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66篇
临床医学   199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136篇
  1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CEUS)灌注模式与超声弹性成像(UE)及多层螺旋CT(MSCT)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5例(94个结节)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EUS、UE及MS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CEUS、UE及MSCT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中8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共94个结节,经病理诊断良性结节70个,恶性结节24个。CEUS检查显示,甲状腺良性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无细小钙化、血流不丰富、周边环形、高增增强结节显著多于恶性组(P<0.05);MSCT检查显示甲状腺良性结节囊性、形态规则、无细小钙化、结节<2cm、均匀强化及边缘清晰结节数显著多于恶性组(P<0.05);UE检查显示,甲状腺良性结节弹性评分多为0~2分,恶性结节弹性评分多为3~4分,弹性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360,P<0.05)。另CEUS诊断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71%、83.33%,UE为75.71%、75.00%,MSCT为80.00%、79.17%;三者联合检测为95.71%、91.67%,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CEUS、UE及MSCT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联合检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丹蒌片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诱导的兔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rabbit aortic smooth muscle cell,RASMC)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与Akt及ER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培养RASMC,建立Hcy诱导RASMC增殖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Hcy组、丹蒌片组、瑞舒伐他汀组(即可定组)、丹蒌片联合瑞舒伐他汀组(即混合组),后三组分别给于丹蒌片、瑞舒伐他汀及丹蒌片联合瑞舒伐他汀含药血清。作用24 h后,Cell Titer-Glo法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测细胞迁移,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测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和ERK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表达量。结果 ①与空白组相比,Hcy组细胞增殖和迁移显著增加(P < 0.01),凋亡率显著降低(P < 0.01);与Hcy组相比,三种含药血清组细胞增殖和迁移明显减少(P < 0.01),凋亡率明显增加(P < 0.01);其中混合组增殖和迁移较丹蒌片组和可定组明显降低(P < 0.01),凋亡率更高(P < 0.01);与可定组比,丹蒌片组增殖略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丹蒌片组细胞迁移数明显多于可定组(P < 0.05),凋亡率明显低于可定组(P < 0.05)。②各组Akt及ERK总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 > 0.05);与空白组比较,Hcy组p-Akt及p-ERK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 < 0.01);与Hcy组相比,三种含药血清组p-Akt及p-ERK蛋白表达量明显下调(P < 0.01);其中混合组的p-Akt及p-ERK蛋白表达较丹蒌片组和可定组进一步下降(P < 0.01);与可定组比,丹蒌片组p-Akt及p-ERK蛋白表达量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丹蒌片可拮抗Hcy诱导的兔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其凋亡,其作用可能与上调p-Akt及p-ERK信号通路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4.
X线全颌曲面断层片与X线头颅侧位片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X线全颌曲面断层片与头颅侧位片上对应的垂直向角度及线距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49名患者同期拍摄的X线全颌曲面断层片与头颅侧位片,测量每位患者两张X线片上对应的垂直向角度及线距,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X线全颌曲面断层片与头颅侧位片上的FH-MP角(下颌平面角)Go-FH距对Me-FH距比值呈高度线性相关;FH-PP角、FH-OP角(He平面角)呈弱相关,X线全颌曲面断层片上Go-FH对Me-FH距的比值与头颅侧位片上的Co-S距对Me-N距的比值(前后面高比)呈高度线性相关。结论:可通过X线全颌曲面断层片对垂直骨面型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否具有促进恒河猴移植牙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的作用。方法以2只生长期恒河猴的15颗恒牙为研究对象。全麻下拔出牙齿,分别放入5ng/ml和10ng/mlEGF、Hank’s液、生理盐水中浸泡0.5小时,拔除对侧同名牙,将实验和对照牙分别移植到对侧同名牙位拔牙窝,钢丝固定。3个月后处死动物,处理标本,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5ng/ml和10ng/mlEGF组的牙周膜内可见粗大的牙周膜纤维,功能排列好,成纤维细胞多见。Hank’s液组牙周膜纤维也较粗大,但未形成功能排列,成纤维细胞多见。生理盐水组牙周膜纤维水肿,功能排列不好,成纤维细胞少见。5ng/ml、10ng/mlEGF组和Hank’s液组都出现龈沟加深和龈沟上皮、结合上皮的增生,生理盐水组牙龈正常。各组均出现牙骨质吸收。5ng/mlEGF组可见牙骨质修复,在牙骨质内有穿通纤维形成。10ng/mlEGF组、Hank’s液组、生理盐水组未发现牙骨质修复。各组均有牙槽骨吸收。5ng/mlEGF组、Hank’s液组、生理盐水组均呵见成骨细胞及成骨,10ng/mlEGF组未见成骨。结论EGF(5ng/ml与10ng/m1)能促进恒河猴移植牙牙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但会引起牙龈增生,EGF促进牙周膜纤维增殖的能力比Hank’s液强,Hank’s液促进牙周膜纤维增殖的能力强于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6.
