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留置尿管的时机。方法选取60例全身麻醉下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于全身麻醉后置入尿管。其中对照组术后24 h 将尿管拔除,观察组则于麻醉恢复期前拔除尿管。记录2组患者拔除尿管时疼痛度及尿路刺激征、尿潴留发生情况、不良并发症、患者在麻醉恢复期间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拔除尿管时疼痛度、尿路刺激征、不良并发症及麻醉恢复期间躁动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尿潴留发生情况无差异。结论全身麻醉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尿管留置时机的正确选择,可有效地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了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发生,提高了医疗护理安全,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更能体现微创手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预防小组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妇科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成立静脉血栓预防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尿纤维蛋白降解物(FD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立静脉血栓预防小组进行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输卵管造影技术测量已婚妇女输卵管内径和长度,为观察女性输卵管性不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数字胃肠造影X线机下,应用子宫输卵管造影自动注射仪将造影剂碘佛醇通过双腔球囊硅胶管注入子宫输卵管,动态观察并摄片保存图像,在锦源工作站上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右侧输卵管峡部长度(62.3±15.6)mm,壶腹部长度(103.4±20.5)mm,总长度(165.7±25.7)mm;左侧输卵管峡部长度(59.7±16.1)mm,壶腹部长度(100.4±21.8)mm,总长度(160.1±25.2)mm;右侧输卵管峡部内径(0.79±0.17)mm,壶腹部内径(5.55±1.41)mm;左侧输卵管峡部内径(0.82±0.25)mm,壶腹部内径(5.48±1.36)mm。结论输卵管内径和长度与输卵管性不孕有相关性,开展内径与长度检测,能够为临床提供科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官腔镜下官腔肌性粘连分离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接受官腔镜下官腔肌性-粘连分离术的3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34例宫腔肌性粘连病人均成功地实施了官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6~40个月均有正常月经来潮,27例有生育要求者,19例获得妊娠。结论官腔镜下宫腔肌性粘连分离术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脐动脉S/D比值预测特发性羊水过少围生儿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下经腹壁小切口输卵管切开缝合术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内凝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对术后输卵管通畅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我院2006年01月~2009年12月98例有生育要求的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其中研究组患者53例,行腹腔镜辅助下经腹壁小切口输卵管切开缝合术,对照组患者45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内凝缝合术。比较二组患者术后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结果的差异。结果术后6个月未妊娠者,研究组中有38例行HSG检查,31例患侧输卵管通畅,对照组中有36例行HSG检查,19例通畅(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经腹壁小切口输卵管切开缝合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有利于输卵管通畅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76例子宫肌瘤患者在宫腔镜下运用直接法和"开窗剥切法"进行切除.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镜下切除成功,手术时间25~45 min,出血30~150 ml,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导乐陪伴分娩对初产妇心理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导乐陪伴分娩对初产妇心理的影响。方法 :2 16例接受导乐陪伴分娩的初产妇为观察组 ,2 16例由丈夫或家人陪伴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测定两组产妇分娩前后的总因子分 ,并分析两组产妇的SCL -90评分的差异。结果 :分娩前两组产妇总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 8 4± 2 1/ 8 7± 2 4,t=1 2 5 ,P >0 0 5 ) ,而分娩后观察组SCL -90总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阴道自娩组 :13 3± 3 4/ 18 6± 5 3,t=10 6 3,P <0 0 5 ;手术助产组 :15 2± 3 8/ 19 8± 6 3,t =4 41,P <0 0 5 )。结论 :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的心理会产生有利的影响 ,应加以倡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产科相关因素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发生的影响,旨在为其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足月初产妇423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221例,剖宫产组202例。行盆底结构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临床问卷调查,采用一般问卷调查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期法评分了解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和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比较与妊娠、分娩相关的不同产科因素对盆底功能的影响,调取产科住院病历统计分析产科相关因素。结果 选择性剖宫产组产后SUI、POP的发生率为8.9%(18/202)、27.2%(55/202),阴道分娩组为15.4%(34/221)、37.6%(83/221),两组SUI、POP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SUI、POP发生的其他产科因素中,年龄、分娩前BMI、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第二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SUI、POP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P<0.05),而孕次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阴道分娩、分娩前BMI、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是产后早期女性PFD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阴道黏膜、子宫主韧带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变化与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因重度盆腔脏器脱垂行子宫全切术的绝经后患者30例为POP组;以同期无盆腔脏器脱垂及尿失禁、因妇科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术的绝经后患者30例为对照组,于手术中取阴道黏膜、子宫主韧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阴道黏膜、子宫主韧带中MMP-1表达变化。结果 POP组中阴道组织,子宫主韧带组织中MMP-1表达较对照组增强(P<0.05)。结论 POP患者阴道组织、主韧带组织弹性纤维组织中MMP-1者表达增加,可能与POP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