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与内镜治疗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的预防效果,为肝硬化患者早期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2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一级预防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89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进行内镜下套扎治疗(EVL)者纳入EVL组(n=43),进行TIPS治疗者纳入TIPS组(n=46),比较两组静脉曲张改善效果,治疗前后门静脉内径、肝功能变化以及治疗后患者EGVB、并发症和死亡发生情况。结果TIPS组和EVL组静脉曲张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0.70%和86.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IPS组术后门体循环压力差降低(P < 0.05),且治疗后3、6、12、24月时门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低于EV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EGVB发生率分别为32.56%和17.39%(P > 0.05),其中TIPS组远期出血(治疗3月后)发生率低于EV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早期TIPS和EVL用于肝硬化患者一级预防均可有效改食管胃底善静脉曲张,有利于降低EGVB发生风险,且TIPS在降低门静脉压力和远期出血发生率方面较EVL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
纵裂池出血的CT诊断及解剖学基础(附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大脑镰、纵裂池的解剖学特点,探讨纵裂池出血的CT特征。方法按国外学者[1]提法,将大脑镰和纵裂池以胼胝体和侧脑室为界分为上、前及后三部分,回顾分析34例纵裂池出血的CT表现。结果纵裂池出血CT特征为:纵裂池呈稍增宽线状高密度影,宽度>1mm,CT值约50~80Hu,边缘稍模糊,可呈锯齿状或羽毛样改变。前纵裂池线状高密度影长度超过前纵裂的1/2;大脑镰中份、侧脑室顶部及以上层面见到前后贯通、边缘稍模糊线状高密度影;后纵裂池密度增高且向下可见到与增厚、密度增高的小脑幕切迹缘相延续,类似强化的“Y”或“V”字形小脑幕。结论纵裂池出血具有相应的特征性,有助于同正常大脑镰、大脑镰钙化及大脑镰和小脑幕硬膜下出血相鉴别。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分析对比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对照其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表现.结果 CT阳性26例(100%),其中I级17例、II级0例、III级9例、IV级0例,X线平片阳性22例(85%),其中I级12例、II级2例、III级6例、IV级2例.CT显示肺部小颗粒状影、毛玻璃征、支气管充气征、气胸、肺出血和肺炎分别为26、26、15、5、4、 7例,X线平片分别为13、15、10、1、1、6 例.经过χ2检验,CT和X线平片在显示小颗粒状影、毛玻璃征、支气管充气征、肺出血、气胸方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较X线平片有优势,CT和X线平片在阳性率和显示肺炎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较X线平片对早期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和显示病灶细节方面更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6.
支气管扩张症 (简称支扩 )是呼吸科常见的支气管慢性化脓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脓痰和咯血 ,以往诊断多依靠临床、X线胸部平片和支气管碘油造影。由于X线胸部平片检查对支扩无特异性 ,而支气管碘油造影阳性率仅6 0 % ,对于症状轻微、不拟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 ,或估计病变严重、尤其双侧性的病例 ,以及心肺功能不全者 ,均不宜作支气管碘油造影。CT对本病不仅可以明确诊断 ,而且可以提示病变类型、程度与范围。本文对经支气管造影或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2 4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CT征象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了其CT表现 ,并提出了常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窦肉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月经病理学证实的36例鼻窦肉瘤患者的CT和MRI的影像学资料,探讨影像诊断价值。结果肉瘤典型的MRI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后中度强化。30例病变中心位于蝶筛区,6例位于上颌窦。通过CT对病变能够提供鼻窦肉瘤诊断的病例共27例(75.00%),通过MRI能够提供鼻窦肉瘤诊断的病例共35例(97.22%),两种检查方法有统计学差异(χ2=7.43,P〈0.05)。结论 CT可以较好地显示鼻窦骨质破坏,MRI能更清楚地显示鼻窦部位的侵犯范围,两者结合可为该病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比较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高场强MR和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51例(2016年3月-2017年3月),所有患者均接受高场强MR和CT扫描检查,将检查成像交于我院放射诊科医生(两名)进行查看、对比不同检查方法患者超急性期和急性期的敏感性及患者脑血肿量情况。结果:CT检查方法和T2*WI梯度回波序列的超急性期和急性期敏感性指标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1WI和T2WI梯度回波序列的超急性期和急性期敏感性指标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1WI和T2WI梯度回波序列的超急性期和急性期敏感性指标均明显低于CT检查方法和T2*WI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组间比较差异突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检查方法患者脑血肿量指标数据比较均没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出血病症临床诊断中,应用CT和高场强MR中的T2*WI梯度回波序列均能够检测出高敏感性和脑血肿量高信号,根据各指标变化情况能够准确判定患者实际患病情况,对于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和MRI在胼胝体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1例胼胝体损伤的患者行CT和MRI检查,对比分析胼胝体损伤的CT和MRI表现.结果 胼胝体损伤的颅脑CT和MRI表现特点:①胼胝体出血性损伤23例和非出血性损伤18例,以膝部与体部多见,压部少见;② 30例合并弥漫性脑肿胀;③ 31例常合并颅脑其他部位损伤.18例胼胝体非出血性损伤中,MRI均清晰显示,常规CT仅显示2例,经过精确概率法检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3例胼胝体出血性损伤,MRI均清晰显示,常规CT显示20例,经过精确概率法检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6个月后随访,MRI发现胼胝体体积缩小28例、软化灶15例、胶质增生30例,CT仅发现脑软化灶8例.结论 对于胼胝体非出血性损伤病灶和随访复查,MRI较CT检查有明显优势;对于胼胝体出血性损伤病灶,MRI和CT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