下颌髁突部软骨介导的生长在下颌生长与形态发生中具有众所周知的重要作用 ,而生长激素受体 (GHR)已被证实存在于下颌骨髁突 ,生长激素是颅面形态发育的决定因子。颅面部对系统性生长激素 (GH)的治疗呈时间、部位依赖反应 ,可促进软骨区域是下颌升支部位的生长。GHR定位于 5P12 13.1,约 87kb长 ,包括 10个外显子。对GHR基因敲除大鼠的研究发现 ,GH GHR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系统对新生大鼠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定量评价颅面形态与GHR基因SNPs的关系 ,受试者由无亲缘关系的 10 6位中国汉族普通人群组成 ,从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 ,对GHR基因外显子 4 10及其侧翼进行PCR扩增及测序 ,共发现 6个SNPs,1个位于外显子 6 ,5个集中于第 10外显子 ,各等位基因频率与NCBI报道均有差别 ,位于 16 30 C(I5 2 6L)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杂合度最高 ,为 4 5 .7% ,其中 14 83A C(P4 77T)、1735A C(P5 6 1T) ;1319G T(C4 2 2F)均有极性改变。NCBI报告的外显子 6的 5 36A C未在本研究人群中检测到。各SNPS基因型在人群中的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对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 2 6项线性测量项目的测量 ,并对各SNPs基因型与测量值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GHR基因I5 2 6L与下颌升支高度相关 ,等位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Tweed分析法对172例错患者进行了X线头影测量分析,在Tweed三角中加入了由下颌第一恒磨牙长轴与眼耳平面、下颌平面相交所组成的小三角,通过对Tweed大三角与小三角的对比研究,证实了下颌第一恒磨牙与下颌中切牙及下颌平面之间存在有某种特定的关系,为今后在各类错的矫治中应如何调整下颌磨牙的近远中倾斜角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错患者颞肌和嚼肌肌电与正常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错是口腔主要疾病之一。本研究在 10— 16岁 73位安氏 类、 类错患者上进行 ,以肌电图为指标 ,对错与正常的颞肌和嚼肌肌电幅值做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 ,错者的平均肌电幅值低于正常 ;正中颌位错者的颞肌肌电幅值与正常有显著性差异 ,而嚼肌肌电幅值与正常无明显差异 ;做开闭口运动时 ,错与正常的颞肌、嚼肌肌电幅值无明显差异 ;错与正常的颞肌肌电均高于嚼肌肌电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抑郁常伴有性欲降低,性生活减少而影响患者康复后的生存质量已有报道。本研究主要对脑卒中后无抑郁症状,但有性功能障碍(SD)的患者进行的状况调查。1对象与方法为2000年5月~2001年4月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的脑卒中患者115例。入组标准:1~3个月前经头部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患者,年龄50~60岁,平均54.3岁。已婚男性。脑出血38例,脑梗死77例,有糖尿病史74例,高血压病史41例,冠心病史27例。脑卒中部位:脑叶51例,基底节93例。所有患者既往无性功能障碍,意识清楚、运…  相似文献   
10.
骨髓基质干细胞心肌化诱导过程中转录因子NKx 2.5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5-氮杂胞嘧啶(5-azacytidine,5-aza)和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诱导人骨髓基质细胞(huma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hBMSC)心肌分化过程中心肌特异转录因子NKx2.5表达的变化。方法:取传至第8代hM-SC,以3μmol/L的5-aza和DMSO诱导24h。1周后重复诱导1次。在诱导后1、2和3周3个时间点以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细胞心肌特异转录因子NKx2.5的表达变化。结果:hMSC经5-aza诱导后,约1周左右细胞明显变大,2周时细胞走向趋于一致.邻近细胞间连接较前紧密,并形成肌节样结构。RT-PCR的结果显示,5-aza可诱导心肌特异转录因子NKx2.5,并一直持续表达3周。在DMSO诱导hBMSC后1周,开始可检测到细胞发生转录水平变化NKx2.5表达,并均可持续表达至诱导后3周;NKx2.5表达量有随诱导后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结论:5-aza和DMSO在体外可诱导心肌特异转录因子NKx2.5的表达,从而启动hMSC心肌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