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当温度为180~320 ℃时,采用稳态法测定出气体静止时分别装填甲醇合成、甲醇脱水及混合催化剂的固定床有效导热系数范围依次为0.238 0~0.286 0,0.206 0~0.286 2和0.209 2~0.275 3。将实验数据与前人提出的几个常用的固定床有效导热系数关联式的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其中Kunii关联式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程度最好,关联式的计算值与3组实验值的最大误差分别为4.96%,3.63%,3.60%,标准偏差分别为0.78%,0.62%,0.63%。该模型可用于计算气体静止时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体系的固定床有效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2.
CT定位颅骨钻孔抽吸引流治疗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自1993年8月至1998年8月采用CT片定位,颅骨钻孔、抽吸血肿后,酌情留置引流管,其中血肿向脑室穿破者,同时进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脑出血98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经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出血部位...  相似文献   
3.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疾病被列为在我国第3位致死因素,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56.6%~80.0%,其致残率列为第1位。为了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寻求有效的方法。2005年8月~2006年6月,作者对2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52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作为治疗组,行双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每天2次向脑室内注入尿激酶2~4万U,夹管2h后开放引流血性脑脊液。术后每2~3d复查头部CT,脑室内积血基本清除后拔管。将以往单侧脑室引流的4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术后72h,治疗组意识转清率升高;术后第7天,治疗组血肿清除率提高,血肿引流时间缩短。4周后根据GOS评分,治疗组优良16例,轻残26例,重残6例,死亡4例;对照组优良7例,轻残18例,重残11例,死亡9例,以优良和轻残视为有效,治疗组有效率80.8%,对照组有效率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方法是一种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脑室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外科手术治疗70例脑溢血探讨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阐明了该病主要死亡原因.方法14年来随机收治脑益血70例.根据年龄、病情、出血部位及收入院的时间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结果70例中死亡19例(27%);其中死于MSOF8例、消化道出血7例、再出血4例.51例出院时以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ADLⅠ级10例,Ⅱ级23例,Ⅲ级12例,Ⅳ级6例.结论高血压脑溢血外科治疗,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了生存质量.手术越早效果越好.该病主要死因是MSOF、消化道出血、再出血.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与血肿量、继发脑室出血临床观察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411100)付林陈大胜周海良本文总结我院1993年~1996年12月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7例,通过持续动态血压监测,观察颅内不同血肿量和部分血肿破入脑室后,血压变化情况,现报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计算机生物信号分析系统,观察了除草剂丁草胺对蟾蜍心电图的影响,探讨除草剂丁草胺对蟾蜍心肌的生理毒性。结果表明丁草胺能显著改变心肌的生理功能,使心电图紊乱,提示使用除草剂应注意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疾病被列为在我国第3位致死因素,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56.6%~80.0%,其致残率列为第1位[1].为了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寻求有效的方法.2005年8月~2006年6月,作者对2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药物造成误诊的例子很多。病人就诊前或治疗过程中,应用了某些药物,虽然疾病的症状有所好转,但是实际上这是一种假象,其结果造成误诊,延误治疗,甚而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作为治疗组,行双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每天2次向脑室内注入尿激酶2~4万u,夹管2 h后开放引流血性脑脊液.术后每2~3 d 复查头部CT,脑室内积血基本清除后拔管.将以往单侧脑室引流的3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术后48 h,治疗组神志清楚27例,占61.0%;对照组神志清楚17例,占47.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7 d,治疗组31例脑室内血肿基本清除,占86.1%;对照组23例脑室内血肿基本清除,占63.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引流时间2~7 d,平均4 d;对照组引流时间2~15 d,平均9 d,治疗组引流时间明显缩短.1月后GCS评分,治疗组优良11例,轻残18例,重残4例,死亡3例;对照组优良6例,轻残14例,重残9例,死亡7例.以优良和轻残视为有效,治疗组有效率80.6%,对照组有效率55.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双侧脑室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综合治疗脑室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