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喉癌微血管生成中P53 nm23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P5 3、nm2 3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or,VEGF)在喉癌微血管生成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 42例喉癌标本中P5 3、nm2 3蛋白、VEGF及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MVD)进行了检测。结果 喉癌中P5 3、nm2 3蛋白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占 47 6 %、5 7 1%和 71 4%。P5 3基因和VEGF呈正相关 (P <0 0 5 ) ,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标本中P5 3、VEGF阳性表达率及MVD明显高于非转移组 (P <0 0 5 )。而nm2 3基因和VEGF在喉癌标本中无直接相关性 ,在nm2 3蛋白表达阴性和VEGF阳性标本中MVD较高 ,这种现象多见于有淋巴结转移的喉癌中。结论 突变型P5 3基因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影响肿瘤内MVD ,促使喉癌发生转移 ;而nm2 3基因可能不是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 ,而是通过其它途径影响喉癌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yc基因家族在喉癌中的异常扩增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CR非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激光扫描技术检测了32例喉癌组织、12例癌旁组织和6例正常组织。结果正常组织细胞Myc基因无扩增,32例喉癌中47%(15/32)有Cmyc和Lmyc扩增,41%(13/32)有Nmyc基因扩增。Myc基因扩增率与年龄、性别、喉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Nmyc扩增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Myc基因3个成员异常扩增是喉癌发生的原因之一,Nmyc扩增在喉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可能起正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吉林省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健康人群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技术,对45名朝鲜族和37名汉族VDR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比较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特征。结果45名朝鲜族人群中AA、A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2%(10/45名)、22%(10/45名)和56%(25/45名);37名汉族人群中AA、A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6%(17/37名)、14%(5/37名)和40%(15/37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X^2=5.25;P=0.072)。朝鲜族人群A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3%和67%;汉族分别为52%和48%,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X^2=6.25;P=0.01)。结论吉林省地区汉族和朝鲜族健康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国吉林省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健康人群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的分布。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i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等技术检测66例朝鲜族和90例汉族LPL基因多态性,并将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两族人群中的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朝鲜族人群LPL基因P+P+基因型,P+P-基因型和P-P-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7.58%,33.33%和9.09%;汉族人群分别为73.33%,24.44%和2.22%,两组基因型的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49)。朝鲜族人群P+等位基因和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4.24%和25.76%;汉族人群分别为85.56%和14.44%,两组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2)。结论 LPL基因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在中国吉林省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人胎肝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人胎肝干细胞体外分离纯化方法,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采用胶原酶消化、重力沉降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人胎肝干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其进行初步鉴定,以及应用流式细胞仪等对其生长状况进行评估。所获得的原代细胞共传8代,细胞呈小梭形或三角形,体积较小,胞核较大,而胞浆较少;第4代细胞中进入生长期的细胞约占88.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细胞胞质中ALB、CK19染色阳性。人胎肝中存在具有肝干细胞特征的细胞,它们可能会成为细胞移植及肝移植良好的细胞资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同时检测Myc基因3个成员L-myc,N-myc及C-myc异常扩增简便方法。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用一对引物同时扩增Myc基因3个成员第2外显子3个成员第2外显子中的高度保守区,扩增产物经非变性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及激光扫描,结果 此法可以检测Myc基因家族中3个成员的扩增情况,经检测,正常组织细胞没有Myc基因扩增,32例喉癌组织中47%有L-myc和C-myc扩增,41  相似文献   
7.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技术,检测了喉癌中抗癌基因P53第5-8和11外显子及Rb基因第20外显子的突变。结果表明:P53、Rb基因突变与癌组织病理分化程度有关,中、低分化癌的突变例数明显多于高分化癌;P53、Rb基因突变失活与喉癌发生、发展及恶性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朝鲜族和汉族居民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06例高血压患者(病例组)和105名健康人(对照组)的 ACE基因型。应用拟合优度χ2检验分析基因型频数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等位基因和基因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ACE基因各基因型频数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ACE基因3种基因型(II、DD和ID)和等位基因(I、D)频数分布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朝鲜族人群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AC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汉族人群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AC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朝鲜族高血压组和汉族高血压组比较AC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朝鲜族非高血压组和汉族非高血压组比较AC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CE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朝鲜族和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bcl 2和bax基因在喉癌细胞生长周期各时相的表达情况 ,探讨bcl 2和bax在喉癌细胞周期各时相的表达与喉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双参数分析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和脱氧核苷酸原位末端标记 [terminaldeoxynucleotidyltransferase (TdT) mediateddutp digoxigeninnickend labeling,TUNEL]技术 ,检测 15例声带息肉 (对照组 )和 387例喉鳞状细胞癌 (简称鳞癌 )组织细胞周期各时相的bcl 2、bax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 喉鳞癌组总的bcl 2表达和G0G1期bcl 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bax的总体表达和在G0G1期、S期及G2M期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喉鳞癌组细胞凋亡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且主要是由于G0G1期细胞凋亡的下降所引起 ;细胞周期各时相的bcl 2、bax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与肿瘤的临床分型、临床分期及T分级差异无显著性 ;低分化鳞癌S期、G2M期bcl 2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鳞癌和中分化鳞癌 ;5年内死亡组与复发转移组的S期、G2M期和总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 (P <0 0 5 ) ,S期和G2M期的bcl 2表达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喉鳞癌细胞中G0G1期bcl 2表达增高 ,G0G1期细胞凋亡的明显下降 ,是喉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的bcl 2表达和细胞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meaning of tight junctions protein regulator PKC θ in human meningioma tissue.Method The expression of PKC θ in 30 non-invasion and 30 invasion meningioma tissue is tested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S-P method,with the goal of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PKC θ and pathology character.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PKC θ in invasion meningioma tissue is obviously lower than in non-invasion meningioma tissue.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 The lower expression of PKC θ in invasion meningioma tissue pmbably affects occurrence and invasion of the meningioma by ehang4ng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J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