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治疗HBeAg阳性初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血清HBV DNA及ALT的影响。方法将94例于我院就诊的HBeAg阳性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T组和E组各47例。所有患者均行饮食指导、保肝等基础治疗,T组在其基础上给予TDF(替诺福韦)口服,E组给予ETV(恩替卡韦)口服。对比2组用药前后不同阶段血清HBV DNA及ALT水平、HBV DNA转阴和HBe抗原转阴情况、ALT(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和用药安全性情况。结果 T组用药后不同阶段血清HBV DNA及ALT水平均低于E组(P0.05);用药1年后T组HBV DNA与HBe抗原转阴率均高于E组(P0.05),但2组间ALT复常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用药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诺福韦治疗HBeAg阳性初治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清HBV DNA及ALT水平,促进HBe抗原和乙肝病毒DNA的转阴,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醒脑静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HE)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H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醒脑静或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应用数字连接试验(NCT)、数字符号试验(D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行认知功能评价。结果 在治疗2周末,观察组病死率为1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5%(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为(28.1±3.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2.1±2.8)分,P<0.05】,HDS评分为(27.7±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9.0±2.1)分,P<0.05】,DS评分为(60.7±1.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3.1±4.0)分,P<0.05】,而NCT用时为(51.6±5.9)s,显著短于对照组【(62.4±6.5)s,P<0.05】;观察组血清IL-6水平为(11.8±0.9)ng/L,显著低于对照组【(14.9±1.0)ng/L,P<0.05】,血清CRP水平为(13.6±1.7)ng/L,显著低于对照组【(15.5±1.9)ng/L,P<0.05】,血清TNF-α水平为(12.0±1.0)ng/L,显著低于对照组【(15.9±1.2)ng/L,P<0.05】;观察组血氨(NH3)水平为(54.9±5.6)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85.3±8.7)μmol/L,P<0.05】,而两组血清胆红素和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醒脑静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HE患者有一定的效果,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可降低近期病死率,可能与有效地抑制了机体的炎症反应,降低血NH3水平有关,其远期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干预措施,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5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46例肝衰竭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留取感染患者标本送检,采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真菌鉴定,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6例真菌感染患者共分离出46株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共25株占54.35%;感染部位以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为主,分别占43.48%和19.57%;对患者分别给予碳青霉烯酶、伏立康唑、氟康唑及制霉菌素等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3~22d为一个治疗周期,有效率为76.09%。结论在对肝衰竭患者真菌感染进行原发肝脏疾病治疗时,早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表达与血清中可溶性E-cadherin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ELISA方法检测可溶性E-cadherin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结果 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年龄、病理分级有关(P<0.05),而与性别、临床分期、原发肿瘤部位无关(P>0.05);血清可溶性E-cadherin表达与年龄、病理分级、性别、临床分期、原发肿瘤部位均无关(P>0.05)。血清可溶性E-cadherin水平与E-cadherin蛋白表达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表达与血清中可溶性E-cadherin表达无密切关系,可独立作为诊断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和单独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并胃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于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86例胃溃疡并胃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并胃出血较单独运用奥美拉唑治疗,疗效好、起效快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不同乙肝血清模式下前S1抗原(Pre S1)以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结果 ,并探讨三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500例乙肝患者血清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和Pre S1检测,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 Pre S1总阳性率为73.8%,HBV-DNA总阳性率为6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阳组中Pre S1阳性率为93.1%,HBV-DNA阳性率为100.0%,两者阳性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三阳组中Pre S1阳性率为69.9%,HBV-DNA阳性率为45.8%,Pre S1阳性率明显高于HBV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阳性组的Pre S1和HBV-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 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Be Ag阳性组中,Pre S1和HBV-DNA阳性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e Ag阴性组中,Pre S1阳性率高于HBV-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e Ag和Pre S1与HBV-DNA检测率高度相关,Pre S1与HBV-DNA既有一致性,又有互补性。对检测HBe Ag阴性的乙肝患者,Pre S1有独特的优势。乙肝血清标志物联合HBV-DNA以及Pre S1可作为乙型肝炎早期诊断和评价疗效的可靠指标,尤其在隐匿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对酒精性肝病患者采取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思美泰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思美泰治疗,对照组采取甘利欣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以及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谷草转氨酶(AST)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思美泰治疗酒精性肝病可有效恢复肝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5-羟色胺(serotonin,5-HT)是参与调节胃肠道运动和分泌功能的重要神经递质,并在脑-肠轴的信号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95%来源于肠道粘膜层的嗜铬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与乙肝肝硬化在临床特征上的区别,并提出防治建议。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38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治疗的3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出防治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表现上脾肿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表现上肝肿大、黄疸、蜘蛛痣、腹胀以及食欲减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胆石症、肝性脑病、肝源性糖尿病、肝肾综合征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为13.16%(5/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63%(1/38)(P0.05);两组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胆石症及急性胰腺炎死亡占组内死亡患者中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性肝硬化与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特征区别主要存在于临床症状表现及并发症中,临床根据患者特征给予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可以明显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