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原发胃恶性淋巴瘤(PGM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胃恶性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GML病变多在黏膜下层,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本组中弥漫浸润型7例,局限肿块型3例,多发结节型1例,混合型1例并胃周及腹膜后淋巴结增大。结论:CT检查对于原发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
肺炎胸片吸收程度的判定是肺炎痊愈及临床科研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但不同医生的判读存在差异,这严重影响到肺炎胸片临床研究的客观性。所以,肺炎胸片的量化对于客观的评价肺炎患者的病情、规范肺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很少在此方面取得较为公认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病毒性肺炎患者胸部CT影像学分期与中医舌象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和黄石中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肺炎患者的舌象和胸部CT影像11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舌质、舌体、舌苔在不同CT分期的分布情况,对有意义的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胸部CT分期与舌象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17例病毒性肺炎患者CT所示早期17例(14.53%)、进展期85例(72.65%)、消散期15例(12.82%)。患者舌质淡色舌者20例(17.09%)、红舌者29例(24.79%)、紫舌者68例(58.12%);舌苔少无苔者31例(26.5%)、薄苔者19例(16.24%)、腻苔者67例(57.26%);舌体瘦小者12例(10.3%)、正常者49例(41.9%)、肥大者56例(47.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舌质、舌体、舌苔与胸部CT影像不同分期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舌质、舌体、舌苔等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胸部CT早期比进展期红舌、少无苔、薄苔多,瘦小舌少;消散期比进展期红舌、少无苔、瘦小舌多。结论:病毒性肺炎患者的舌质在胸部CT早期多为淡舌,在进展期多为紫舌和消散期多为红舌;舌苔在胸部CT早期多为薄苔,在进展期多为腻苔,消散期多为少无苔;舌体在胸部CT早期多为正常、肥大(正常偏多),在进展期多为正常、肥大(肥大偏多),消散期多为正常、瘦小(瘦小偏多)。  相似文献   
4.
骨硬性纤维瘤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硬性纤维瘤(Desmoplastic Fibroma)是罕见的骨良性肿瘤,自1958年Jaffe首 报导5例以来,从我们可查到资料,至今共57例(1-8),现报道我院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硬性纤维瘤。  相似文献   
5.
生脉成骨胶囊治疗SARS后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磁共振(MRI)检查方法观察评价生脉成骨胶囊治疗SARS后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疗效.方法 搜集我院2003~2005年SARS后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患者17例,共29髋,采用MRI检查方法,诊断和追随评价生脉成骨胶囊的疗效.采用Koo等测量方法比较治疗前后骨坏死的角度指数;采用Holman等的测量方法,比较治疗前后坏死面积指数.结果 治疗前后骨坏死角度指数、面积指数差异显著(P<0.01,P<0.05);生脉成骨胶囊能够缩小坏死面积,改善骨髓水肿和关节积液,但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生脉成骨胶囊可减小骨坏死的范围,改善骨髓水肿和关节积液.  相似文献   
6.
针刺申脉穴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针刺申脉穴脑功能变化的规律和激活脑区的定位信息。方法:利用血氧依赖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健康志愿者的申脉穴在行针及留针不同针刺状态下的脑功能变化图像,利用SPM信号处理系统,对比分析不同针刺状态下脑功能变化的规律。结果:针刺申脉穴主要激活边缘系统(丘脑、扣带回、海马旁回)和额叶、颞叶等脑区,在行针和留针过程中激活的脑区存在较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在行针过程中首先激活对侧脑区,留针后逐渐由对侧延伸到双侧。结论:激活的脑区可能在申脉穴治疗失眠等心境障碍性疾病时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醒脑散的BOLD-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BOLD-fMRI技术研究醒脑散对脑功能的影响,探索醒脑散的中枢机制。结果:醒脑散可明显激活小脑、桥脑、右侧楔叶、左侧舌回、双侧颞下回等脑区。结论:桥脑中的网状结构,对意识觉醒起关键作用,距状沟上下的楔叶和舌回是经典的视觉中枢,实验结果为醒脑散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客观的可视性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药外敷治疗结肠慢输型便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肠慢输型便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便秘类型,我们自1996年~1998年应用中药外敷脐部治疗本病3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研究1.1 一般资料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8岁;病程半年~1年9例,2~3年13例,4~5例5例,5年以上3例。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0岁;病程半年~1年12例,2~3年10例,4~5年7例,5年以上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P>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排便时间延长,大便排出困难,大便干…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1例皮质下失语症患者针刺通里、悬钟前后的语言学评估,观察此穴位配伍的语言学疗效及探索语言功能的改善与皮质激活效应的关系和意义。方法:试验1:对1例皮质下失语症志愿者在针刺通里、悬钟前后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进行语言学评价。试验2:分别电针左、右通里、悬钟,试验采用组块设计模式,静息阶段与刺激阶段交替;运用fMRI中的BOLD技术及SPM2软件分析方法来显示脑皮质功能区的激活情况。结果:电针左侧通里、悬钟后出现右侧颞上回、颞横回、额下回、岛叶、海马旁回、中央前后回、小脑扁桃体等部位的激活.电针右侧通里、悬钟后左侧颞上回、颞下回、海马旁回、角回、岛叶、顶上小叶、顶下小叶、中央后回等脑区出现激活:其中电针左侧的通里、悬钟后出现双侧颞叶的皮质激活效应。结论:针刺通里、悬钟可以激活脑语言功能区,从而证实针刺此组穴位可以改善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通过观察针刺单侧穴位后的侧别交叉激活和双侧皮质激活推测语言功能的双侧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康人及脑梗死后左侧偏瘫患者执行左侧上肢运动及针刺左侧阳陵泉穴后的激活区分布特点,初步探讨脑梗死后痉挛期脑功能重塑的特点及针刺阳陵泉对其影响的机制。方法:观察8例健康人及5例脑梗死后左侧偏瘫患者。试验1:分别对正常组及偏瘫组进行左侧上肢运动。试验2:分别对正常组及偏瘫组针刺左侧阳陵泉穴。两个试验均采用组块设计模式,运用BOLD-f MRI技术及Brain Voyager软件分析方法显示激活情况。结果:正常组执行运动任务出现右侧初级感觉运动皮质及双侧小脑的明显激活;正常组针刺左侧阳陵泉穴出现左侧小脑、两侧中央后回和顶下小叶的激活;偏瘫组执行运动任务,双侧大脑皮质均有明显激活,包括双侧初级感觉运动皮质(SM1)、运动前区(PMC)和次级运动区(PPC)、双侧丘脑、小脑蚓部、双侧小脑、右侧岛叶、壳核,以及健侧苍白球;偏瘫组针刺左侧阳陵泉穴出现中脑、左侧大脑皮质的运动前区和次级运动区的激活。结论:脑梗死后痉挛期脑功能重塑的机制在于通过功能区的转移和次级功能区的功能代偿,而针刺阳陵泉穴主要作用于锥体外系,通过调节中枢神经递质的释放,缓解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