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构建pGPU6/GFP/Neo-shRNA-CTGF重组质粒(简称shRNA-CTGF),通过RNA干扰(RNAi)技术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进行体内、体外干预,分析其对瘢痕疙瘩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Ⅰ)表达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构建特异性shRNA-CTGF重组质粒,RNAi转染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KFB),检测CTGF基因沉默情况及KFB分泌的COL Ⅰ量;将shRNA-CTGF重组质粒对构建的裸鼠瘢痕疙瘩动物模型进行体内转染,检测CTGF基因沉默情况及COL-Ⅰ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了CTGF重组质粒,其在体内、体外环境下均可成功沉默CTGF表达,其抑制率为86.8%和54.1%;RNA体外干扰KFB定向沉默CTGF的同时可显著抑制COL-Ⅰ表达,其mRNA、蛋白水平抑制率分别为76.8%和65.6%;RNA体内干预实验也可显著降低COL-Ⅰ表达,其mRNA、蛋白水抑制率分别为52.7%和48.0%.结论 shRNA-CTGF重组质粒在体外及体内环境下均可成功沉默CTGF基因表达,沉默CTGF能显著降低瘢痕疙瘩中COL-Ⅰ蛋白含量,提示CTGF基因是病理性瘢痕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喉罩通气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4)。对照组开展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开展喉罩通气全麻。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T2、T3时,研究组的HR、MAP、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T1、T2、T3时,研究组的血清儿茶酚胺、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术毕至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开展喉罩通气全麻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SDF-1对ADSCs体外促血管新生能力的影响,并探讨CXCR4、CXCR7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ADSCs,检测其CXCR4、CXCR7的表达;SDF-1刺激ADSCs,并分别加入CXCR4、CXCR7封闭抗体,检测ADSCs-CM中VEGF、HGF、β-FGF含量,及其对h UVECs微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 成功培养ADSCs;ADSCs体外培养传代过程中CXCR4、CXCR7表达持续下降;SDF-1刺激上调CXCR4、CXCR7表达,并提高ADSCs对血管活性因子的分泌,及促进h UVEC微血管的形成;封闭CXCR4、CXCR7均可显著抑制SDF-1的促进作用。结论 体外环境下,SDF-1可上调ADSCs中CXCR4、CXCR7表达,并通过SDF-1-CXCR4/CXCR7两条通路提高ADSCs的促血管新生能力。  相似文献   
4.
颈前路钢板固定位置与相邻节段退变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颈前路钢板固定的位置与术后相邻节段退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65例颈椎病行颈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术后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钢板至头、尾侧相邻椎间隙距离(PDD),据此分为A、B两组,A组PDD<5 mm,B组PDD≥5 mm.相邻节段骨质增生情况,据严重程度分为0级(无骨质增生)到2级(完全骨桥形成).手术前后...  相似文献   
5.
皮瓣移植是整形外科最常见的整复方式之一,但是在皮瓣移植过程中常发生皮瓣血液循环障碍、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影响皮瓣的成活。脂肪干细胞(ADSCs)作为一种再生医学的种子细胞,应用前景广泛,其分化的多样性及分泌的细胞因子对皮瓣血液循环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皮瓣成活率。基因修饰作为一种生物化学方法,可使ADSCs过表达相关蛋白,从而提高ADSCs移植效率及疗效。本文就基因修饰ADSCs在保护皮瓣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探讨干细胞因子(SCF)/ 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信号调节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增殖、迁移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糖尿病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ADSCs。将其分为ADSCs 组、ADSCs+SCF(4 ng/ml,24 h)组和ADSCs+SCF+c-Kit siRNA(4 ng/ml,24 h)组;利用Western blot检测c-Kit、p-AKT、AKT蛋白的表达;采用CCK-8、细胞克隆形成检测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法检测迁移情况。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小鼠模型,并复制背部直径为2cm 的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将6 只糖尿病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小鼠于创面周围以皮内注射方式注射1×106个未处理的ADSCs,实验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经SCF(4 ng/ml)预处理24 h后的ADSCs。10 d后处死各组裸鼠,计算创面愈合率,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检测真皮层与表皮层间的厚度,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SCF 诱导c-Kit的表达呈时间、浓度依赖性(p <0.05)。SCF促进ADSCs的增殖、迁移,c-Kit siRNA抑制ADSCs的增殖、迁移(p <0.05)。SCF促进p-AKT的表达,c-Kit siRNA抑制c-Kit、p-AKT 的表达。实验组糖尿病裸鼠创面愈合率更高,真皮层与表皮层厚度大(p <0.05)。结论SCF/c-Kit 反应轴激活PI3K/AKT 信号通路,促进ADSCs 增殖、迁移。SCF 预处理能够促进糖尿病裸鼠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真皮-脂肪块联合重复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重度凹陷畸形的修复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对12例面部重度凹陷畸形患者,Ⅰ期切取腹部真皮-脂肪组织块,填充于面部凹陷区,半年后进行重复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其中3例重复注射3次,6例2次,3例1次.每次间隔3~6个月.通过术前、术后照片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12例患者中,1例于Ⅰ期移植术后出现血肿予以清除.随访6个月至2年,面部凹陷改善均较满意.结论 游离真皮-脂肪块联合重复脂肪颗粒注射移植修复面部重度凹陷畸形,手术安全,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椎间盘造影术曾被认为是操作复杂、有创伤性和感染危险的侵入性检查手段,临床应用存有争议。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椎间盘造影术可以通过激发原有症状模式,根据注入对比剂数量、对比剂显影的范围判断纤维环撕裂程度,对椎间盘疾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有独特价值。本文试对椎间盘造影术的应用价值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术后钢板固定位置对其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对127例行颈椎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患者随访12~46个月,平均20.4±7.0个月,均获骨性融合。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钢板上端至头侧相邻椎间隙距离(plate-to-discdistance,PDD)和钢板下端至尾侧相邻椎间隙距离,PDD5mm为A组,PDD≥5mm为B组。观察末次随访时钢板相邻节段骨质增生情况,并按严重程度分为0级(无骨质增生)到2级(完全骨桥形成)。结果:头侧127例相邻节段中,65例(51.2%)出现骨质增生,其中9例(7.1%)有骨桥形成;20例患者尾侧椎间隙被肩部结构阻挡无法观察,其余107例尾侧相邻节段中,40例(37.4%)有骨质增生,其中6例(5.6%)有骨桥形成。头侧A组83例相邻节段中50例(60.2%)出现骨质增生,其中7例(8.4%)有骨桥形成;B组44例相邻节段中仅15例(34.1%)出现骨质增生,其中2例(4.6%)有骨桥形成,A组骨质增生发生率及骨桥形成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1)。尾侧A组66例相邻节段中30例(45.5%)出现骨质增生,其中5例(7.6%)有骨桥形成;B组41例相邻节段中仅10例(24.4%)出现骨质增生,其中1例(2.4%)有骨有桥形成,A组骨质增生发生率及骨桥形成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相邻节段退变是颈椎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后常见并发症,钢板放置的位置不当可导致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鼻美学亚单位分区原则修复鼻端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以鼻美学亚单位为基础,将鼻端缺损部位周围的正常皮肤或瘢痕皮肤翻转作为衬里,废弃亚单位区域内其余正常皮肤组织,以额部皮瓣覆盖鼻端亚单位的皮肤缺损.自2000年8月至2011年7月,修复鼻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结果 本组10例患者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 1~18 个月,鼻外形轮廓良好,受区皮肤组织在色泽、质地等方面与周围皮肤匹配良好.结论 按照鼻美学亚单位分区来修复鼻端缺损,能获得满意的功能和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