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8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临床特征为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和凝血障碍,组织学特征为组织细胞/巨噬细胞的过度增生与活化[1]。遗传因素、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HLH。2005年1月~2007年6月我科收治30例(HLH)患儿,现将临床观察及护  相似文献   
2.
离心性后天性白斑是围绕色素痣的局限性色素减退斑,1887年Hebra首先报告本病,现将我科诊断的1例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患儿女,16岁.因面部黑褐色斑点16年,出现环状白斑4个月来我科就诊.患者自幼面部有多个针尖至粟粒大黑褐至黑色斑点,一直无明显变化,约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颊部斑点周围出现环状白色晕,逐渐扩大,无自觉症状,未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皮肤浸润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提高专科医师对白血病皮肤浸润的认知。方法回顾分析5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皮肤浸润患者的临床表现,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结果及临床结局。结果5例患者,年龄36~65岁,皮损均为暗红、紫红色多发、泛发的丘疹、结节,浸润明显,无明显压痛。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大致正常,表皮与真皮之间可见无细胞浸润带,真皮呈弥漫性增生的肿瘤细胞浸润;免疫组化MPO,CD45,CD68阳性率较高。结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皮肤浸润临床、组织病理学均有一定的特异性,发生皮肤浸润,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4.
头颈部恶性肿瘤为全球七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隐匿且多伴发远处转移,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相对较低。目前已有大量运用影像组学对头颈部肿瘤进行研究的报道,均提示影像组学在头颈部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评估以及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状态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简要介绍头颈部肿瘤影像组学研究流程中的特点,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探讨影像组学在头颈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前景,以及未来发展将要应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颈、腰、腿痛是一组脊柱、神经根和软组织疾病的总称 ,属中医“痹证”范畴。笔者从 2 0 0 0年 1月~ 6月应用中药蒙药结合治疗本病 64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 1 2例 ,女性 52例 ;年龄 2 5~ 70岁 ;其中颈椎病 32例 ,风湿性关节炎 1 4例 ,骨质增生 8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 4例 ,肥大性脊柱炎 4例 ,肩周炎 2例。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的手法按摩施治。外敷自制止痛膏 :羌活、防风、芫花、当归、乳香、没药、川乌、草乌、巴日斯塔布 (蒙 )、乌那干吐古来草 (蒙 )、比拉皮 (蒙 )等 2…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侧太田痣的临床特点。  方法  收集1998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双侧太田痣患者59例, 回顾性分析其发病年龄、性别、皮疹范围、是否双侧对称、皮疹颜色、巩膜是否受累、是否有合并症及特殊病例等, 其中部分病例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和调Q紫翠宝石激光治疗。  结果  双侧太田痣患者占同时期太田痣患者的4.47%, 均为先天发病, 男:女=1:4.9。患者皮疹颜色为蓝褐色25例, 淡褐色34例; 皮疹双侧对称分布者47例, 双侧不对称者12例; 17例患者累及双侧3支三叉神经; 在皮疹双侧对称分布的患者中有5例患者皮疹为居中分布; 31例患者出现巩膜受累; 4例患者出现先天性血管畸形。组织病理与单侧太田痣无差异, 调Q紫翠宝石激光治疗效果好。  结论  双侧太田痣为一种先天发病的疾病, 有较高的概率出现大面积累及、巩膜受累和合并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痤疮患者紫外线诱导面部红色荧光物质的分布特征。  方法  用SAS (skin analysis system)皮肤分析仪拍摄北京协和医院74例痤疮患者和68名健康人面部紫外光图像, 计算红色荧光物质在痤疮患者面部的检出率及其分布。  结果  74例痤疮患者中63例检出面部红色荧光物质, 检出率为85.14%;68名健康人中23名检出红色荧光物质, 检出率为33.82%,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64, P < 0.005)。两组红色荧光物质在皮脂分泌量高的T区检出率较皮脂分泌量低的U区高,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06, P < 0.005;χ2=15.429, P < 0.005)。  结论  痤疮患者紫外线诱导红色荧光物质的出现可能与皮脂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头颈部白斑患者红绿蓝(red green blue, RGB)光和紫外线(ultraviolet, UV)光图像在白癜风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方法  应用皮肤分析仪对608例头颈部白斑患者进行RGB光和UV光拍照, 定性分析同一患者头颈部白斑在RGB光和UV光下白癜风病变边界的区别。  结果  白癜风皮损在UV光下表现为界限清楚的亮白色荧光。608例头颈部白斑患者中, 通过RGB和UV图像确诊为白癜风281例(46.2%), 除外286例(47.0%), 不能明确诊断41例(6.7%)。部分黏膜和头皮部位受累的白癜风因颜色浅, 诊断困难, UV图像可明确诊断。肉眼不能明确白癜风皮损界限时, UV图像可明确受累范围, 指导治疗。对于疗效的评价, UV图像可更有效地确定复色范围, 并提示治疗后肉眼不可见皮损。  结论  头颈部白斑患者RGB和UV图像分析可用于诊断或除外白癜风, 特别是肉眼难于鉴别的皮损; 能有效地指导治疗和进行疗效评价, 更有效地确定复色范围。  相似文献   
9.
6~12岁学龄期的学生,在正常生活条件下,大脑机能活动与如何发挥其平衡力、协调力和注意等方面的功能,一直为医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因此,测试这些脑功能就成为儿童的正常发育、健康状况、智能等方面较为重要的评价目标。为了找出健康学生上述六项脑力功能的正常值范围,便于脑功能障碍儿童和低能儿在这几方面进行比较,特作如下实验。 1 对象与试测项目选择武汉市城区五所小学、二所中学、年满6~12周岁的健康学生共1945人(男970人,文975人)。用数字划消测验、九孔动作稳定测验、两指定点测验、单足跳测验、钉板测验、形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2010年,应用介入与手术联合治疗I例BCS,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年龄51岁,病程4年.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为:双下肢肿痛,胸、腹、背部静脉曲张,双下肢蚓状团块,以右下肢为著,右下肢凹陷性水肿.右髂骨下可见-8×9cm大小的蚓状团块,质硬,皮温明显高于对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