗后缓解.4天前上述症状再发,为明确诊断转入我院.体格检查:左侧颈部可触及一肿块,大小约4 cm×3cm,质中等硬度,表面光滑,随吞咽活动,气管右偏,无双手震颤,胸椎呈右凸畸形,测量Cobb角约65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确诊的CD和ITB患者,登记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T-spot.TB检测。结果:①临床症状腹泻在CD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ITB(CD:64.3%,ITB:33.3%,χ2=5.269,P<0.05)。②实验室指标T-spot.TB在ITB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D(ITB:92.0%,CD:7.7%,χ2=36.250,P<0.001),其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为92.0%(23/25),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均为92.3%(24/26)。③内镜及病理环行溃疡及回盲部受累在ITB中多见(ITB:17.6%,CD:0,P<0.05和ITB:64.7%,CD:30.8%,P<0.05)。淋巴细胞聚集在CD中多见(CD:84.6%,ITB:35.0%,P<0.005),而肉芽肿形成在ITB中多见(ITB:55.0%,CD:11.5%,P<0.005)。结论:T-spot.TB对两者鉴别有重要的意义,ITB和CD鉴别需要结合多方面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3.
不同阶段胃癌患者高凝状态相关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胃癌患者高凝状态相关指标变化的意义以及低白蛋白血症对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及病理结果将94例胃癌患者分为未转移组(23例)、淋巴结转移组(48例)和远处转移组(23例),测定其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及白蛋白(ALB)水平,与对照组(3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并分析胃癌患者FIB与ALB的相关性。结果未转移组、淋巴结转移组和远处转移组胃癌患者PLT、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远处转移组比未转移组PLT、FIB显著升高,而ALB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远处转移组与淋巴结转移组相比,FIB显著增高,而ALB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癌患者中,ALB与FIB呈显著负相关(r=-0.311,P=0.002)。结论胃癌患者存在高凝状态,且随远处转移的发生高凝状态更为显著,伴随低白蛋白血症者高凝状态也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